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边鱼腥

2012-12-29 00:00:00杨畅
家庭医药 2012年5期


  “折耳根遍坡生,我是外婆小外孙。外婆就在山上住,我就住在王家村。天天泡茶折耳根,耳聪目明又清心。”这是一首在我国西南地区广为流传的童谣。人们不仅唱着这个童谣哄孩子玩耍,也按着歌谣中的做法,经常在田坎路边采摘折耳根回家凉拌做菜,或是晒干后每日泡水当茶,供一家老小饮用。
  折耳根学名叫鱼腥草,又称蕺菜,是一种野菜,喜生长于长江以南的溪、塘、沟坎等潮湿之地。传说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在吴国做人质时,发奋图强,除了卧薪尝胆之外,还包括采蕺食蕺。在越国的古都绍兴至今还有一座蕺山,就是当年勾践采蕺菜的所在地。
  除了作为一种野菜广受青睐外,鱼腥草还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有清热解毒、止咳祛痰、消痈排浓、利尿通淋的作用。现代药理实验表明,鱼腥草具有抗菌、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利尿等作用,被称为“天然而又安全的抗生素”。最难得的是,鱼腥草的药性可以上至咽炎、肺炎,下至尿道炎、阴道炎、肾炎,外至皮肤上的炎症和疱疹。有时候到医院做血液检查,有白血球升高现象,即使搞不清楚是哪里发炎,用鱼腥草来调理,很快就能见效。
  我国西南地区的人们不仅拿折耳根当茶饮,还喜欢把折耳根当菜食用。折耳根有鱼腥之气,入口细嚼却有一种特别的香涩味道。在南方,折耳根四季都可采到,但以春夏季最为旺盛。每到折耳根长得繁盛季节,人们便把紫红色的折耳根全草连根挖起,顺便扯几根圆头细颈的野葱(香葱),回家摘洗干净后,冷水浸泡半个小时,沥干水分入盘,加入切成小段的野香葱,调以盐、酱油、醋、白糖、油辣子、花椒油、味精、姜汁、蒜蓉等拌匀,一盘酸甜兼具、鲜香可口的凉拌折耳根就做成了(不吃或吃不了辣味者可不加辣椒和花椒油)。
  春夏季节常吃折耳根,以食为药,有预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肠炎、泌尿道感染的功效。也难怪,那首关于折耳根的童谣唱了几百年还经久不衰。
  编辑/张宇 jtyy672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