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秀芝 蒋敏锋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乳腺癌已在我国女性所患癌症中患病率居首位,且每年以3% ~6%的速度递增,发病日趋年轻化,比西方国家平均提前10~15年[1]。当患者得知自己患乳腺癌后,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不良的心理状态。大多数乳腺癌患者需要手术治疗,术前常会出现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乳腺癌属于择期手术,术前需要做各种检查,由于等待时间长,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加重,负性情绪增加,甚至引起生理变化而导致病情加重。2009年3月~2011年4月,我们总结和分析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状态,通过亲情式护理,深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使乳腺癌患者在手术前不良心理状态对手术及疾病的影响大幅度降低,为后续的治疗和康复增加了积极的心态,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住院择期手术的乳腺癌患者233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8~76岁,平均48.5岁。选择标准:(1)经临床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确诊为乳腺癌。(2)年龄≥18岁。(3)患者知道自己的病情,并自愿参加者。(4)患者意识无障碍,神志清楚,并有阅读能力和独立思维能力。不符合以上条件者不作为选择的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16例和对照组117例,试验组又分为术前1~2 d互动组56例和术前3~4 d互动组60例。
1.2 方法 对照组术前进行常规护理;试验组手术前进行亲情式护理,深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1.2.1 制订亲情式护理方案 参照国内疾病护理常规及标准,深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以取得最佳护理效果为目标,由护士(病房和手术室的护士)、医师(主治医师、主任)、麻醉师及家属等直接与患者相关的人员参加。参照1977年美国东南外科协会制定的14种普外科手术临床路径(10项)和预期标准住院日,参照CNP[2],制订亲情式护理方案,内容包括医疗措施、检查检验、评估、活动、饮食、宣教、监护、护理结果、治疗和护理等。每一项目都有相应的每日标准医疗、护理计划等,并把亲情式护理贯穿始终,深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体现思想内涵是“我能为患者做什么”,在患者的身心及社会需求方面提供力所能及的优质护理服务,从而使患者得到最佳的护理。
1.2.2 做到知情同意,学会换位思考 充分尊重患者的尊严和对治疗、护理操作的自主选择权,适时表达出对患者的理解与同情和必要的告知,倡导以人为本的思想,这是提高和深化护理工作的关键,也是赢得患者信任、提高护理效益的关键。
1.2.3 塑造护士形象,侧重护理实效 临床护理人员应注意仪表、举止、言语等方面的职业素质,给予患者人文关爱和服务,让患者、家属满意,提高护士外在形象。
1.2.4 建立良好的沟通,增加信任度 要建立良好的沟通,就要做到四必:(1)必须知道说什么,就是要明确沟通的目的。(2)必须知道什么时候说,就是要掌握好沟通的时间。(3)必须知道对谁说,就是要明确沟通的对象。(4)必须知道怎么说,就是要掌握沟通的方法。
1.2.5 观看有关幻灯片,深化健康宣教 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经医师同意,向患者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如与疾病形成的相关因素、常见的身体状况、常规的检查流程、主要的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等(注意内容不针对某个患者,知识具有大众化、常规化的特点)。
1.3 判定指标及标准 (1)心理指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测量患者的焦虑值,测量时间为入院时、手术前各1次,由专人负责进行评定,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比较。(2)实施护理后比较平均手术前等待时间,采用预期标准住院日[3]。(3)采用心理学症状自评表SCL-90,对不同互动时间影响因子进行评分。(4)患者满意度采用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进行调查,分满意、较满意和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均采用Foxpro建立数据,运用Foxpro和SPSS统计软件进行处理。重复测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1 两组患者入院时及手术前焦虑情况比较(表1)
表1 两组患者入院时和手术前焦虑情况比较(分,±s)
表1 两组患者入院时和手术前焦虑情况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入院时 手术前试验组116 63.28±3.30 54.88±3.50 117 62.75±2.90 62.20±3.20对照组
由表1可见,对照组和试验组在入院时和手术前患者的焦虑有明显的差异。试验组患者的平均焦虑值明显降低。
2.2 两组患者术前等待时间比较(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前等待时间比较(d,±s)
