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瘀散对溃疡性结肠炎胃肠湿热型大鼠模型细胞因子影响的研究

2012-11-30 13:37:22王翼洲杨桂芳
中国中医急症 2012年1期
关键词:低剂量试剂盒剂量

王翼洲 杨 辉 杨桂芳 柳 雯

(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安徽 合肥 230031)

本实验组自拟经验方热瘀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取得肯定疗效,尤其适用于轻、中度UC,效果显著。但鉴于本病病因病机至今尚不十分清楚,故通过建立UC胃肠湿热型大鼠模型,利用热瘀散高、低剂量组进行治疗,并设立相关对照组,选择以上血清学细胞因子进行检测后比较,以探讨热瘀散治疗该病的作用机制,并探讨UC的发病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药物 热瘀散组成为:黄芪15g,白术12g,茯苓 12g,黄芩15g,黄连 9g,败酱草 30g,丹参 15g,三七粉 3g,赤芍 15g,木香9g,白芍12g,炙甘草6g;由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颗粒剂组方,由安徽省中医院药剂科提供。

1.2 动物 wistar大鼠,体质量150~180g,雄性,由安徽医科大学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号:XK苏2002-0025)。

1.3 试剂与仪器 2,4,6-三硝基苯磺酸 (TNBS,Sigma公司产品)的30%(体积分数)乙醇溶液,20%氨基甲酸乙酯。NO试剂盒为北京邦定生物公司产品。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放射免疫分析试剂盒,由北京北方生物技术研究所提供。白细胞介素(IL)-6放射免疫试剂盒,由北京北方生物技术研究所提供。丙二醛(MDA)测定试剂盒:南京聚力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提供。高速组织匀浆仪(德国JANKE&KUNKEL GMBH公司)。GL-20A型高速冷冻离心机(湖南仪器仪表总厂离心机厂)。UV-260型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公司)。光学显微镜(日本Olympus AHBT-5B)。LRH-800-GS人工气候箱为广东省医疗器械厂产品。YC-DZOZ亚都超声加湿器为北京亚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电光分析天平,由上海天平仪器厂提供。纯LBYN5A型旋转式血流变仪(北京普利生仪器有限公司)。

1.4 分组与造模 将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热瘀散高剂量组、热瘀散低剂量组、柳氮磺胺吡啶(SASP)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参照文献[1-2]的方法建立UC胃肠湿热型大鼠模型。将禁食12h动物,20%氨基甲酸乙酯腹腔注射麻醉,6mL/kg,将一直径2.0mm长约12cm的橡胶输液管,由肛门轻缓插入深约8cm,按100mg/kg质量浓度的三硝基苯磺酸(TNBS)推入结肠,每只0.5mL,让动物保持平躺自然清醒。麻醉大鼠自然清醒后,将大鼠饲以高脂高糖饮食,即在普通饲料喂养的基础上,加用200g/L蜂蜜水自由饮用,且隔日按大鼠体质量灌服油脂10g/kg,并与油脂隔日灌服10mL/kg白酒,共10d,然后放入温度(32±2)℃,相对湿度为95%的人工气候箱中,共5d。

1.5 给药方法 完成造模后,热瘀散高剂量组予8g/kg灌胃,热瘀散低剂量组予2g/kg灌胃,SASP组经口灌胃给予SASP 66.7mg/(kg·d)(按人常用剂量的5倍量换算),各组灌胃给药均每日1次,连用15d;同时,模型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作常规饲养料理。

