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牙弓宽度角度早期阻断性治疗偏颌畸形伴下颌后缩

2013-01-31 03:19:04杨勇赵计林胡小蓓李贵凤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江苏南京210008
吉林医学 2013年13期
关键词:牙弓矫治器下颌

杨勇,赵计林,胡小蓓,李贵凤(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江苏南京210008)

偏颌畸形伴下颌后缩是口腔正畸临床中的常见疾病和疑难病。临床研究认为,上下牙弓宽度不调是导致偏颌畸形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1]。上、下牙弓后牙段的宽度不调造成一个或多个牙齿的正锁牙合关系,这不仅降低了咀嚼功能,阻碍了下颌骨正常运动和发育,而且是引起患者面部不对称的主要病因[2]。对于生长高峰期的青少年患者,矫治这种不良的咬合会有助于上下颌骨的正常发育,改善面部偏斜[3]。以往对于此种错牙合主要采用诱导下颌前伸的方法,但是由于其无法使上下颌牙弓建立良好的咬合关系,并且有会产生较为明显的垂直向控制失败的风险,不利于下颌后缩状况的解决[4]。为此,我科设计了活动式上颌牙弓缩弓器,并且配合固定矫治器及轻力颌间牵引,既快速协调了上下牙弓宽度,又避免了垂直向控制失败的风险。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8例,其中男3例,女5例,年龄11.4~13.2岁患者。皆为上下颌牙弓宽度不调同时伴有后牙锁。1/3高度和下颌平面皆在正常范围内。

1.2 上颌后牙缩弓器设计:上颌牙弓缩弓器设计思路来源于上颌菱形簧扩弓器。其结构特点是将菱形簧反向弯制,制作时根据错牙合牙齿位置放置菱形簧,对于不需要移动的牙齿适当增强其支抗设计。对于后牙高度不足者,制作时可选择性增加双侧后牙区功能型牙合垫。本装置设计简洁,固位力主要来源于箭头卡和间隙卡。

1.3 适应证:上颌牙弓缩弓器适应于上下颌牙弓颌间宽度不调,上颌牙弓宽度过大、下颌牙弓宽度正常或缩窄患者,临床可表现为单侧或双侧后牙正锁牙合。此外对于骨性Ⅱ类、骨性Ⅲ错牙合畸形牙弓宽度不调、需正颌手术的患者,术前正畸缩窄上牙弓可简化手术模式。

1.4 治疗过程:先将缩弓器在上牙列就位,调整卡环方向,保证本装置固位力。调磨牙合垫高度,确保上下后牙均匀接触,垫高度约为2 mm。激活菱形簧,力值约为200 g,每月复诊加力1次。与此同时,粘接下颌固定矫治器,尽早使用方丝竖直下颌后牙。当上下后牙锁牙合关系解除后,上颌牙弓即可开始固定矫治。

2 结果

所有病例的后牙宽度不调均得到矫正,疗程为2~4个月。由于本装置具有可靠的支抗设计和垂直向控制,避免了错位牙齿的伸长和对侧牙齿的支抗丧失。详见图1~图4,表1。

①矢状方向上,SNA增加(0.7±0.9)°,SNB增大(2.4±1.7)°,ANB减少(1.7±0.9)°,颌骨前后向不协调减轻;前牙覆盖减少(3.8±1.0)mm。②垂直方向上,MP-FH增加(1.1±2.6)°,矫治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术后上下颌中线均与面中线对齐

3 典型病例

患者,男,12岁,颏部右偏,14与44正锁,24、25、26与34、35、36正锁(见图1),下牙弓形态基本正常,双侧磨牙远中关系。全景片示,下颌体部及下颌升支未见异常。

矫正前,设计上颌后牙段缩弓器,16、26设计箭头卡固位,其余牙齿设计间隙卡固位,弯制反向菱形簧,自凝塑料制作基托(见图2)。每4周复诊1次,每次加力约200 g。4次复诊后后牙解除了正锁牙合关系;之后进行全面固定正畸治疗,配合轻力II类牵引,调整磨牙关系为中性关系(见图3)。矫正前后,患者上下牙弓横向关系和矢状关系均得到了改善,面部偏斜得到解决(见图4)。

图1 矫正前头颅侧位片

4 讨论

4.1 矫正上下牙弓横向不调方法

4.1.1 交互牵引法[5]:缺点是①其垂直分力极易导致患侧上下后牙伸长,引起偏牙合加重和下颌骨顺时针旋转效应;②不当的交互牵引可能引发颞下颌关节疾病;③其颊舌向分力会造成下磨牙颊倾的不良反应。

4.1.2 种植支抗法[6]:缺点是:①生长发育期患者,骨质不够致密常导致种植钉脱落;②有创伤,可能给患者带来更多心理压力。

图2 矫正前正位片

图3 矫正后头颅侧位片

图4 矫正后正位片

4.1.3 快速缩弓螺旋器[7]:①矫治力量大,会增加正畸治疗风险。②快速缩弓机理尚未阐明。

4.2 上颌后牙活动式缩弓矫治器优点:①矫治力量轻柔:每次加力力值为200 g,由多数后牙承担,每4周加力1次,不会造成牙周膜的玻璃样变和支抗失控。②支抗设计可靠,设计时充分增加支抗牙齿数目,以保证支抗牙齿稳定。③矫治器主要依据颌骨的可塑性,矫治力量适中,不会造成牙槽骨的破坏性吸收,因此更加安全可靠。④矫治过程没有明显的垂直向分力,充分保证后牙高度不受影响,维持和恢复患者良好的生长型。⑤对于由于后牙宽度不调引起的下颌功能性偏斜,经过后续的固定正畸治疗可取得令人满意疗效。⑥对于下颌平面角较高患者,亦可取得较好的面型改善。

[1] Jan E.Kronmiller.Development of Asymmetries[J].Semin Orthod,1998,4(3):134.

[2] McNamara,Peterson JE Jr,Alexander RG.Three-dimensional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Class II malocclusion in the mixed dentition[J].Semin Orthod,1996,2(2):114.

[3] Charles J.Burstone.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lanning of Patients With Asymmetries[J].Semin Orthod,1998,4(3):153.

[4] Hans Pancherz.The Effects,Limitations,and Long-Term Dentofacial Adaptations to Treatment With the Herbst Apphance[J].Semin Orthod,1997,3(4):232.

[5] Lim KF.Correction of posterior single-tooth crossbite[J].J Clin Orthod,1996,30(5):276.

[6] Jason B.Cope.Temporary Anchorage Devices in Orthodontics:A Paradigm Shift[J].Semin Orthod,2005,11:3.

[7] 段银钟.快速缩小上颌牙弓的新尝试[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9:S106.

猜你喜欢
牙弓矫治器下颌
矫正方式有很多,适合自己最重要
康复(2023年9期)2023-05-06 02:10:34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用于口腔正畸治疗的临床比较
牙齿拔除治疗牙列拥挤前突对牙弓宽度的矫正效果探究
正常垂直骨面型与牙弓宽度的相关性研究
牙弓/牙槽骨弓的塑形矫治
——基于牙弓形态发育不良的儿童错牙合畸形诊断与阻断治疗
CBCT对下颌磨牙根分叉病变的评价
自锁托槽矫治器在成人牙周病中的应用
食管疾病(2015年3期)2015-12-05 01:45:10
固定矫治器佩戴健康宣教方式的持续改进
天津护理(2015年4期)2015-11-10 06:11:51
磨骨术在下颌角肥大患者整形中的应用分析
拔牙与不拔牙矫治对牙弓宽度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