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用户需求的数字图书馆价值的实现

2013-02-15 19:09:07吕雪冰
图书馆学刊 2013年4期
关键词:数字化价值数字

吕雪冰

(盘锦市图书馆,辽宁 盘锦 124010)

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处理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广泛应用,数字图书馆已成为图书馆发展的主要趋向和建设目标。建设数字图书馆目的就是满足用户对信息资源的需求,在为用户提供信息资源服务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1 数字图书馆的内涵与特征

1.1 数字图书馆的内涵

所谓数字图书馆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数字化技术形成的跨地域、跨国界的信息系统,拥有内容极其丰富的数字化文献信息,并具有收集、加工、整理、保存、服务的功能,能为用户方便、快捷地提供信息的服务机制。它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实体,它超出了“馆”的概念,更接近于人们的理想,是一种使信息资源真正实现共享的“环球图书馆”。

1.2 数字图书馆的特征

与传统图书馆相比较,数字图书馆具有以下几种特征:①收藏数字化,数字图书馆的主要特征是信息资源数字化。信息从收集、整理、存储,到为用户提供检索、传递服务的全过程都是以数字化形式存在的。②传递网络化,数字图书馆所有信息资源都是通过网络进行传输,用户可以足不出户,在家就可以获取所需信息。③存储海量化,数字图书馆信息的存储量之大、范围之广是传统图书馆无法比拟的,它所存储的对象远远超出了传统图书馆的范围。④服务快捷化,计算机、网络、信息压缩与传送技术的运用,使用户查寻信息资源的方式比以往更加方便、快捷。

2 数字图书馆的价值

数字图书馆是在传统图书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以计算机、网络、数字技术为支撑的高科技产物。它以一种新的方式实现图书馆的功能,并且具有多种社会价值。

2.1 文化价值

数字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的延伸,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部分,通过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来传播先进文化,提高全民素质。数字图书馆资源丰富,大量的信息资源满足不同身份、不同文化程度的用户需求,为人们提供再学习机会。用户只要通过计算机网络,就可以尽情享用网络信息资源,实现知识的获取和文化的传承。

2.2 经济价值

经济价值的实现是各类活动对普通公民福祉的直接或间接贡献。数字图书馆以庞大的数字资源、极低的数字资源成本、极高的用户需求满意度和利用率,为用户提供信息资源服务。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以一次信息资源为基础,进行加工、整理,使其更加条理化、规范化,达到有效利用空间的效果,尽可能使用户以最短的时间获取更多的有用信息,追求高效率、低成本,可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

2.3 法律价值

数字图书馆的法律价值体现在其本身所具有的可以满足社会主体需要的功能和属性。数字图书馆继承了传统图书馆的优势并进一步发展,它保存了原有文献信息资源,融合网络资源,使用户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平等地利用信息资源,满足了主体人的需要,实现了广泛意义上信息权益的平等。

3 数字图书馆价值在服务中的展现

伴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图书馆建设如火如荼。就现有成果来看,数字图书馆的价值将会在未来图书馆服务中逐步得以实现。

3.1 表现形式多样化

网络信息资源不但保留了传统文献的文字内容、图表等信息,同时增加了声音、动态影像等多媒体信息。并且为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的用户提供多语种支持,满足用户多语言信息获取需求。

3.2 实现资源共享

通过网络实现信息资源远程传递,提高馆藏资源利用率,实现信息资源全球共享,这是数字图书馆建设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3.3 实现全天候服务

数字图书馆将实现365天每天24小时不间断服务,打破时间、地理位置的限制,将服务延伸到了社会的每个角落,使用户享受到全天候无边界的服务。

3.4 实现开放存取

数字图书馆最终目标是让公众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不受经济状况的影响,平等免费获取网络信息资源,特别是涵盖面广、学术性较强的期刊信息资源,通过数字图书馆平台可以实现开放存取,最大限度方便了学术信息资源的广泛传播和自由获取。

