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宇
(甘南县水土保持办公室,黑龙江甘南162100)
随着甘南县城镇建设的发展及城镇规划建设的需要,近年来建筑业逢勃发展起来,随着任务量的增加,为了加快城镇的建设,因此,冬季施工特别是混凝土的冬季施工就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自1998年以来,我县在建筑业对梁、板、基础应用冷混凝土的新工艺设计和施工,采取了技术组织措施,调整节奏及施工部署,缩短了构件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争取使混凝土达到一定的强度条件,满足施工工艺的要求。这一方法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在目前的施工中往往被忽视,在拌合物中掺入早强、抗冻等外加剂,改变混凝土构件的强度,提高和保持混凝土的温度,创造了混凝土早期强度能够迅速增长的温度条件。
通过多年的检查和验证,梁、板、基础等部位没有任何变形,达到设计标准,在我区温差大,施工要求紧迫的情况下,应用和推广冷混凝土施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仅从以下几方面对冷混凝土的施工进行介绍,供同行参考。
1)厚壁。构件壁厚要>10 cm。
2)温度。施工期温度应>-20℃。
3)在地上不受水位的变化限制。
4)不能靠近超万伏电路。
5)不使用冷拉冷拔钢筋,受力筋直径>Ø8。
6)砂石中不能含有冰块雪粉,含土量≤2%。
7)对构件加强管护和振捣,使之有良好的密度。
8)混凝土保护层要>2.5 cm。
氯盐掺量,主要依据预期施工时,浇筑后15 d的气温及现场施工条件,适当选定,要求水泥品种为普通硅酸盐425#水泥。
确定在某一负气温下硬化的混凝土所需氯盐浓度时,首先确定溶液中盐类总剂量,然后根据所需要早期温度和施工条件,再选择氯化钙和氯化钠两者的配合比。
为了防止混凝土初凝过快,务必使氯化钙的剂量略少于氯化钠,目的是不使混凝土早凝,冷盐受冻。
混凝土冻期施工时选择的经验剂量,见表1。
表1 混凝土冻期施工时氯盐的经验剂量
施工时间1月1日—10日最低温度-23℃,经查表确定氯化钙、氯化钠各6%(比例法)考虑,为防止混凝土早凝,氯化钙略少于钠,确定少0.5%为5.5%。
以每罐计拌和0.1 m3混凝土,设计标号为200号水灰比确定为0.55,砂含水率为2%,卵石含水率1.5%,拌和温度为40℃,氯盐溶液温度25℃。
每罐用料425#普通硅酸盐水泥25 kg,中砂32.5 kg,卵石137 kg,氯化钙溶液3.8 kg,氯化钠溶液3.2 kg,另加温水3 kg。
考虑拌和过程和运输过程中的热损失,拌和时,水温要适当增高,但要<50℃,要尽量减短运输距离,加快运料和施工速度。
对基础梁板及其它的施工距离为20 m,拌和物与室外温度×运输时间(以 min计),经计算拌和的温度为17℃~19℃。
1)备好存水和氯盐溶液的容器,1个大桶,2口大锅。
2)加热燃料。
3)提前备好混凝土浇筑后的保温变盖材料(木架,稻草、薄膜、试计等)。
4)拌和料容斗和运输的皮桶等。
5)埋设测温孔,在模板上钻孔,用光滑的圆锥形木棍,小头杆上板内12 cm,浇筑时,经常转动位置,选择在风面或结构薄弱的保温部位,测孔棍埋深为5~15 cm,还需要有+30℃的温度计15~20支,同时还要备有测温浓度的波梅氏比重计6支。
6)施工做好组织准备,务求施工时快速、连续。
1)务必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组织落实物质准备工作。
2)施工过程中务求做到三快、三勤、二及时,即混凝土拌和运输要快,混凝土拌和物入仓要快,振捣要快;观测温度要勤,检查氯盐浓度及使用量要勤;调节水及氯盐温度要及时,浇筑体整体复盖要及时。该基础或梁、板等变为整体式覆盖,用塑料膜包起,然后用稻草覆盖,厚度为40 cm,上面留有观测孔位及时观测。
3)浇筑工作量大时可分2班和3班,每个班施工40 min,基础梁、板等打完马上覆盖、实测、覆盖前浇筑各部件温度12℃ ~14℃。
4)考虑冷混凝土的和易性较快的特点,在维持水灰比例前提下宜将坍落度较普通混凝土增大2~4 cm,以利于振捣密度即增大用水3 kg/m3。
5)先投入砂石、氯化盐溶液及水,拌和2 min,然后入水泥,全部拌和4 min,要防止热的氯化盐溶液直接与水泥接触,先要防止氯盐溶液加成双倍。
6)拌和前,先测一遍砂温、卵石温、水泥温、水温、氯盐溶液温,如与计划的数字相近,可施工。测时,把温度计放入料内10 cm,停放3 min,记录读数。
7)揽拌混凝土前,用高浓度氯盐液冲洗搅拌机。
8)要先进行试拌,拌出的第一罐混凝土应进行温度检查,视其达到计算温度,不符时进行调整,然后再连续浇筑,方法为立浇或平浇。
9)及时振捣排出所有汽泡,开始浮浆即可,更应注意维护部位筋保护层的位置和振捣密度。
10)施工时,留取3组试块,每块20 cm×20 cm×20 cm,其中两组放在现场同条件养护,1组进行28 d标准养护,将现场1组和标准养护的1组进行试压,剩余1组3个工日后试压,均超过设计要求即:1组(现场),2组(标准)3组(现场剩余)。
11)施工完毕要进行测量观测,务使混凝土温度在10 d内降到所掺氯盐溶液的极限水点以下测温次数,每3 d观测3次,实测结果如下:
11月10日测:时间:6 14 21
温度:+11 +13 +9
11月11日测:时间:6 14 21
温度:+10 +12 +9
11月12日测:时间:6 14 21
温度:+7 +10 +7
3 d后,观测1次/d,时间为14时。
时间/日:13 14 15 16 17 18 19
温度/℃:10 10 9 8 8 6 6
12)在混凝土强度达到一半前或浇筑30 d内,不拆模,若混凝土温度在0℃以上,所标出同期内的平均温度,由混凝土温度,采取措施缓慢地降为负值,日平均气温绝对值>25℃时拆模。
13)应注意混凝土的保温管理,要经常检查。
多年的观测结果表明,冷混凝土的施工工程质量很好,在时间紧迫,任务紧的情况下,采用这种工艺,是有推广价值的,这为今后建筑业的冷混凝土中是大有作为的,这是一项符合寒区温差(±)大也可施工的技术,也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1]王国杰,郑建岚.混凝土结构早龄期应力相关应变现场监测与分析[J].工程力学,2009(09):61-66.
[2]丁琳,刘洪波,付伟庆,等.不同掺量混凝土的早期强度试验研究及其强度预测[J].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2011,02(03):138-141.
[3]胡火昆,柳艳杰,宋冰.混凝土蓄热法施工的温控方式分析[J].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2011,02(04):33-36.
[4]吴文保.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施工方法[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9(4):50-51.
[5]黄土元,蒋家奋.近代混凝土技术[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