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时代太阳能光伏产业的提升战略——以嘉兴为例

2013-01-14 03:29:48詹霞
生产力研究 2013年12期
关键词:多晶硅嘉兴产业链

詹霞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海宁学院,浙江海宁314400)

一、问题提出

我国光伏产业自2004年开始连续五年增长100%以上,可谓爆炸性增长或井喷式增长。2010年全国有300多个城市发展光伏产业,100多个城市建立了光伏产业基地。在2008—2011年太阳能光伏产业扩张中,中游加工制造环节迅速扩大,产业链中间环节增长很快。政府对生产环节的补贴、低廉的劳动成本、免费的环境成本、较低的进入门槛、巨大的国际市场使企业看到了无限商机,大量民间资金涌入光伏市场,加剧了光伏企业扩张。2011年我国太阳能电池产量超过世界50%。但是,继2011年美国“双反”和2012年欧盟“双反”之后,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一落千丈,大批企业破产、停产。不仅中小企业,就连大企业尚德也于2013年宣布破产。当前,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正面临内忧外困的窘迫境地。内忧表现为产能过剩,国内市场还未得到有效启动,企业转型升级缺少动力;外困表现为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出口订单减少。

二、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分析

(一)产业形成

太阳能光伏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在太阳能光伏产业培育和成长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见图1)。光伏产业在形成初期要依靠政府减税和补贴政策来降低企业成本,激励企业进入光伏市场,随着光伏企业增加,光伏产业发展规模逐渐扩大,光伏产业链不断完善。光伏产业在成熟期还要依靠政府激励和补贴政策引导企业完善内部管理,进行产业链纵向一体化整合,提升技术创新水平,降低光伏发电成本,促进光伏发电的市场应用。政府政策应根据产业发展不同阶段进行设计和调整,综合考虑供给端、需求端、发电端和设备容量等环节的需求。从实践来看,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光伏产业都是在政府政策扶持下成长起来的。

(二)产业链结构及特征

太阳能光伏产业链(见图2),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上游制造环节,污染最大,对设备和技术要求最高。以多晶硅为例,高纯度多晶硅提纯技术主要由德国、美国、日本垄断,我国高纯度多晶硅90%依靠进口,而从产业链价值分布来看,硅材料提纯占毛利率50%~60%;下游光伏发电系统安装,对辅助设备和技术要求很高。相对而言,中游电池组件和光伏组件生产对技术要求和设备投入很低,属于劳动密集型加工环节。我国太阳能光伏企业主要集中在中游加工环节。由于上游的技术垄断导致多晶硅价格太高,加上下游光伏发电安装成本和技术成本,所以分布式发电成本高,若没有政策补贴,很难得到应用推广。针对光伏产业链特征,在完善产业链方面,西方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如何利用激励和补贴政策促进上游技术研发和下游光伏市场应用。上游环节,他们一方面建立各种创新平台,激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另一方面他们严格垄断晶硅提纯技术;下游环节,他们利用各种补贴政策促进光伏发电应用推广。由于本国劳动力成本高,他们又积极地把产业链中游环节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图2 多晶硅光伏产业链结构

(三)产业链价值分布

光伏电池分为晶体硅电池和薄膜电池,相比薄膜电池,晶体硅电池转换率较高,占市场90%以上。晶体硅电池又分为单晶硅和多晶硅,单晶硅电池的转换率比多晶硅高,但是,由于单晶硅耗能严重,炼制过程中需用成本极高的高纯石英坩埚,自1998年,多晶硅市场份额逐渐超过单晶硅,成为市场主流。从硅矿到高纯度多晶硅提纯是太阳能光伏产业链的瓶颈,因为该环节在技术、成本、能耗、污染四个方面均有很高的要求,尤其是在技术上,国际主流技术如改良西门子法、硫化床法、冶金法,都掌握在美、日、欧七家公司手中,被其垄断控制,业界有“拥硅为王”的说法。2001—2003年多晶硅价格维持在25美元/公斤,2004年后价格不断上涨,2007年底达到400美元/公斤。从图3中可以看出光伏产业链中高纯度多晶硅提纯的利润率最高,随着产业链衍生,越往下,利润越低。我国目前已经投产五百多家光伏企业,其中多晶硅企业十多家,硅片企业六十多家,电池企业六十多家,组件企业三百三十多家,主要集中在产业链中价值增值较低的组件环节。

