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招贴是大家熟悉的艺术设计形式,它是无声之宣传,在户外广告艺术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它对环境的美化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要想把户外广告艺术设计好,需要我们有很好的设计思维方法,新颖的设计思维方式是一切艺术设计的灵魂。
关键词:户外广告;招贴设计;城市环境
户外广告首先要“以人为本”
招贴分为社会公共招贴、文体招贴、商业招贴。招贴的本质与内涵就是宣传、广而告之,因此招贴设计也可称为广告招贴设计。好的创意是招贴设计取胜的法宝,什么样的创意才能称得上是好的创意呢?好的创意必须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抓住人们的心理,也就是要“以人为本”。如“三八”妇女节时台湾新格牌家电推出两幅广告招贴,一幅画面是二十四个孩子的头像,广告语是“在妈妈的心中,他们都是伟人,新格是妈妈的好帮手。”另一幅画面是二十四个伟人的头像,广告语是“在妈妈的心中,他们都是孩子,妈妈是幕后的功臣,新格是妈妈的好帮手。”广告的右下角是新格产品的形象。一般来说,女性是使用家用电器的最大消费群,其中母亲又占这个群体的大多数,而这两幅广告招贴的创意正是抓住了主要消费群体的心理。
爱美是人之天性,美使人们的生活多姿多彩,美象征着一种文化,这种文化的目的也是“以人为本”。例如化妆品的广告通常会用一些漂亮的名星来做主要的画面,名星的光彩照人会自然而然提升商品的质量、价值,从而取得好的广告效应。还有一些间接的手法,比如画面中一片干裂的土地却有一片生机昂然的植物——仙人掌,这是什么广告呢?当看到画面一角的产品时,大家都会在会心一笑中记住它——生发灵的广告。
户外招贴设计要做到构思巧妙
广告招贴设计三个基本要素:文字、色彩、图形。图形是其中的关键要素,要设计出巧妙的图形,首先需要设计者综合联想,其次是图形创意,综合联想是指在图形设计中,常常需要设计者综合的思考,把繁多的信息与要求综合起来考虑,找出设计中的相似与相通之处,把它们巧妙的组合在一起。在广告招贴设计中,加法好做,减法难做,加法就是把众多的信息罗列到画面上的做法;减法就是要把众多的信息,通过逻辑思维,把相似的、相同的因素提取出来,进行简洁、巧妙、明了的视觉语言设计。图形创意指使图形独特、富有个性,就是要突出造型。图形设计可以说是由“意”(内容、主题、客观现实世界的意义)通过复杂的心理活动、联想机制并利用形式法则创造出可视形象,并通过这个形象直接或间接地对“意”的内涵进行表现或象征。
首先,在思考图形创意这个问题时,要从小的题材入手,比如小钉子、小夹子、小扣子、眼镜、门锁、勺子等等。小东西能扩大含义,只有我们周围熟识的东西经过创意表达出一种新含义来,才能真正地打动我们。把这些已知的物体,这些遥遥相距的事物,利用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加以联系,产生出一种新的形态,这就是图形创意。
图形是平面设计的关键,大部分平面设计都是用图形来表现的,图形不同于其它形式,它是一种无声的国际语言。图形创意最终是通过三种途经来实现的:1嫁接,2假设,3同构,这三种方法是实现图形创意的有效手段。比如‘嫁接’,一个药品的广告,药瓶的上方“长”出了绿色的树,这就是设计者表达的一种信息,希望人们健康,说明厂家的药品是无副作用的,绿色的树是外在的表现,是可视的,让人们从视觉上感觉到了生命的力量。第二种假设,想象意识是有一定的对不在现场的事物和非现实的事物进行假设的可能。比如一则酒的广告,画面上有一瓶酒,酒的前方有许多老鼠夹,一只老鼠为了能喝到这瓶酒,不顾生命危险,急中生智,背上有一飞机的螺旋浆飞越危险,表明这种酒的品质和诱惑,这种现实中不可能出现的情景,在设计中是可以成立的,这就充分运用了人们的想象能力进行假设的可能。第三种是事物之间的“同构”,事物与事物之间有共同的特点,抓住特点就可以同构,同构是事物外在的肌理效果有相似之处,既而产生同构。比如用图钉组合成鸟巢的外形,就是由于图钉组合后肌理效果与鸟巢相似,因此,可以达到同构的效果。
户外招贴设计要重视文案的作用
文案就是招贴画的标题、广告语。虽然有些招贴是无需语言说明的,但大多数招贴中,文案起着举足轻重、画龙点睛的作用。有一幅广告招贴,在人行横道线上一只正在穿行的断了尾巴的壁虎,广告语写道:“它可以无视红灯,但你不行,因为你无法再生”,文案起到了给人以强烈震憾力的作用。还有一幅获奖广告,整幅画面上有一张邮票,两头是两个不同时间的邮戳,一个是1999年12月31日,另一个是2000年1月1日,标题是“迎接新世纪”,标题的出现,是整幅招贴的点睛之笔,使人有种一目了然、豁然开朗的感觉。因此,在招贴设计中,文案——标题、广告语一定是需认真考虑的一部分,它是使整幅招贴设计作品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忽视其作用。
户外广告需要正确的思维方式,它是指导设计作品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做为设计中的一类——户外广告设计也不例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户外广告越来越有着独特的韵味,真正对城市的环境起到了美化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成朝晖.平面港之广告设计[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6.7.
[2]王受之.世界现代平面设计史[M].新世纪出版社,1998.4.
[3]翁炳峰.图形创意[M].福建美术出版社,2006.8.
| 作者单位:郑州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编校:宋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