韩志敏
(安顺学院体育系 贵州安顺 561000)
动机心理学研究的永恒主题是目标,温伯格将目标定义为:“个体力求实现的某样东西的靶子或活动的意义”。关于目标设置、动机与操作成绩有很大关系,这一理论的研究最开始于管理心理学,后来移用到体育运动心理学。本文利用实验法从排球发球技术的方向来论证这种关系,同时研究排球发球技术与目标设置理论相结合后,是否有利于排球发球技术的掌握,以及发球技术技术评定的提高。
在运动训练与体育教学中,准确地掌握目标设置的方式,对于增强自信心、提高练习质量、提升技术动作完成准确性都非常重要。目标设置理论认为目标的设置它可以调整个体的努力程度,干扰着个体对活动的持久性,同时具体的目标不仅能推动个体在行动前就制定行动的计划,还会与反馈信息一起,推动者个体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筛选掉不好的策略,形成全新的、有利的策略。所以,目标设置理论认为:在个人能力的允许范围内,具体的、没把握的目标有利于提升工作效率。
1.2.1 教学实验法
实验前把班级分为2个组,为对照组、实验组。实验组与对照组教学内容与进度一样,实验组在教学过程中推出确定的目标,并与一直从事排球教学的专家进行讨论教学目标的设置内容,确立教学目标的设置具有合理性与可行性。对照班仍采用通常教学的方式。2个班级都是从没接触过排球的学生,实验组和对照组由同一教师进行授课。
1.2.2 专家访谈法
就目标设置的相关内容对心理学方面教授进行访谈,对排球教学方面的相关内容对长期进行排球教学的专家与教师进行请教和咨询。
1.2.3 数理统计法
对实验所得数据,利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得出相关结论。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实验前上手发球平均成绩表
表2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阶段测试中的平均成绩表
表3 实验组与对照组终测成绩表
例:本实验利用安顺学院2010级学生20名进行实验研究,该班全部为男生,将20人每10人分为一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实验组,实验周期为16周。
研究运用达标与技评以及综合评定进行比较(各项目达标与技评的评分标准略)。第1次课2组被试均参加初测;结束第1阶段后,进行阶段测试;结束第2阶段后进行终测。然后,依次对2项指标与综合评定的初测结果、终测结果进行组间比较以及组内前后比较。教学实验流程如下。
(1)实验组:初测-目标设置教学-阶段测试-目标设置教学-终测。
(2)对照组:初测-常规教学-阶段测试-常规教学-终测。
表4 同组间教学前后比较表
图1 实验组与对照组综合得分评定曲线
在排球上手发球技术教学中,利用目标设置的方式进行练习的效果要好。
(1)初试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平均达标成绩与平均技评成绩上没有相差过大,说明两组实验开始前水平相当。
表1中显示,实验组平均达标成绩为4.7个,平均技评成绩为3.6,平均得分为4分。对照组平均达标成绩为5个,平均技评成绩为3.9,平均得分为4.5分。将实验的原始数据进行了P值检验,结果为P>0.05。这就说明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实验前的水平是相同的,并不显著差异;同时也可以看出,在此之前这些同学并没有学习过上手发球技术,对于排球上手发球技术都是处于启蒙阶段。
(2)阶段测试的结果,实验组在平均达标成绩、平均技评成绩、平均得分上都要好于对照组,并且成绩相差很大,该结论在这一分阶段支持了本研究的研究假设。
从表2中可以看出,实验组平均达标成绩为6.7个,比对照组的6.2个多出了0.5个。实验组的平均技评成绩是6.8分,也比对照组的5.7分多了1.1分。平均得同样高出对照组1.3分。对阶段测试的成绩进行P检验后得到P<0.05,有显著差异。由此可见,目标设置教学在上手发球教学中,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能够让学生更多的利用课下时间去进行排球上手发球的训练,从而更快的掌握排球上手发球技术动作。
(3)终测的结果显示出两组在达标上不具有过大的差异,而在技评上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平均得分上来看,也是实验组的得分要比对照组高。这同样也支持了本次研究的研究假设,即:在排球上手发球技术教学中,运用目标设置的方法进行练习比不运用的练习效果要好。
表3中显示实验组平均达标成绩为8.1个,对照组达标成绩为8个;实验组平均技评成绩8.4,对照组技评成绩7.5。实验组比对照组平均得分上高出0.7分。另外,终测成绩的P值检验结果为P<0.05,差异显著。这说明目标设置在排球上手发球教学中的作用相当显著,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4)通过同组间的阶段测试与终测结果来看,2个组在达标和技评2项成绩上都有大幅度的提升,教学前与教学差异很大。(见表4)可是通过实验组综合评定得分曲线与对照组综合评定得分曲线的上升幅度来讲,实验组达到一样的目的比对照组所用的时间少。(见图1)其结果也能间接证明研究假设。
(1)通过实验,可以知道目标设置理论应用于排球发球教学是可行的、有效的。从实验结果来看学生在学习排球发球这项技术时运用目标设置理论后学习的效率有很大幅度的提高,这就说明目标设置理论在排球教学上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2)从文献的查阅中可以发现,将目标设置理论运用于排球方面的研究是很少见的,本实验得出的结论可以证明目标设置理论的意义,这样目标设置理论则丰富了排球教学的理论与方法,提高了学生的表现水平,对排球教学起着积极有效的指导作用,能为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提供参考。
(3)实验组结业考试时,可以明显的看出学生的技术动作优美于对照组,虽然对照组的成绩也很不错,但从技评上来看是不如实验组的学生,这说明采用目标设置进行排球发球技术教学,能使学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较规范地掌握排球发球的技术规格,使动作更加完美优化。
(4)运用目标设置的方法进行教学比不运用该方法的教学效果要好,更有利于学生提高练习质量。学生为了完成教师设置的短期目标,会加倍努力进行训练和自主训练,学生课下自主训练也增加了学生接触球的次数和机会,从而提高练习质量。
(1)从本文可以看出目标设置教学法对于排球发球教学是有益处的,那么对于排球其他技术的教学也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建议在教学过程中把目标设置教学法应用于排球其他技术的教学上。
(2)众所周知,常规教学法对于学生掌握排球技术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那么可以将目标设置教学与常规教学方法相结合,形成新的教学方法。这样可以将两种教学法的长处集于一身,将更有利于排球教学的开展。
[1]吴万福.体育运动心理学实验指引[M].台湾学生书局,1984.
[2]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张美兰,车宏生.目标设置理论及其新进展[J].心理学探新,1999(2):87-91.
[4]刘惠军.当代学习动机的理论和应用研究进展[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2(5):112-117.
[5]方俐洛.目标设置对作业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1996(6).
[6]季浏.运动中目标设置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