1.6 标本采集与检测 留取标本进行血清学相关细胞因子检测。包括 NO、IL-6、SOD、MDA、IL-8、IL-10、IL-13、肿瘤坏死因子(TNF)-α指标测定,测定方法按测定试剂盒说明书的方法进行。大鼠行腹主动脉取血,离心10min取血清待测。(1)SOD测定:采用微量快速测定法,取肝素抗凝血100μL加入盛有5mL生理盐水的刻度离心机中,2000r/min离心10min,弃尽上清液,加预冷双蒸水0.2mL、95%乙醇0.1mL、三氯甲烷0.1mL,振摇片刻,3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再按试剂盒要求测定。(2)MDA测定:含量采用TBA比色法测定。利用MDA与硫代巴比妥(TBA)缩合,形成红色产物,在532nm处有最大吸收峰,以四乙氧基丙烷为MDA标准品,取0.1mL血清,在与标准曲线相同的条件下反应,用比色法测定各管吸收光值。按公式计算MDA的含量。MDA (μmoL/g)=(测定管吸光度-测定空白管吸光度)/(标准管吸光度-标准空白管吸光度)×标准品浓度×样本测试前稀释倍数。(3)NO测定:南京建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试剂盒,采用酶标法高密度测定(ELISA)。设置测定管与标准管。测定管样品 0.1mL,试剂 10.1mL,试剂 20.1mL,轻轻混匀,37℃水浴 1h,另加试剂30.5mL,试剂40.5mL混匀,室温放置10min后,530nm波长处测定OD值,计算NO含量。IL-6的测定: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具体按IL-6试剂盒说明书操作。(4)IL-8、IL-10测定: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具体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5)TNF-α、IL-13 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具体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1.7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连续型变量用()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热瘀散对血清MDA、SOD、IL-6、NO的影响 见表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SOD含量均显著减少,MDA、IL-6、NO含量明显增多 (P<0.01);SASP组及热瘀散各组均能升高SOD含量,降低MDA、IL-6、NO含量,尤以热瘀散高剂量组效果明显,与SASP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SASP组及热瘀散低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热瘀散低剂量组与SAS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各组血清 MDA、SOD、IL-6、NO 水平比较()

表1 各组血清 MDA、SOD、IL-6、NO 水平比较()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1;与SASP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下同。

组别 n MDA(μmoL/g) SOD(U/mg) IL-6(pg/mL) NO (μmoL/g)正常对照组 10 23.44±1.9 785.11±15.56 52.28±9.57 196.43±3.95模型对照组 10 47.72±5.17* 53.23±11.78* 86.36±10.26* 382.13±9.93*热瘀散高剂量组 10 26.92±2.94△▲▲ 76.23±11.78△▲▲ 49.97±8.67△▲▲ 264.07±9.84△▲▲热瘀散低剂量组 10 33.03±2.57△ 61.78±12.33△ 69.34±9.37△ 303.61±3.71△SASP 组 10 34.91±2.97△ 60.16±13.16△ 70.22±9.93△ 315.11±29.12△

2.2 热瘀散对血清IL-8、IL-10的影响 见表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IL-8表达显著增高,IL-10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各治疗组IL-8显著降低,各治疗组IL-10表达均有不同程度回升 (P<0.01);热瘀散高剂量组与SASP组比较,虽然高剂量组IL-8表达略低于SASP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热瘀散高剂量组较SASP组IL-10表达增高(P<0.05);热瘀散低剂量组与SASP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各组血清 IL-8、IL-10 含量比较(pg/mL,)

表2 各组血清 IL-8、IL-10 含量比较(pg/mL,)

组 别 n IL-8 IL-10正常对照组 10 34.847±3.985 111.111±5.369模型对照组 7 58.798±3.048* 69.203±6.374*热瘀散高剂量组 9 41.074±3.009△ 96.663±3.431△▲热瘀散低剂量组 8 49.692±3.183△ 85.701±3.572△SASP 组 8 41.694±3.261△ 89.587±5.202△

2.3 热瘀散对血清TNF-α、IL-13的影响 见表3。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TNF-α表达水平显著增高,IL-13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较,各治疗组大鼠血清TNF-α水平显著降低,IL-13表达水平显著升高 (P<0.01);热瘀散高剂量组与SASP组比较,虽然高剂量组TNF-α表达略低于SASP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热瘀散高剂量组较SASP组IL-13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热瘀散低剂量组与SAS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各组TNF-α、IL-13 水平比较(pg/mL,)

表3 各组TNF-α、IL-13 水平比较(pg/mL,)

组 别 n TNF-α IL-13正常对照组 10 49.27±1.98 126.39±3.95模型对照组 7 75.62±3.12* 78.98±4.92*热瘀散高剂量组 8 58.63±1.06△ 105.67±4.16△▲热瘀散低剂量组 8 67.82±3.18△ 94.26±3.82△SASP对照组 8 59.05±2.15△ 97.15±2.91△

3 讨 论

笔者认为,UC的病机主要是脾虚为本,湿热为因,血瘀是UC的重要环节,故以益气健脾,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治疗大法。热瘀散方中黄芩、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两药相须为君;黄芪益气健脾利湿,白术补气健脾、燥湿利水,与黄芪配伍以加强益气健脾之功效,赤芍、丹参、败酱草清热化瘀止痛,木香行气止痛,茯苓利水渗湿,共为臣药;佐以白芍调和肝脾、缓急止痛,尚有敛阴和营之效,防清热利湿太过,三七粉活血化瘀止痛,亦为佐药;甘草炙用以益气补中、缓急止痛,并能调和诸药,是兼佐使之用。诸药合用共达益气健脾,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之功。

