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静,田景正
(1.长沙信息职业技术学校,湖南长沙410116;2.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中的困境及对策
林 静1,田景正2
(1.长沙信息职业技术学校,湖南长沙410116;2.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是整个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在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对湖南省东部地区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现状调查发现,乡镇中心幼儿园存在办园水平总体较低、办园条件较差、教师数量短缺且素质不高、中心示范作用发挥不够等问题,制约了其在农村学前教育发展中的地位。推进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发展应在增加投入、加强管理、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建立以乡镇中心幼儿园为依托的农村幼教业务指导网络等方面下好功夫。
乡镇中心幼儿园;农村幼儿教育;中心示范作用
乡镇中心幼儿园是农村幼儿教育的中心,起着示范、辐射作用,抓好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建设,是推动和加快农村幼儿教育发展与普及所必需。2009年9月至2010年3月,笔者以湖南省东部某县为样本,本研究对该县12所乡镇中心幼儿园进行了调查,访谈了该县幼教专干、乡镇幼教负责人,对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情况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乡镇中心幼儿园办园水平可以从幼儿园评估等级的情况来衡量。从调查中可以看到,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办园水平从总体上还处于一个较低的层次。2010年,样本县已建的32所乡镇中心幼儿园中,没有省示范性幼儿园,市示范性幼儿园1所,占3.1%;县示范性幼儿园也只有5所,占15.6%(表1)。
表1 样本县乡镇中心幼儿园办园水平
调查发现,许多乡镇中心幼儿园设施设备简陋,缺少户外活动场地,教具、玩具配备不足,卫生和保健条件差,有些乡镇中心幼儿园没有冲水厕所和自来水等。许多乡镇中心幼儿园办园规模小,无法形成规模效应。从整体上看,目前乡镇中心幼儿园在办园条件上,普遍缺乏持续发展的后劲。
调查中了解到乡镇中心幼儿园教师数量严重短缺。在职教师中,一部分是从小学转岗而来的在编教师,大多数是临时聘任教师,且幼师专业毕业的教师很少,取得幼师资格证和有职称的教师不多。所调查的乡镇中心幼儿园中师幼比为1∶24,远远超出国家制定的师幼比标准(表2)。
表2 2010年样本县乡镇中心幼儿园教师基本情况
有些乡镇中心幼儿园,一个教师既当教师又当保育员。教师的短缺造成班额也非常大,40~50个孩子一个班的为数不少。很多乡镇中心幼儿园没有专职的园长和医务人员。过大的班级规模和过低的师幼比,使得教师工作强度很大。
教师的素质也不能满足学前教育工作发展的需要。很多教师保教观念滞后,教学方法陈旧,自然资源利用不够,在没有足够的幼教玩具的情况下,往往提前进行识字、计算教学,按课表上课,“小学化”、“放羊式”现象突出。
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带动整个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是乡镇中心幼儿园的一项重要职能。调查中发现,乡镇中心幼儿园示范作用发挥还很不够。大多数乡镇中心幼儿园每学期举行的公开示范活动基本上没有超过2次,有些中心幼儿园甚至一年到头也没有开展公开示范活动。其示范形式比较传统,主要是提供来园观摩、公开课展示、组织教师技能竞赛、教育教学、业务管理经验介绍等,集体培训、下园指导、结对帮扶、包点支教、合作教研、资源共享等形式极少使用。在示范内容上,绝大多数的中心幼儿园主要是展示幼儿教育教学技能,对于教育科学研究、幼教政策宣传、幼儿园(班)管理、家园工作、利用当地教育资源还缺少必要的注意。
由于幼儿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在农村,一些乡镇政府部门领导对发展幼儿教育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到位。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建设仅仅成了乡镇教育行政部门的一种功利的应付行为,即为了完成上级“每个乡镇要建有一所乡镇中心幼儿园”的任务。
这样,有些乡镇中心幼儿园只有1、2个混合班,达不到幼儿园的办园规范,基本的幼儿教育的职能都难以发挥,发挥示范作用更成了一句空话;有些乡镇中心幼儿园与其他村园开展竞争,低收费,“小学化”,形成恶性循环,更不能带动村园(班)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反而在农村幼教中起到不好的作用。而那些开展了示范活动的乡镇中心幼儿园情况也不容乐观,绝大多数认为开展示范活动是为了完成上级主管部门的任务,是一种附加的工作量,导致在发挥示范作用时主动性、积极性不够。
一段时间以来,举办乡镇中心幼儿园的责任主要在乡镇政府。而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农村税费体制改革的推进,一些乡镇财力十分薄弱,使得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发展陷入困境。调查中发现,许多乡镇中心幼儿园的举办主要由乡镇教育主管部门负责,靠以园养园维持发展,而在家庭经济承受能力有限的农村,要靠幼儿的保教费显然远不能满足中心幼儿园建设与发展的需要。另外,农村的幼儿教育经费管理没有做到专款专用。许多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保教费由举办单位中心小学管理,幼儿园管理建设费用由中心小学领导批拨。这种管理模式,造成园长权利小,对幼儿园的投入小,常常发生小学挤占挪用幼儿保教费的情况。总之,由于经费来源渠道单一和经费的管理不规范,造成建设乡镇中心幼儿园经费的短缺,成为制约乡镇中心幼儿园发展的瓶颈。
在调查中发现,县、乡镇两级政府往往把幼儿教育作为义务教育的“附属性软任务”来抓,缺乏严格的管理监督机制和长远的发展规划。县教育局有1名幼教专干。在乡镇则没有专职的幼教辅导员,负责幼教的干部一般由中心小学领导兼任。乡镇中心幼儿园园长多由小学教师或校长转岗而来,她们大多数年龄大,临近退休,加上不懂幼儿教育,在幼儿教育管理和指导方面往往显得力不从心;有些园长因为自主权小,情绪消极,难以进入角色。
