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场防护林的会计核算与管理

2012-12-30 14:15:59刘建军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年9期
关键词:防护林公益性农场

刘建军

(黑龙江省龙镇农场计财科,黑龙江 五大连池 164135)

对于环境保护方面,防护林的作用功不可没,主要体现在其可以巩固泥土,防止土壤流失,净化空气,以及作为防风作用的天然屏障。这样以来,作为防护林种植面积较大的农场则充分吸收到此项优势。在防护林的保护下获得了一系列经济效益以及附加效益。如粮食种植地域收到保护免受风沙侵害,人民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得到保证。从而产量得到保证,农民增产增收。因此防护林的管理至关重要,但随着近几年环境保护意识对防护林的关注有所减弱,管理规章缺乏等问题出现,资产流失等现象比较严重等,防护林保护工程保护又进入我们的实现,成为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部分。

1 防护林管理现状

国营农场的防护林是指以发挥防护效益为主要目的的林木和灌木丛,按用途分为两种,即农田防护林和护沟、护渠林、护路林等。

现今农场凭借农业工作进展顺利发展迅速,一些农场生活水平已经达到城市级别。防护林的种植和发展也迅速开展并壮大。其特点为规模大而成网状分列。能够覆盖田间地头、居民区等各个地方。有些垦区根据自身具体状况在保证防护林质量数量不下降的情况下边种植、边采伐利用的方式在保护生态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前提下创造了经济价值。有些垦区则动员人力物力投资防护林,将防护林的种植作为一项可发展项目加以开发利用。有一些则完全是为了环境保护而献计献策。防护林事业一片欣欣向荣。

2 防护林会计核算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资产定义不清,无法规范其核算和管理

不难看到虽然防护林的种植规模小有成效,但是防护林种植依然存在诸多问题等待处理。如防护林是否属于固定资产,还是属于其他资产来看待。错误的定义也将导致错误的经营模式。使工作难以进行下一步的打算。

2.2 不作资产入账,形成账外财产

有些地区将防护林归为水利一处,这在客观上导致水利工程资本增大,而实际用处却有出入,给国家和人民带来负担。

2.3 混淆列支渠道,会计核算随意性大

有的企业无论是拨款还是自筹资金渠道形成的防护林,均将其列入长期待摊费用,在有限的年度内摊销。林木的成材时间较长,在短期将其价值予以摊销,形成实物与价值脱离的现象。还有的从育林基金中列支,育林基金是从利润中提取的,从育林基金列支,实质是将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混同起来,降低了利润,而更多的是根本就不进行核算。

2.4 防护林资金管理不到位,虚报防护林面积

防护林财产经营出现的主要问题有费用名目不明确,费用到位不按时,常被非正常转借他用而缺少票据,马虎处理,无法做到正确使用,造成资金浪费甚至流失。

2.5 疏于生长期的管理,达不到预期效果

管理失效这一主观原因,加上气候干旱等客观条件产生的负作用即是防护林面积与质量下降。防护林工程由此产生倒退。

2.6 灾害性预防及预报系统缺乏,导致防护林面积减少。

3 农田防护林的会计核算与管理方法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加强防护林的核算与管理:

3.1 严格界定防护林的资产定义

长年累月的经验表明,防护林无疑符合资产定义,即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由于国营农场防护林的功能和特殊性决定了它既不具有固定资产的性质,也不属于资源性资产的范畴。从能效上来讲,防护林的作用为保持生态平衡、净化空气、固化水土、维持大气总体气温等,从农业方面讲则保护了人类居住的地域免受风沙影响,保产增收。从其特性上看,其不属于人工开发自然生成物,因此具有生物资产的特征。按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规定,防护林属公益性生物资产范畴,防护林的用途系保持生态环境,稳定水土和空气环境、稳固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除此以外防护林打破了防护、环境保护等用途局限,常成为为了满足人类经济目的存在。这其实是防护林存在的优势所在,但各单位需要注意防护林的公益性优先,不能为了单纯市场性目的损害防护林存在的初衷,甚至造成防护林工程倒退。

3.2 规范防护林的会计核算

企业应按《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和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正确地组织防护林的会计核算。

3.2.1 防护林的确认

防护林的主要作用不是经济效益而是公益,尽管如此,其作为辅助作用优势仍不能忽略,各企业间接从防护林工程得到实惠。所以说防护林作为生物资产同样应按《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

3.2.2 防护林的计量

计算防护林的初始花费应从实际花费中计算,而从外处购得的需要参考买入时的费用、进口税、搬运费等能够划归防护林建设的相关费用参考决定。对于组织或个人非国家性工程需要参照郁闭的植树费、保养费、育种费用、勘测费、保护及设施管理费用等非随意性花费综合评定决出。

4 防护林的核算

防护林应根据管理的需要在“公益性生物资产”科目下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核算。

防护林保护需要进行数据化明细化测定。针对若干单位将防护林划归为水利工程一类而获得资金以及农场集体化植树而成的防护林工程,如果是郁闭前则划归农业生产资金范围;若已经郁闭后防护林已经完成则参考现实成本作为以下范畴。即公益性生物资产范畴。树木的生长期时间较久,因此修建防护林的费用往往不能一次性完成派给。对此采用的方法是分三年,每年一次付给。第一期数目比较庞大,第二年则要少于第一年,第三年需要调查成活情况,达到85%则继续支付剩余资金。

4.2 防护林因择伐、间伐或抚育更新而补植发生的后续支出,应计入农业生产成本,郁闭成林后再转入公益性生物资产的成本,其会计处理方法与营造防护林的处理相同。

4.3 防护林郁闭成林后发生的管护费用,应直接计入营业费用

例 某农场以拨款对公益林进行管护发生材料费500元,支付现金200元。会计分录为:

借:营业费用 700

贷:原材料 500

现金200

同时,借:专项应付款 700

贷:营业费用 700

4.4 实际工作中,防护林还往往兼有用材林、经济用林等特征,所以将郁闭后的防护林转为用材林、经济用林时,应按其账面余额转为消耗性林木资产或生产性生物资产科目,同时冲减公益林基金。将用材林、经济用林转为防护林时,应按其账面价值转为公益性生物资产。

[1]陈以贵.规范林业项目资金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J].安徽林业,2007.

[2]田孝武,赵显波.中国会计学会林业分会中原片学术研讨会综述,1996.

猜你喜欢
防护林公益性农场
农场假期
英语文摘(2022年2期)2022-03-16 06:16:14
农场
小太阳画报(2019年8期)2019-09-11 07:01:50
三北防护林与植树造林
关于准公益性和公益性水利项目PPP回报机制的探索
一号农场
美食(2017年2期)2017-02-17 06:10:18
一家医院的“公益性报告”
中国卫生(2016年11期)2016-11-12 13:29:32
戴夫:我更愿意把公益性做到最大化
中国卫生(2015年8期)2015-11-12 13:15:34
丰收的农场
云南防护林工程建设任重道远
云南林业(2014年4期)2014-02-28 21:22:50
加强公立医院的公益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