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旭东
支气管哮喘通常称之为哮喘病,是一种典型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导致支气管哮喘病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部分研究[1]认为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e,Cpn)感染是导致支气管哮喘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本文利用克拉霉素联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的治疗方案治疗支气管哮喘,其临床效果良好,现在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6月份至2011年12月份来我院就医符合入选条件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26例,有肺炎衣原体(Cpn)感染者78例,将其随机平均分为2组,即对照组和联合组分别63例。所有患者的临床诊断以及病情分级全部满足《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当中的诊断标准,基线评估主要包括X线胸片、病史、体检、呼吸功能检查以及哮喘症状控制评分。126例患者当中,男83例,女43例,年龄36~68岁,平均45.3岁。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症等方面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63例采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 50 μg/250 μg,2 次/d,10 d 为 1 个疗程;联合组63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克拉霉素,口服,15 mg/(d·kg),2次/d,10 d为1个疗程。观察并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1.3 疗效评价标准 (1)ACT通过回答有关哮喘症状和生活质量5个问题的评分进行综合判断,25分为控制、20~24分为部分控制、19分以下为未控制。疗效评价标准分4级评定;(2)临床控制:哮喘症状完全缓解,即使偶有轻度发作,不需用药即可缓解;显著改善:哮喘发作较治疗前明显减轻,FEV1增加25% ~35%改善:哮喘症状有所减轻,FEV1(或PEF)增加15% ~24%,β受体激动剂用量减少到原来的1/2;无效:临床症状和FEV1(或PEF)测定值无改善或反而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处理数据。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计分和肺功能的变化
2组患者在经过治疗之后,其临床症状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2组患者的肺功能以及哮喘控制测试表计分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支气管哮喘的用药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面的差异不显著,2组患者治疗之后的整体有效率的差异也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本研究应用的氟替卡松属ICS,沙美特罗属LABA。因此沙美特罗与氟替卡松联合治疗支气管哮喘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同时根据哮喘患者肺炎衣原体感染率较高的情况,本研究用克拉霉素与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的三联组合治疗哮喘,结果表明它们可以起到正协同作用,对肺功能及炎症的改善优于应用这两种药物组合方案。在治疗治疗支气管哮喘(尤其是有肺炎衣原体(Cpn)感染患者)方面,克拉霉素联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的治疗方案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1] Hrvacic B,Bosnjak B,Bosnar M,et al.Clarithromycin suppressesairway hyperresponsiveness and inflammation in mouse models ofasthma.Eur J Pharmacol,2009,616(1-3):236-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