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泌尿系成像技术在泌尿系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2013-01-22 22:31:38王赢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11期
关键词:泌尿系肾盂尿路

王赢

泌尿系疾病检查方法中,影像学检查是重要手段,常规彩超对泌尿系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但受到各方面限制,仍不是泌尿系疾病诊断的最佳最准确的检查方法,随着螺旋CT新技术的应用及泌尿系脏器特有的分泌功能,使得多层螺旋CT在泌尿系疾病的诊断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1]。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multislice spiral CT urography,MSCTU)是新的非损伤性检查技术,它利用对比剂经肾脏分泌排泄的原理,与螺旋CT容积扫描原理相结合,运用计算机软件对图像进行后处理,显示尿路立体影像[2]。对比剂用量75~100 ml,注射速度2.5 ml/s;一般延迟5~10 min扫描,使造影剂充盈集合系统,若观察膀胱及肾盂积水延迟扫描时间应延长,并可根据肾积水的程度决定延迟时间,可延迟30~120 min[3]。为了探讨螺旋CT泌尿系成像(MSCTU)在泌尿系疾病的诊断价值,本院CT室对近3年的泌尿系彩超与CT结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188例泌尿系患者,其中男136例,女52例;年龄11~75岁,平均(34.72±5.83)岁。188例中,泌尿系结石伴上尿路积水108例,肿瘤48例,炎症16例,先天畸形16例。所有病例均经彩超与CT检查,并临床随访得到证实。

1.2 检查方法与后处理技术 彩超采用常规泌尿系检查方法,不再赘述。CT扫描采用西门子公司生产的SIEMENS Somatom Sensation螺旋CT扫描机,扫描范围从肾上极至耻骨联合,由头侧向足侧扫描,管电压120kV,管电流100 mA,层厚1 mm,间隔1 mm,准直器1 mm。检查前禁食4~8 h,扫描前憋尿。扫描分平扫、皮质期、实质期及排泄早期(3 min)与排泄晚期(20 min)。扫描完毕,将原始数据传至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T)等技术进行图像重建,并通过切割、去骨、旋转等方法获得肾脏、输尿管、膀胱的立体解剖图像,突出病灶及其与泌尿系组织的关系。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作为有统计学意义标准。

2 结果

常规彩超发现188例患者中诊断泌尿系结石伴积水82例,肿瘤42例,炎症10例,先天性畸形12例,诊断准确率146/188(77.66%)。患者行MSCTU多期扫描并行图像后处理,肾实质、集合系统、输尿管及膀胱的立体图像清晰。其中肾结石32例;输尿管结石76例,全部引起梗阻伴近段输尿管不同程度扩张。膀胱癌36例,表现为膀胱壁局限性增厚,软组织块突向腔内;肾癌12例,最大密度投影示不规则缺损区;炎性狭窄16例,表现狭窄段黏膜增厚、强化,近段输尿管扩张;先天畸形16例。MSCTU对上尿路梗阻原因诊断正确率100%,并能直观地显示病变的形态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MSCTU能够从多平面、多方位三维立体显示整个泌尿系的解剖情况,对泌尿系肿瘤、结石及其他上尿路梗阻性疾病有独特的诊断价值,显著优于超声检查(P<0.05)。

3 讨论

临床怀疑泌尿系统病变而行KUB、IVU、超声未发现异常者均可行CT检查。CT对软组织的高分辨率有利于显示微小结石、阴性结石及肾、输尿管、膀胱的微小软组织病灶[4]。对肾功能损害严重IVU显影较淡及不显影者,CT尿路造影也可不同程度显影。多层螺旋CT超高速、大范围扫描的特点有利于对泌尿系统的检查,其在保持大范围扫描的同时可兼顾薄的层厚,用以进行高质量的重建,空间分辨率大大提高。

泌尿器官肾、输尿管、膀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制定治疗方案时需要全面了解各个器官的形态有无改变,还要观察其功能是否正常[5]。MSCT扫描速度快,连续扫描能力强,可满足泌尿系统及盆腔疾病形态及功能检查两方面的要求。肾脏是腹膜后重要的实质器官,与前上部的肾上腺相毗邻,在肾与肾上腺疾病的定位诊断上,CT轴位图像有时仍存在着一定的困难,SCT及MSCT薄层扫描技术可实现MPR重建,尤其是MSCT,其扫描范围大,并可实现多时相薄层连续扫描,进行多期的MPR重建,几乎能解决全部的肾脏疾病定位诊断的问题[6]。肾脏是一个先天疾病较多发的脏器,轴位扫描在某些疾病,如重复肾畸形、双输尿管等疾病观察上有困难,MSCT适当薄层扫描后MPR重建可以显示疾病的病理解剖结构,显示变异或先天性疾病与正常肾脏的关系,从而达到诊断的目的。

