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接受实习护生静脉穿刺操作的原因分析

2012-09-19 00:35:36王升英陈萌杨雪
中国医学创新 2012年27期
关键词:家属年龄护士

王升英 陈萌 杨雪

临床实习是护生学校教育的深化和延续,因此更侧重培养护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静脉穿刺作为最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是护生实习中学习的重点,然而在临床带教工作中,患者往往不愿意接受护生进行静脉穿刺操作,因此如何提高患者对护生静脉穿刺的接受率是目前的重点。笔者对本院患者愿意接受护生静脉穿刺操作的原因进行调查,以期提高实习护生带教的针对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2010年10月本院外科接受实习护生首次静脉穿刺的患者225名,接受实习护生二次静脉穿刺的患者87名。

1.2 方法 在患者接受实习护生静脉穿刺操作后,争得患者的理解及同意,由专门护理人员用自制表格对患者进行调查,请患者勾选或另写出其愿意接受护生行静脉穿刺的原因,收集问卷及患者的一般情况,对数据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患者的一般情况 首次接受静脉穿刺的患者中男151例,女74例,男:女为2.0:1;年龄最小13岁,最大87岁,平均35岁,其中年龄20岁以下12例,年龄20~40岁155例,年龄40~60岁44例,60岁以上14例;术前患者51例,术后患者174例,比例1:3.4。二次接受实习护生静脉穿刺的患者87名,其中男69名,女18名,男:女为3.8:1;年龄20岁以下6例,年龄20~40岁67例,年龄40~60岁11例,60岁以上3例;术前患者12例,术后患者75例。

2.2 患者首次接受护生静脉穿刺的原因 调查显示,患者接受实习护生首次静脉穿刺的前三位原因是:护生与患者沟通良好,护患关系和谐(89%),护生的工作态度严谨,基础工作认真(72%),带教老师经常表扬护生的工作(60%)。见表1。

表1 患者首次接受护生静脉穿刺的原因

2.3 患者愿意二次接受护生静脉穿刺的原因 护生真诚的道歉和解释,带教老师的沟通以及患者愿意再给护生一个机会。见表2。

表2 患者愿意二次接受护生静脉穿刺的原因

3 讨论

目前针对提高患者对实习护士进行静脉穿刺的接受率的研究,多集中在患者为何拒绝上,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出患者拒绝的原因,加以改进。然而调查中得出患者对医疗教学的不理解和实习护生本身固有的一些因素,在短时间内很难得到有效的改善,因此很难在短时间内有效地提高患者对于实习护生行静脉穿刺的接受率。为此,笔者从患者的角度进行了患者愿意接受实习护生行静脉穿刺的原因调查,并针对这些原因进行分析,得出针对性的改进意见,以期更好的提高患者对护生静脉穿刺的接受率。

3.1 加强沟通,建立护患桥梁 随着社会的进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在临床工作中不仅要求护士给患者提供生理上的护理,还要求护士给患者提供包括心理、社会方面的整体优质护理,要实现整体优质护理就需要护士与患者及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1]。因此在临床护生的带教过程中要十分重视培养护生的沟通能力,有效的沟通不仅使护士生更深入的了解患者的需求,更好的为患者提供临床服务,而且有利于增加患者对护生护理工作的理解、信任和支持,有利于维持和增进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于实习护生临床实践操作,尤其是有创操作的接受程度[2]。与患者拒绝护生静脉穿刺的原因不同,患者愿意接受护生静脉穿刺的原因中,护生的穿刺技术并不是患者接受护生穿刺的主要原因,而沟通更为重要。研究结果亦显示,患者更容易接受和其有良好沟通的护生进行操作,而不是十分关注护生的穿刺成功率。研究同时显示即便首次穿刺失败,只要存在良好的沟通,患者依旧愿意接受护生的穿刺。