《全国幼儿教育事业“九五”发展目标实施意见》和《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等文件提出要发挥乡镇中心幼儿园对乡镇幼儿教育的示范、辐射和指导的义务和责任。但由于没有具体的标准,导致乡镇中心幼儿园在建设过程中,对于如何发挥“中心”作用,处于随意化状态。另外,县和乡镇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对乡镇中心幼儿园发挥示范作用缺乏具体要求和考核标准也没有专门进行专项督查考核,导致乡镇中心幼儿园“中心”地位不够突出,示范、指导、管理、辐射功能较弱。
大多数乡镇中心幼儿园师幼比过高,幼儿教师工作强度大,无编制,待遇低。因此,很多幼师毕业生不愿前来任职,导致聘任的幼儿教师很多为高中文凭的农村女孩或妇女,她们也并无长期从事幼教的打算,稳定性较差,由此导致乡镇中心幼儿园在职培训任务相当繁重。但是,乡镇中心幼儿园教师极其缺乏外出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教师每天都有带班教学任务,也没有时间参加教研活动,即使县里有活动也一般是由园长抽空参加;由于教师少,园内很少有教研活动,幼儿教师之间很少进行交流,再加上农村文化落后,信息闭塞,图书资料少,教师很难通过业余的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以上种种原因造成乡镇中心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的条件极为欠缺。
在投入方面,首先是县、乡镇政府部门对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要逐年加大投入,尤其是中央和省一级财政应设立农村学前教育专项经费,积极扶持。其次要利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富余的教育资源发展农村幼儿教育,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实现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的资源共享,建设规模化的乡镇中心幼儿园。在经费管理上,要保证乡镇中心幼儿园独立核算,确保幼教经费专款专用。
另外,建立一套对乡镇中心幼儿园评估考核机制。教育行政部门应定期对乡镇中心幼儿园的课程安排、教学内容、保教质量等进行检查评估,加强监控,使其教育教学活动能遵循教育规律,切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同时,要开展乡镇中心幼儿园办学水平和示范水平的等级评估,促进乡镇中心幼儿园办园水平的不断提高。
师资建设是乡镇中心幼儿园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所在,只有提高其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才能带动整个农村幼儿教师素质的提高,才能在农村中起到示范作用。首先,要通过提高待遇,落实非公办幼儿教师工资、医保、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等福利,可优先为乡镇中心幼儿园配备一定名额的由财政支付工资的公办教师,对非公办的幼儿教师也要保障其相应的待遇以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安心做好幼教工作。其次,要规范乡镇中心幼儿园教师的准入制度,规范聘用标准,采用择优选拔聘任制,要求全体幼儿园教师与园长必须达到幼师以上学历,并持幼儿园教师资格证方能上岗,严格把好入口关,选择真正热爱农村幼教工作、有实际工作能力的人来担任幼儿教师。再者,就是要加强乡镇中心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管理,逐步推行与落实继续教育制度。一方面,尝试构建以园本培训为平台的继续教育的网络体系,通过多种途径,不断提高乡镇中心幼儿园教师的业务素养。另一方面,要将乡镇中心幼儿园教师的在职培训纳入当地教育部门的师资培训计划,保证她们有机会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和学习,不断壮大中心幼儿园的骨干教师队伍,以此带动整个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建设,要使其能够对全乡镇的幼儿园起到示范作用,承担业务管理和指导的任务。首先,要加大对乡镇中心幼儿园园长和教师进行各方面培训的力度,让优秀的乡镇中心幼儿园园长担任乡镇一级的幼教辅导员,让一批乡镇中心幼儿园骨干教师充实到农村幼教业务指导队伍中来,能够胜任培训、指导、评价农村幼儿教师的工作。从而建立一个以县、乡镇幼教管理干部和乡镇中心幼儿园园长、教师为骨干的农村幼教业务管理和指导网络。在此基础上,要求乡镇中心幼儿园加强对村级幼儿园(班)的业务指导。乡镇中心幼儿园一方面要在园内定期开展示范活动,将各村幼儿园教师集中或分批请到乡镇中心幼儿园进行研讨或实地培训;另一方面则是中心幼儿园教师定期到各村进行现场指导和培训,提高村教师的业务水平,使乡镇中心幼儿园真正成为示范、培训、教研、信息交流中心,建立起以乡镇中心幼儿园为中心、辐射全乡镇,教研活动统一组织、指导各类农村幼儿园的学前教育业务的辅导网络,带动整个农村幼教事业的发展。
[1]潘仲茗,沈芝莲.农村幼儿教育体系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2]李 兵.建设发展农村中心幼儿园的意义与模式[J].学前教育研究,2006(7-8).
[3]庄新宇,陈 敏.适应城镇化需要,提高乡镇中心园教育质量[J].学前教育研究,2008(4).
[4]吕 苹.浙江省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策略研究[J].教育研究,2007(8).
[5]许志勇.影响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01(2).
G617
A
1674-5884(2012)02-0008-03
2011-12-08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湖南省示范性幼儿园的建设与发展研究”(XJK08AJJ011)
林 静(1976-),女,湖南宁乡人,主要从事学前教育研究。
(责任编校 龙四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