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锡文,杜春梅,薛春梅,申 健
(佳木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微生物学是重要的生物基础学科,也是分子生物学的支柱学科,在生命科学重大基础理论和现代生物技术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1]。微生物实验就是验证微生物学理论知识,准确掌握微生物研究技术的重要课程。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把知识准确的传授给学生,使其快速理解和掌握该学科的精髓,提高学生的素质,是当今广大教育者不断探索的课题,也是教学法上永远的研究课题。传统的LBL(Lecture-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以课堂讲授为主,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学生能力培养;而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即“基于问题式学习”或“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它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神经病学Barrows教授创立的一种自主学习模式[2]。本研究拟采用PBL教学模式,尝试将其运用到微生物实验教学中,以期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以生命科学学院2009级生物技术专业的4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
1.2.1 研究方法 将学生分为2组,每组22人,其中一组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LBL教学法教学,即教师只进行讲授和示范操作,不进行或很少进行提问;另一组为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法教学,即教师在讲课前和讲课中要设置一些问题进行提问。问题主要内容有:①实验的目的是要做什么?②本实验基于的原理是什么?③如何进行实验?④操作过程中关键环节是什么?⑤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⑥相关实际问题如何解决?课程内容是董锡文主编的《实践指导教程》(生物科学类)中的“酵母菌细胞的形态观察及死活细胞的鉴别(简称酵母)”、“微生物显微计数法(简称计数)”和“微生物对生物大分子的分解作用(简称分解)”3 个实验[3]。
1.2.2 结果检验 3个实验结束后进行试卷测试并打分,对照组和实验组的试题相同,都是从试题库中随机取出的,有实验原理问题,也有实际操作问题,试题有统一的评分标准,测试方法与期末的考试方法一样,学生事先都不知道考题,试卷混合收取,不作区别,密封后评阅。
1.2.3 统计分析 试卷成绩采用SPSS 11.5软件分析。
将试卷成绩进行等级划分后,其分布情况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实验组学生的学习成绩的优秀率(18.2%、27.3% 和 22.7%)、良好率(40.9%、45.5% 和 40.9%)均高于对照组学生的学习成绩,并且没有不及格的,而对照组学生的学习成绩都有不及格的,分别为4.5%、13.6%和9.1%。说明采用PBL模式教学对学生掌握知识内容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PBL模式教学适用于微生物实验课程。
表1 实验组和测试组实验成绩分布情况Table 1 Distribution of test score of two groups
将测试成绩用SPSS软件分析后,得到结果见表2。
表2 实验组和对照组测试成绩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est score of two groups
由表2的数据结果可以看出,实验组学生的平均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并且平均成绩都在80分以上,达到了良好水平,而对照组学生的平均成绩都未达到80分,最高分为76.5,即中等水平。说明在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中,与PBL教学法相比,传统的教学方法(LBL)不利于优秀学生的培养,尤其不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从差异显著性结果(P值)可以看出,实验组同学所做的3个实验,其成绩显著高于传统教学法学生成绩,说明PBL教学模式的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法。
传统式教学方法注重于教师的讲授,不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高。学生基本都是没有任何准备和实验内容预习就来参加实验,实验的效果不好,印象不深,有的学生做完了实验,还没有弄明白实验的目的是什么。经过一段时间,尤其到了参加研究生考试和应聘工作时,许多做过的实验根本没有印象,想再去实验室重新做一遍是不现实的。这极大地影响了学生考研和就业工作,对学生质量的评价也不好,进而影响了学校的声誉。PBL教学法明显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验操作灵活,掌握内容扎实,对学生素质提高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学生在没有兴趣的情况下学习,不但没有主动性,就连被动接受的效果也很差。有的同学对学过的内容根本没有印象,而实验课不同于理论课可以通过复习来进行弥补,只能是到此结束,所以他们对有些问题根本回答不上来,测试结果不及格。可见学习兴趣在实验课中更显重要。
在采用PBL模式教学过程中,学生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查阅资料并预学实验指导。当他们在进行实验时,有的同学提出一些实验环节可以通过改革或其他方法来实现,这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4]。当然,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可以从多方面来进行,如案例式教学[5]和利用 Internet信息资源教学[6]等方法都可以在教学中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PBL教学法不同于传统方法,学生会有各种问题提出,有些问题是教材上没有的。这就要求教师既熟悉讲授的内容,又要了解相关的知识,有时教师要通过再学习来回答学生的提问,这对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明显具有促进作用。教师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完善自我,进而提高教学水平。
[1]周德庆.微生物学教程(第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359-361.
[2]陈春燕,郭晓奎.传统教学法与PBL结合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微生物学通报,2008,35(9):1494-1496.
[3]董锡文,姜祥君,张丽敏.实践指导教程(生物科学类)[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1:19-70.
[4]马红梅.以学生为本的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探析[J].生物学杂志,2010,27(1):102-104.
[5]徐学峰,莫美华,钟青萍,等.微生物学案例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微生物学杂志,2011,31(5):105-107.
[6]王大慧,卫功元.利用 Internet信息资源提高微生物学教学效果[J].微生物学杂志,2008,28(1):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