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家清 赵磊
(天津股权交易所,300457)
(第一作者为天津股权交易所副总裁)
2012年10月31日,天津滨海新区,声声锣响伴随着阵阵掌声和欢呼声,天交所第四十次挂牌仪式为这个金秋十月又带来了一批丰硕的果实。至此,天交所市场累计挂牌企业已达215家。
天交所,这个中国场外交易市场的勤劳耕耘者,不仅在收获着丰收的果实,还收获着新的“果园”:“十一”假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天交所山西长治代表处揭牌;10月19日,天交所与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约,共同设立天交所业务代表处。
仔细了解后不难发现,在天交所目前有派出机构的地区,如山西和湖南等地都有自己的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但为何当地企业仍愿意在天交所市场进行挂牌融资?
答案就在天交所4年创新发展的成果中。截至目前,与天交所签署合作协议的地区共计20个省45个市。天交所业务范围已经覆盖全国31省119市,形成了纵贯南北横穿东西的业务网络。各地政府纷纷与天交所建立合作,充分说明了天交所市场对中小微企业的融资、规范、孵化和培育功能,也彰显了天交所市场对各地实体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作为我国首家享受国务院先行先试政策的股权交易所,天交所于2008年9月在天津滨海新区正式成立,当之无愧地成为探索我国场外交易市场发展的先驱者。经过4年的创新发展,天交所始终将先驱者的优势保持并扩大,逐渐完成了从先驱者向领跑者的华丽蜕变,奠定了在我国场外交易市场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4年来,位于改革开放前沿天津滨海新区的天交易所依靠国务院政策支持,率先在国内探索公司制股权交易所的运营,彻底摒弃行政事业单位效率低、观念旧、内耗大等先天劣势,积极从市场需求出发,全力为市场服务,一切取自于市场进而再反哺市场,不断将市场规模稳步扩大,始终坚持“贴近市场需求创新,立足市场服务生存;借助市场机制发展,培育市场自治约束”的发展方针,从而走上了市场规模快速且稳步扩大的可持续发展良性轨道。
“要为在天津滨海新区设立全国性非上市公众公司股权交易市场创造条件”,这是《国务院关于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的批复》(国函[2008]26号)中的明确要求。天交所用4年的时间创造了这样的条件:公司制运营,市场化运作,借鉴国外先进交易制度,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场外交易市场监管体系 中国资本市场第三极的轮廓已初步显现,这也是天交所为贯彻国家战略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同时,自2008年9月诞生之日起,就深深打上了“市场化”烙印的天交所,随着4年来的规范运营发展,“市场化”已经成为天交所的夺目光环。天交所用4年的创新发展成果引领了中国场外交易市场的发展方向,并成为其他股权交易市场的借鉴模板。
贯彻国家战略,走市场化道路,这就是天交所业务扩张的密码箱。
中国资本市场的未来在哪里?
沪深股市历经20余年的发展,实现了帮助国企解困,助推民企发展,丰富社会投资渠道等历史任务。但无法掩盖的是,中国短短20余年的资本市场历史已经暴露出了诸多先天不足和后天弱点。尤其是融资功能变味和投资功能弱化让沪深市场备受诟病。
新任证监会领导上任以来,从IPO、分红、退市等环节多管齐下,已经为中国较高层次资本市场勾勒出未来的发展方向。更为重要的是,场外交易市场在新领导变革与创新的新思路下迎来了历史性发展机遇。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做好新时期的金融工作,要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
答案逐渐清晰。中国资本市场的未来在于服务实体经济,而实体经济又在哪?不仅仅在“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更在中国282个地级市、374个县级市、1642个县和2861个县级行政区之中。
天交所4年来始终把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主线,把资本市场的触角不仅延伸到全国的大中城市,更覆盖到22个省、71个市的田间地头。目前已经设立的5个派出机构由北向南依次在河北沧州、山东潍坊、山西长治、湖南岳阳和福建晋江贯穿了中国大地。
天交所的业务在不断扩张,市场发展日新月异,但不管到什么时候,天交所业务扩张和市场发展的唯一目标始终是服务于由广大中小微企业构成的实实在在的与民生,与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实体经济。
2012年1月19日,中国证监会新任领导亲临天交所调研指导。之后,以天交所为代表的场外交易市场日益得到来自于政府高层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支持。场外交易市场的又一个春天已经来临,天交所也将不会辜负方方面面的期望,再接再厉,锐意进取,不断收获更加丰盛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