肾脏又是一个有排泄功能的器官,不仅有着解剖上的结构而且有着功能的变化,反映到CT诊断上,要求既满足结构形态上定位定性诊断的要求,如肾癌及肾盂占位病变的诊断;又要满足观察功能的要求,如肾脏造影剂排泄的迟缓、肾盂内造影剂充盈的状态等,这种定位及功能的诊断是有机结合的,相互关联的,如较早期的肾盂肿物的诊断,既要观察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有无增强效应,又要考虑病变所涉及肾段皮质区的排泄功能,最后要观察肾盂病变在造影剂排泄到肾盂后形成的充盈缺损影像[7]。

在涉及到与肾脏排泄功能相关的检查时往往涉及到多时相的检查,MSCT在连续的多期薄层大范围的扫描中有很大价值,综合运用后处理技术,可以进行二维的MPR重建,也可以行三维VR、Fly-through重建,这些技术手段的综合运用,可以对以往CT诊断困难的早期疾病,或是轴位上不易诊断的疾病做出较为可靠的诊断[8]。

随着螺旋CT及MSCT在泌尿系统的越来越多的应用,以及后处理功能的进步[9],目前出现了许多泌尿系CT诊断的新技术,尤其是MSCT强大的连续薄层扫描的功能,使这些新技术完善起来,成为确实可靠的成熟的影像诊断方法。此种检查方法也可单独行某一时相的检查,可以减少费用,减少管球的消耗以及减少患者X线辐射量,如动脉期扫描称之为MSCTA技术,用于诊断肾血管疾病,肾动脉狭窄等[10];肾实质期扫描,用于观察肾脏较大肿块的范围及定位诊断;排泄期扫描,即排泄性肾盂造影CT,又称为MSCTU,此技术既有IVP观察功能的价值,又结合了CT有高密度分辨率的特点,可以在各方位观察病变的形态,如诊断较小的肾盂占位及输尿管狭窄、走行异常等[11]。MSCT可以对盆腔薄层扫描然后MPR重建,多角度观察病变形态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也可动脉期扫描,VR方法重建以显示病变的供血动脉等。本临床研究发现,MSCTU对上尿路梗阻原因诊断正确率100%,并能直观地显示病变的形态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12]。MSCTU能够从多平面、多方位三维立体显示整个泌尿系的解剖情况,对泌尿系肿瘤、结石及其他上尿路梗阻性疾病有独特的诊断价值。

[1] 渠红.多层螺旋CT泌尿系成像(MSCTU)对重复肾、输尿管的诊断价值.中国医药导报,2009,6(23):73-74.

[2] 王晓岩,李净.MSCTU在泌尿系梗阻病因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中国当代医药.2012,19(7):96-97.

[3] 麻增林,贺丽英,闰玉昌,等.低剂量CT尿路造影的应用价值.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9,20(6):494-496.

[4] 周科峰,许茂盛,卜阳阳,等.64层螺旋CT尿路成像的应用分析.浙江临床医学,2008,10(11):1428-1430.

[5] 孙荚,何丹,丛林,等.多层螺旋CT三维尿路成像技术对泌尿系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探讨.中国CT和MRI杂志,2008,6(4):58-60.

[6] 包永军,邱凌云,伏辉.多层螺旋CT泌尿系成像在泌尿系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8,8(1):30.

[7] 王蕊,于浩.螺旋CT及尿路造影对肾积水疾病的诊断价值.医学影像学杂志,2009,14(2):55.

[8] 孙建哺,高丽媛,刘影,等.64排螺旋CT尿路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8,19(9):620-622.

[9] 王会轩.多层螺旋CT扫描对尿路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8):67-68.

[10] 彭泰松,郭文强,杨晓霞,等.多层螺旋CT非增强扫描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价值.中国CT和MRI杂志,2010,8(2):57-59.

[11] 张定,金舟,杨自勇,等.多层螺旋CT泌尿系统一站式检查技术与应用.实用医技杂志.2012,19(5):477-479.

[12] 陈东.螺旋CT在临床诊治输尿管结石中的优势.临床医学,2011,1(31):94-95.

猜你喜欢
泌尿系肾盂尿路
妊娠期泌尿系急腹症20例临床分析
如何预防泌尿系结石
保健医苑(2021年7期)2021-08-13 08:47:50
经输尿管软镜钬激光内切开引流治疗肾盂旁囊肿21例体会
云南医药(2021年3期)2021-07-21 05:40:36
要想不被“尿路”困扰 就要把它扼杀在摇篮里
基层中医药(2021年9期)2021-06-05 07:14:10
如何降低泌尿系结石的生成率?
基层中医药(2020年9期)2020-11-27 01:55:20
胎儿肾盂扩张相关疾病的三维超声诊断研究
肾衰合剂对大鼠肾盂高灌注压损伤的保护作用
中成药(2017年3期)2017-05-17 06:09:10
马蹄肾自发性肾盂破裂伴尿外渗1例报告
山东医药(2015年15期)2016-01-12 00:40:03
柏凤汤治疗泌尿系感染47例
清热化瘀排石汤治疗尿路结石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