图3 太阳能光伏产业链价值分布

三、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模式分析

(一)欧美国家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模式

政府促进太阳能光伏市场应用的产业政策决定了该产业的发展模式。根据光伏发电成本预算,目前光伏发电的成本是火电发电成本的10倍,高额价格阻碍光伏发电市场应用,光伏发电成本下降依赖产业政策补贴和规模化。从一开始,欧美发达国家对光伏产业链的完善都给予了足够重视。就德国的产业政策集中在技术创新和市场应用两方面,如德国在1991年推出了1000太阳能屋顶计划,1998年提出了1000000屋顶计划,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提出了光伏购电补偿内容;此外,德国政府还推动了“光伏创新联盟”平台,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美国的产业政策集中体现在技术创新。美国早期光伏应用相对较弱。美国一直以来都很重视光伏产业技术研发,提供充足的光伏研发资金。日本政府大力推进以屋顶计划为主的大型示范性项目应用,给太阳能发电成本50%的补贴,分十年递减。可见,光伏产业在形成初期,政府补贴、信贷优惠和强行购电政策引导着光伏产业快速发展和产业链完善。

(二)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模式

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较晚,政策面覆盖不广,缺少涵盖核心技术和应用市场的有效激励政策(吴昱,2013)。2006年颁布《可再生能源法》,2007年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明确重点发展风能、生物能和太阳能,2007年可再生能源中长期规划中提出太阳能发电总容量在2010年达到30万千瓦,2020年达到180万千瓦。2011年发改委颁布了《关于完善太阳能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2012年发改委颁布了《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等。从政策上看,主要集中在产能方面,缺少完善产业链的指导和政策。在现实约束下,受利益驱动,我国企业大多选择进入门槛低的电池加工和光伏组件。光伏产业发展模式体现为“两头在外”(产业和市场倒挂)的发展模式。由于高纯度多晶硅术被欧美国家控制,垄断价格使得光伏发电产品成为奢侈品难以在国内推广应用,受欧美广阔的市场需求驱动,国内光伏产业加工环节不断扩大。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较晚,产业链结构不合理,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化直接导致光伏产能过剩。

四、光伏产业提升战略理论依据

(一)佩蕾丝机会窗口理论

演化经济学家佩蕾丝提出了两种机会窗口理论,第一种是当发达国家传统产业在技术成熟后,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比较优势,这种情况下,由于发达国家已经控制了核心技术,发展中国家很难再超越发达国家。第二种是发展中国家若能在新兴产业形成时主动从高端入手,排斥外国投资,充分利用国内市场、后发国家就可能抢占到技术创新制高点,就有可能超越发达国家。美国就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实现跳跃式发展,赶超了英国。国内学者贾根良对机会窗口进行了修正认为新兴产业在第一种机会窗口下很难实现跳跃式发展。

(二)波特竞争优势理论

波特在《国家竞争优》中提出了产业竞争力的钻石模型,认为产业竞争优势取决于四项基本因素和两项辅助因素。四项基本因素包括:生产要素、需求条件、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相关及支持产业;两项辅助因素包括:政府、机会。(1)生产要素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知识资源、基础设施等。(2)需求条件。(3)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4)基础设施。(5)政府。(6)机会。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具有的优势是:日照条件好,硅矿石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国内市场大。存在的劣势是:政府扶持力度不够,光伏企业创新力不强,光伏产业集聚程度不高,缺少协同创新平台。提高光伏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升必须围绕以上六项因素展开。

基于以佩蕾丝机会窗口理论,提升我国光伏产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关系到我国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能否通过发展战略新心产业赶超发达国家。基于波特竞争优势理论,从现实来看,目前我国光伏产业竞争力还没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是,我国已经积累了巨大的光伏电池生产能力,又具有巨大的国内市场,若是能充分利用多晶硅价格下降这个机会推动国内市场应用,既可能释放产能过剩,又能促进光伏产业转型升级。

五、案例研究

嘉兴是全国光伏产业发展较早、较快的地区。全市共有一百多家企业,注册资金200亿元,嘉兴光伏产业约占浙江省光伏总产值的1/3。嘉兴光伏产业自2005年开始产值呈几何级数增加,2005年销售产值仅有5亿元,2008年达80亿元,2011年达200多亿元。随着欧洲国家消减光伏补贴和“双反立案”以及美国“双反”、汇率、国内阶段性产能过剩等因素的影响,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嘉兴光伏企业出现了产能缩减、亏损严重、资金流紧张的情况,整个行业陷入发展困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嘉兴25家上规模企业亏损超过了4亿元。为拯救太阳能光伏产业,嘉兴市政府采取了积极的政策支持,出台《关于进一步扶持光伏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不仅勾画了嘉兴打造光伏千亿产业的发展目标,更在鼓励企业做强、鼓励技术创新、促进应用推广、推进嘉兴光伏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

(一)创新建设嘉兴光伏产业园

2012年12月14日江省光伏产业“五位一体”创新综合试点新闻发布会日前在嘉兴举行,浙江首个光伏产业“创新试点”落户嘉兴。“五位一体”是指光伏产业基地建设、光伏产业技术创新、光伏产业商业模式创新、光伏产业智能电网局域网建设和光伏产业政策集成创新。2012年底嘉兴光伏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正式启动建设。半年多来,园区按照产业基地建设、技术创新体系与机制、商业模式创新、智能电网局域网和政策集成支持创新“五位一体”的基本思路,从高端切入,进行错位发展,全力推进光伏产业健康、可持续、规模化发展。2013年3月18日嘉兴光伏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重大项目签约仪式上获得19个项目(总投资约合67亿元)签约。2013年6月18日嘉兴太阳能光伏产业投资推介会上嘉兴光伏产业园区又与12个项目(总投资130亿元)完成签约。