本实验结果表明,热瘀散能显著提高胃肠湿热型大鼠模型SOD活性,同时降低MDA含量,对UC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SOD能有效地清除氧自由基从而抑制肠组织中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并能稳定细胞膜,提高机体抗自由基损伤的能力。过多产生的NO易在氧自由基存在时转变为过氧化亚硝酸,并通过自由基链式反应导致含巯基的蛋白和脂质氧化,从而造成组织损伤。本实验结果表明热瘀散能降低NO含量,减轻NO的杀伤毒性及其对组织细胞的损伤作用,减轻炎症反应,促进溃疡愈合。UC患者IL-6水平明显升高可与TNF-α和IL-1α相互作用,导致UC活动期的特征性炎症反应。IL-6含量的增高使大量的T细胞尤其是CD4+T细胞迅速分裂增殖,形成致敏淋巴细胞,又可活化粒细胞,增强NK细胞及LAK细胞杀伤力,从而增进炎症反应。有实验研究[3]结果显示,通过观测患者IL-6活性,可以反映疾病的活动度及其转归。热瘀散能降低IL-6含量,从而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溃疡愈合。IL-8升高程度与局部炎症程度相一致,可作为UC早期诊断指标,对UC严重程度判断有一定指导意义[4-5]。热瘀散能降低IL-8含量,从而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溃疡愈合。IL-10为Th2型细胞分泌,在黏膜免疫中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因子调节剂,在肠道黏膜内环境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Linehan等[6]认为IL-10抑制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目前各种针对补充IL-10的UC免疫治疗在模型动物和临床实验中也都取得了良好效果[7]。所以,IL-10对有效判断UC的病情程度有重要意义。本实验结果表明热瘀散能提高IL-10含量,从而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溃疡愈合。TNF-α被公认为介导UC的细胞因子,属于促炎因子。诸多报道显示UC患者TNF-α分泌水平高于正常组或未受累结肠黏膜[8]。本实验结果表明热瘀散能降低TNF-α、提高IL-13水平,从而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溃疡愈合。

综上所述,主要通过中药清热化湿,益气健脾,兼有活血化瘀作用,从而调节大鼠模型的免疫反应,减轻促炎因子的作用,增强抑炎因子的作用,以减轻甚至控制炎症反应,以发挥疗效。本实验结果则又进一步证实UC的发病机理中,氧自由基诱发的脂质过氧化反应起着重要的作用。为免疫反应系UC发病的病机之一提供依据。

[1]郑礼,高振强,王淑仙.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的实验研究[J].中国药理学通报,1998,14(4):370-372.

[2]吕冠华,劳绍贤.脾胃湿热证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2(3):231-235.

[3]郭海建,邓长生,夏冰.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白细胞介素-6活性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2001,21(4):223-225.

[4]金基成,王新月,田德禄.温下法和温涩法对UC大鼠IL-8含量的影响比较[J].中医药学刊,2004,22(4):595.

[5]高伟,司雁菱,吴瑜.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15、白细胞介素-18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结肠黏膜的表达及意义[J].中国综合临床,2006,22(12):1095-1097.

[6]Linehan JD,Kolios G,Valatas V,et al.Immuno modulatory cytokines suppress epithelial nitric oxide production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by acting on mononuclear cells[J].Free Radic Biol Med,2005,39(12):1560.

[7]Li MC, He SH.IL-10 and its related cytokines for treatment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J].World J Gastroenterol,2004,10(5):620.

[8]李琪佳,宫恩聪,刘叔平,等.溃疡性结肠炎粘膜的白细胞亚群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1,17(3):216.

猜你喜欢
低剂量试剂盒剂量
结合剂量,谈辐射
·更正·
全科护理(2022年10期)2022-12-26 21:19:15
90Sr-90Y敷贴治疗的EBT3胶片剂量验证方法
1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腹部中的应用
GlobalFiler~? PCR扩增试剂盒验证及其STR遗传多态性
法医学杂志(2015年4期)2016-01-06 12:36:36
GoldeneyeTM DNA身份鉴定系统25A试剂盒的法医学验证
法医学杂志(2015年4期)2016-01-06 12:36:36
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在头部低剂量CT扫描中的应用
低剂量辐射致癌LNT模型研究进展
正常和慢心率CT冠状动脉低剂量扫描对比研究
高剂量型流感疫苗IIV3-HD对老年人防护作用优于标准剂量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