3.5 服务对象国际化

数字图书馆服务对象将不分年龄、性别、文化、种族,不分国界,不受时空的限制,通过网络就可以获得数字图书馆所拥有的信息资源,可实现信息服务对象的国际化、全球化。

4 提升数字图书馆价值的途径

4.1 加强数字资源建设

网络环境下数字资源所具有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国家大力发展数字化、网络化信息资源建设能够使其在全球竞争中占有更多的优势。首先,数字图书馆的基础工程是数据库建设。①书目数据库建设,书目数据库是开发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基础数据库,建库模式有3种:一是自建;二是购买标准书目数据库套录;三是套录与自建相结合。②特色数据库建设,关键要有“特色”,重在与众不同。要有丰富的特色资源和一定的人力、技术实力,从制作、标引到发布应用必须有统一的标准,要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其次,数字图书馆必须加强数字信息资源的开发。网络资源极其丰富,已成为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部分。只有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将不同来源的信息收集到一起,进行深层次加工、整理,分门别类,将杂乱的信息资源变成有序资源提供给用户,数字图书馆的价值才会得以实现。

4.2 突出服务个性化

根据用户的信息需求,帮助建立个人信息系统。如:建立个人图书馆,帮助用户从数字图书馆提供的馆藏信息资源中提取用户需要的信息资源,并组织到个人图书馆中,之后用户访问个人图书馆,就可以获取相关的最新信息。还可以根据用户的爱好、特长,有的放矢地为其提供定向的预定信息,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同时,由于数字图书馆与网络平台的良好协作形成了图书馆资源共享的新态势,所以“网上流动图书馆”、“集群图书馆”等将形成区域性信息中心和重要的文化信息服务网络,这种服务模式将给大众带来更有针对性、更多样的服务。

4.3 彰显管理人性化

在管理中要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如在环境建设上,要营造优雅、舒适的阅读环境。室内光线要适宜,温度要适中,通风条件好等。还可以设置读者休息室,满足读者必要的需求。另外,在数字化环境中,网络信息资源繁冗,信息污染严重,不良信息影响了整体的阅读环境。为此,网络化时代,图书馆要承担起网络文化建设的重任,为用户提供充满人性化的阅读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这也是图书馆重要的价值追求。

4.4 实现服务智能化

智能化服务是指基于网络环境,通过计算机为不同用户提供信息服务。它具有极高的智能性,用户可以使用智能化的信息检索、分析、保存系统简单地操作来实现信息资源的查找和利用。智能化服务还可以根据用户要求进行分析、预测用户需求,为用户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因此,网络环境下的数字图书馆要积极构建智能化服务系统来满足用户需求。

4.5 馆员角色的变化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及服务手段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而导致图书馆员角色也发生了转变。在数字图书馆环境下,图书馆员需要承担以下角色:①导航员的角色。由于网络资源庞杂、无序,极大地影响了用户对资源的利用,这就需要图书馆员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精心筛选,然后进一步加工、整理,编制学科、专业导航或网络检索指南等网上信息链接引导系统,为用户提供导航服务。②过滤员的角色。图书馆员要凭借自身信息分析、评价能力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过滤,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提供无可替代的权威信息服务。③传播者的角色。数字馆藏资源建设是未来图书馆的工作重点,将传统馆藏资源数字化,将网络信息资源馆藏化,建立具有本馆特色的数字图书馆资源体系,以方便用户不受时空限制地有效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资源,这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重要目标。数字图书馆收集和存储数字化信息资源的真正价值在于向用户广泛传播特色信息资源,实现信息资源的应有价值。

[1]陈彩红.基于用户需求的泛在知识环境下数字图书馆价值实现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0(1):55-57.

[2] 马海群,严雯.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社会价值与制约因素分析[J].图书与情报,2009(1):50-54.

[3] 林国英.浅论网络化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5):360,368.

[4] 李宇虹.对数字图书馆的内涵及外延的若干思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14):93-95.

猜你喜欢
数字化价值数字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答数字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数字化制胜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30
数字看G20
南风窗(2016年19期)2016-09-21 16:56:12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