(二)创新光伏产业商业模式

光伏产业商业模式创新是指通过屋顶太阳能光伏发电示范应用,以政府为主导、相关政策为配套,建立光伏发电标准化的规划设计、建设、运维管理规范体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光伏发电商业创新模式,向全国推广应用。主要有屋顶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投资模式创新(建立光伏发电投资公司)、屋顶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模式创新(如鼓励各类光伏发电工程服务公司项目总包模式)、屋顶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运维模式创新(如鼓励成立各类光伏发电专业运维一体化的商业公司)。嘉兴市政府对嘉兴光伏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面积14.2平方公里)要求园区建筑物屋顶基本实现光伏发电系统的全覆盖,3年内达到光伏发电装机容量200MW以上,并为全省更大规模的光伏发电推广应用提供新经验。同时设立的10亿元光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光伏发电推广应用、核心部件与专用设备制造、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建设、关键技术联合攻关与高端人才引进、培养、使用。2013年6月19日,市政府决定对嘉兴光伏产业园区建成的个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给予2.8元/度的补贴(国家补贴标准是0.45元),该补贴期限为期三年、每年下降5分钱。

(三)成立产业联盟

嘉兴市不少光伏企业正着手从发展战略、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等方面做出调整,而更大范围内的抱团合作也在积极酝酿中。2012年6月底,嘉兴市光伏产业联盟正式成立,首批32家单位加入。光伏行业协会暨产业联盟将成为推动企业转型、产业协调发展的强大力量。联盟首批会员共有32家单位,其中既有昱辉阳光能源有限公司、天通高新集团有限公司、福莱特光伏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这样的业界知名龙头企业,也有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嘉兴工程中心、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六所这样的科研机构。产业联盟将在促进企业合作沟通方面发挥全方位作用。比如说联盟将抱团组织对外原辅料采购谈判;上下游企业采购时可优先考虑联盟内企业;在备品备件上可以组织合作,减少重复备品备件,节约成本;在技术开发、标准制定上联盟也可以促成企业共同合作,同享成果;联盟还可以形成有知名度的区域光伏发电品牌,一起向省、国家反映政策诉求等。

六、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已经发展到重要的战略调整期,危机中蕴藏着机遇,需要把握好这个历史时机,积极调整发展战略,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政府应积极扶持光伏产业发展,从宏观和微观上为光伏企业发展创造条件。从高端切入,建立光伏产业园,帮助企业突破核心技术研发;创新光伏产业商业模式,启动国内光伏市场;成立产业联盟,促进产业沟通,降低企业成本等。努力争取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利用发展战略新兴产业赶超发达国家,实现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

[1]贾根良.迎接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关键在于发展模式的革命[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5).

[2]包海波.光伏产业发展模式——以浙江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6).

[3]李慧.浅析中国光伏产业“双反”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2(15).

[4]陆俊.太阳能光伏产业提升问题研究——以海宁为例[J].当代社科视野,2012(5).

[5]刘玉莲.中国光伏产业的“昨天、今天、明天”[J].经理世界,2012(9).

[6]腾达.我国光伏产业现状综述[J].电源技术,2012(8).

[7]倪秋菊.从光伏产业看我国产业升级[J].科技管理研究,2013(7).

[8]张路阳.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我国光伏产业动态演进分析[J].福建论坛,2013(2).

[9]张冲.探析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前景[J].产业经济,2012(3).

[10]薛大帅.中国光伏产业现状与发展战略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1(8).

[11]余中东.中国光伏产业现状与发展战略探析[J].河北学刊,2010(5).

猜你喜欢
多晶硅嘉兴产业链
《初心》
嘉兴学院
机电工程(2021年4期)2021-04-26 01:11:36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今日农业(2020年18期)2020-12-14 19:08:44
浙江嘉兴卷
学生天地(2019年30期)2019-08-25 08:53:22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当代陕西(2019年13期)2019-08-20 03:53:56
争议多晶硅扩产
能源(2018年4期)2018-05-19 01:53:41
产业链春之奏鸣
多晶硅太阳电池光电转换效率模拟分析及验证
电源技术(2017年1期)2017-03-20 13:38:07
基于物理冶金多晶硅太阳电池的磷扩散工艺
电源技术(2016年9期)2016-02-27 09:05:29
多晶硅进口量价双重压制 国内企业再陷生存困境——2015年3~4月国内多晶硅市场评述及后市展望
太阳能(2015年6期)2015-02-28 17:0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