表2 两组患者术前等待时间比较(d,±s)
组别 例数 术前等待时间116 2.85±1.35 117 3.96±1.24试验组对照组t值P 6.5371 0.0000值
由表2可见,试验组和对照组平均术前等待时间有明显差异。试验组患者的平均手术等待时间明显缩短。
2.3 试验组患者在不同训练时间SCL-90评分比较(表3)
表3 试验组患者不同互动时间SCL-90评分比较(分,±s)
表3 试验组患者不同互动时间SCL-90评分比较(分,±s)
互动时间术前例数 因子评分人际敏感 抑郁 焦虑 偏执0.0110 0.0150 0.0071 0.0039 1~2d术前3~4d t值P 56 1.75±0.52 1.86±0.65 1.79±0.56 1.69±0.49 60 1.51±0.48 1.58±0.57 1.52±0.50 1.43±0.46 2.5849 2.4708 2.7428 2.9477值
由表3可见,不同的训练时间患者在心理学自评量表因子评分的指标是不同的。训练时间越长心理因子影响值就越低。
2.4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比较(表4)
表4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例)
乳腺癌患者,从年龄结构看,大多是中年妇女,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位置,家庭负担大多数都比较重。通过亲情式护理减少了手术前等待时间,降低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减轻了患者的后顾之忧。
SCL-90作为临床的一种自我评定工具,已经广泛应用于心理健康调查、心理询问及各种人群的心理状态的问题的研究。近代心理生理学对慢性疼痛的研究发现,负性情绪直接影响下丘脑的内分泌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造成体液、激素、酶类的异常,导致内源性致痛物质增高,抑痛物质降低,使痛阈下降[4]。乳腺癌患者有时会出现疼痛,而疼痛不适又可导致或加重焦虑、忧郁心理[5],从而影响患者的身心状态。本文通过调查乳腺癌患者手术前不良的心理状态,得出试验组的患者各项因子明显低于对照组。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加患者对医护的信任度。患者和医护的关系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和护理的效果,因此,护士要充分理解患者,和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更加耐心、细致、热情,让患者感受到护士的关心和体贴,产生安全感、信赖感;护理人员大多数都为女性,乳腺癌患者也以女性居多(男性患者也有,但少见),女性和女性交流和沟通起来很方便,也很自然,从而很好的拉近了护患之间的距离,改善了患者术前不良的心理状态,为后续的治疗和护理奠定了基础;大量临床实践证明,高度信任感、良好的护患关系是一切心理治疗成功的保证[6]。医师、护士还必须怀有深切的同情心,以自己对癌症的乐观态度去影响患者。耐心给患者解释现代化的诊疗手段、可治程度及有关的成功治愈病例,使患者能客观的了解自己的境况,相信癌症并不可怕,是可以治愈的。
知情同意,减少患者的猜疑,避免不良心理状态的出现。对于手术患者,护士应向患者和家属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解除其思想顾虑,让已治愈患者现身说法,劝慰开导患者,消除紧张和恐惧情绪,增强患者的安全感,让上1例患者手术成功的经历,成为下1例手术患者的榜样,效果很好。如介绍患者和类似手术且已痊愈的妇女交谈,使其相信手术一定能成功。告知患者今后行乳房重建的可能,鼓励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手术。
亲情式护理,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护士每一点一滴的付出向患者解读着-护理这一职业的服务内涵。服务是要有硬件建设、技术、设备做前提保障的,服务归根结底还要回归到以人为本的“软建设”,亲情式护理感动着患者,深化“以患者为中心”,实施人性化护理,优化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减少患者伤痛。人的伤痛分两种,一种是肉体的,一种是心理的,几乎每个患者都要承担这双重的痛。而通过实施亲情式护理分散、驱走、消除这些人间之痛,使患者增加了战胜病魔的力量,减少了患者的伤痛。
医患关系更加和谐。亲情式护理的开展使医患关系更加和谐,护士通过为患者提供全方位整体护理服务,增进了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拉近了与患者的距离。患者和家属更加信任和依赖护士,遇到问题愿意告诉自己的责任护士以寻求帮助,护士对自己负责的患者更加用心,与患者建立了更加融洽和谐的关系。
[1] 阎成美,王艳华,黄丽婷.乳癌住院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10):19-20.
[2] 刘罗薇,樊倩红,黄丽萍,等.临床护理路径在甲状腺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现代护理,2007,13(13):1183-1184.
[3] 成翼娟,戴红霞,宁 宁,等.临床护理路径在膝关节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7):489-491.
[4] 王兴虹,丛 中主编.临床心理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86.
[5] 尚 琳.全程护理干预对乳腺肿块活检枪穿刺活检术患者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32):3389-3390.
[6] 曾 颖,杨卫东.乳腺癌病人的心理反应及护理[J].西南军医,2008,10(5):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