因此临床带教老师应该十分重视教育和引导护生加强与患者沟通,在患者入院后,护生对患者要主动、热情,在日常的基础护理工作中多关心、照顾患者,尽量减轻患者家属的负担,在此基础上取得患者的信任。这样就为以后的工作铺垫了桥梁,患者就会乐意接受护生的护理。即使是操作失败患者也会鼓励和支持护生[3]。

3.2 重视临床基础操作 护生临床工作中的认真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患者对护生的认可度。从结果中分析对于基础护理工作做得好,认真自信的护生更容易被患者接受,这可能与患者从护生的基础工作中逐渐建立的对护生的信任有关。因此,在带教过程中要十分注重对于护生完成基础护理工作过程的监督和指导,使其能够按照标准的操作要求完成基础护理工作,这样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实习护生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患者对于实习护生的认可度,为实习护生进行静脉输液等有创操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3 选择合适患者 首次静脉穿刺的成功会有效地消除护生操作的紧张感,增强其自信心,进而提高其此后进行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因此带教老师应该根据自己的经验,结合患者病情、患者及家属的修养等进行挑选。本研究显示,愿意接受护生静脉穿刺的患者中男性的比例高于女性,年龄30~40岁的患者比例较其他年龄段高,提示可以把30~40岁的男性患者作为优先选择对象。此外,研究还显示手术后的患者更愿意接受护生静脉穿刺,分析其原因可能是术后患者心理压力相对术前减小,对护理工作的依赖性增强,加之与护生接触的时间更长,心理上的抵触感减低所致。因此可优先选择此类患者作为操作对象。

3.4 摆正心态,正确对待穿刺失败,及时补救 由于技术和心理因素,实习护生进行首次静脉穿刺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失败率。穿刺失败后护生的心理压力会明显加大,加上可能存在的患者及家属的不理解,护生可能会产生慌乱情绪及挫折感,表现出逃避倾向。如不能加以正确的引导和处理,则一方面会诱发或者加重患者及家属的不良情绪,另一方面会影响实习护生再次行静脉穿刺的信心及成功率。因此,带教老师要注重调整好实习护生的心态,穿刺前要给与鼓励并做好预警,穿刺失败后,要协助护生保持镇静,并指导护生做好穿刺失败后的应对措施,以获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认可。在本研究中,首次穿刺失败后,仍有38.67%的患者愿意接受护生进行第二次静脉穿刺,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护士真诚的道歉和解释(90%),其次是带教老师的及时沟通(61%),可见正确的对待穿刺失败及失败后护生和带教老师的正确处理将有助于患者更好的接受二次穿刺。

3.5 重视临床教学工作,对护生多鼓励少批评,提高护生的形象 本研究发现,在患者接受护生静脉穿刺的原因中带教老师的认可(60%)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因此,带教老师应放手给护生更多的动手机会,使实习护生的实际操作更加熟练,护生的熟练程度越高,患者就越放心,接收其静脉穿刺的可能就越大。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及时发现护生的优点和细小的进步,护士长和带教老师在患者面前多给予表扬、鼓励和肯定,增强护生的自信心,提高护生在患者心目中的威信,提高护生形象。同时对于护生存在的不足,单独给予指出,尽量不要伤及自尊心,树立正确的态度,督导其及时改正。

[1] 刘义兰,胡德英,王桂兰,等.临床护理教学中的伦理问题与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5):359.

[2] 董明芬,应爱武.换位思考在护生静脉输液技术带教中的应用[J].南方护理学报,2004,11(8):66-67.

[3] 龚梅.患者对实习护生进行静脉输液的态度调查[J].护理研究,2007,21(7B):1820.

猜你喜欢
家属年龄护士
最美护士
安徽医学(2022年10期)2022-11-12 02:41:18
变小的年龄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最美护士
安徽医学(2022年9期)2022-09-23 08:02:56
最美护士
安徽医学(2022年8期)2022-08-25 05:51:14
最美护士
安徽医学(2022年7期)2022-07-28 08:21:54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海峡姐妹(2020年3期)2020-04-21 09:28:12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今日农业(2019年11期)2019-08-15 00:56:32
TOO YOUNG TO LOCK UP?
年龄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