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株洲市社科课题《株洲市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阶段成果,课题编号:ZZSK1250,课题主持人:侯德文
[摘 要]株洲市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外贸发展滞后,株洲市要充分发挥对外贸易的作用,全面认识自身发展外贸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依据科学的发展原则制订相关外贸发展战略。
[关键词]株洲 SWOT 外贸 战略
对外贸易对推动地区经济增长,促进就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株洲市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取得了瞩目成绩,但对外贸易发展略显滞后,融入世界经济程度不深。株洲市出口贸易依存度持续走低,2006年达到历史高值的10.49%,2007年降至7.05%,2009年仅为3.16%。株洲市对外贸易在全省的排名也持续下降,2003年至2006年在全省外贸出口中排名第二,2009年降至全省第四。株洲市需要依据自身条件,结合内外环境制定科学的外贸发展战略,促进株洲市外贸经济和整个社会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一、株洲市制订外贸发展战略的原则
1.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外贸发展战略的制订离不开地区的实际。株洲市外贸发展战略的制订要紧密结合株洲市自身的优势、劣势、所面临的环境机遇和威胁,要依据株洲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实际需要。
2.坚持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原则。从历史经验来看,正是扩大对外开放,为株洲进一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株洲作为新中国成立初期重点布局的工业城市,通过发展外向型经济,开展对外贸易获得了先进技术和设备,促进了工业经济的发展。从当前形势看,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是株洲实现\"两个加快\"和“四化两型”的有效途径。
3.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协调发展的原则。株洲市制订外贸发展战略要按照两型社会建设的需要,注重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不能单纯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导致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二、株洲市外贸发展SWOT分析
1.株洲市发展对外贸易的优势分析(S:strength)
(1)地理位置优势。株洲市位于湖南省东部,湘江中游。南靠工业重镇衡阳,北接省会长沙。株洲现为我国南方最大的交通枢纽,京广、湘黔、浙赣线在此交汇,拥有中南地区最大铁路货运编组站;公路方面有京珠高速、上瑞高速公路以及106、107、320国道,直达长沙的机场高速公路。水运方面,湘江穿城而过,千吨级船舶可通过洞庭湖到达长江各口岸。正在改扩建的铜塘湾2012年底建成后可容纳1000-2000吨级船舶通达上海港。空运方面,株洲距离长沙黄花机场仅60公里,距离长沙大托铺机场仅30公里。
(2)资源优势。湖南被称为全国有色金属之乡,而株洲又被称为湖南有色金属之乡。全市已探明的金属和非金属矿藏有40多种,煤炭储量2亿余吨,铁矿石储量1亿余吨,各类矿产地341处,大型矿床3处,中型16处。株洲四季分明,雨量丰富,光照充足,全年平均气温在16到18摄氏度之间,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人才方面,株洲市拥有湖南工业大学和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职业技术院校。正在新建的职教大学城将引入11所院校。大量的院校入驻将为株洲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大量适应生产一线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3)工业基础优势。株洲市是新中国成立初期重点布局的8个工业城市之一,经过5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株洲形成了以冶金、机械、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绿色食品和陶瓷等产业为支柱,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骨干,以制造工业为主体,以高新技术为先导的工业体系。至2010年末,全市有9家上市公司,在株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有10家、“中字号”企业有10家,外资企业数量居湖南省第二位。
2.株洲市外贸发展的劣势分析(W:weakness)。从总体上讲,株洲对外贸易发展的劣势表现在RD投入不足。2006年,株洲市申请专利1061件,长沙为4714件,2007年株洲申请专利1287件,长沙为4644件,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不足;相关产业配套不够完善,尚未形成产业聚集效应;株洲虽有众多的工业园区和物流园区,但尚无保税园区,亦无加工贸易园区,对外贸的支持力度不足。
3.株洲发展外贸的机遇分析(O:opportunity)。目前全球产业结构正在进行深度调整,国际间产业加速转移,欧美国家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正在加大出口。湖南省正在加速推进两型社会建设,中央和地方给予两型社会建设大量的政策优惠和资金支持。
4.株洲发展外贸的威胁分析(T:threat)。株洲发展对外贸易面临的主要外部威胁来自全球经济的不景气。2008年爆发全球金融危机,近年来世界经济复苏缓慢,此后希腊、西班牙等欧洲国家相继爆发主权债务危机,导致世界经济充满着不确定性,全球经济陷于衰退,主要国家市场需求萎靡,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给株洲市的外贸出口带来严重阻力。
三、株洲外贸发展的战略选择
1.优势-机遇战略。株洲市应充分利用当前全球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国际间产业转移的机遇,充分利用两型社会建设所获得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对外贸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环保产业和加工贸易。
2.劣势-机遇战略。株洲市应通过各种途径完善配套产业,优化工业园区,打造外贸园区和保税园区,通过各种政策措施鼓励外贸企业加大科技投入,走科技兴贸之路。通过外贸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优势-威胁战略。株洲市应把握当前国际市场动态,为企业的出口创造良好的环境,通过各种途径降低企业的出口成本,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搭建各种平台,为企业规避贸易保护主义,优化外贸地理结构提供支持。
4.劣势-威胁战略。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发展对外贸易,进一步巩固传统外贸市场,积极开发新兴市场,并引导企业适度由外贸转为内销。加大配套产业的扶持力度,完善外贸产业链,新建外贸园区和保税园区。
参考文献:
[1]杨维刚,王润球.株洲外贸发展战略研究[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0(1)
[2]黄凯.战略管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