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晓哲
目前,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有较高的发病率,成为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之一[1],尽管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感染和异常免疫反应参与了川崎病的发生发展,而并发冠脉损害常常导致患儿预后不良,因此寻找有助于早期诊断此病的特异性指标和预测是否合并冠脉损伤的预测因子,是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本文将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IL-8与川崎病患儿并发冠脉损害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川崎病患儿38例,诊断符合第三届国际川崎病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2],其中男21例,女17例,平均年龄(3.01±1.04)岁,定义为观测组,并根据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提示是否合并冠脉损害,以冠状动脉(CA)内径>3.0 mm,或CA/主动脉根部内径(AO)>0.2为CA扩张;CA内径>4.0 mm,或CA/AO>0.3为冠状动脉瘤[3]分为并发组和未并发组,各有12例和26例,另选取同期门诊体检健康儿童40例,其中男24例,女16例,平均年龄(2.89±1.14)岁。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抽取所有研究对象静脉血3 ml,离心后-80℃保存,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IL-8水平,采用比浊法坚持血清CRP。对所有患儿给予超声心动图检查,所有患儿给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和大剂量阿司匹林治疗。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观察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CRP和IL-8的比较。川崎病组患儿血清CRP和IL-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1。
表1 两组血清CRP和IL-8的比较
2.2 并发冠脉损害组和未并发组川崎病患儿血清CRP和IL-8的比较。川崎病并发冠脉损害的患儿有12例,其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未并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而血清IL-8在两组中并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并发冠脉损害组和未并发组川崎病患儿血清CRP和IL-8的比较
川崎病是以引起全身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为主要特点的全身血管性炎性综合征,而冠脉又是其最常见的损伤血管,导致患儿出现缺血性心脏病,严重影响患儿生存质量。已有研究表明,川崎病患儿机体存在异常免疫反应,其释放的炎性因子及其他细胞因子对川崎病及冠脉损伤有重要影响,其中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在其并发冠脉损害中的预测价值已被肯定[4],但IL-8及血清CRP在川崎病患儿中的水平及对患儿并发冠脉损害的影响尚无深入研究。IL-8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的细胞因子,对中性粒细胞有很强的趋化作用,并使之激活,而激活的中性粒细胞又可促进IL-8的分泌,两者相互作用,从而加剧血管内皮的炎性反应[5]。本研究表明,川崎病患儿血清IL-8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表明IL-8的确参与了川崎病的发生发展,但在并发和未并发冠脉损害的川崎病患儿中,IL-8的水平并没有统计学差异,表明IL-8对是否并发冠脉损伤并无预测价值。
CRP是在机体出现组织损伤及炎症时肝细胞合成的一种急性相蛋白,CRP能激活补体系统,清除外来病原体,增强细胞吞噬功能,可作为抗菌分子及炎症标志物。本研究表明,急性期川崎病患儿血清CRP显著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这可也能与NK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激活并释放大量的细胞因子,促进肝细胞合成CRP有关;本研究还发现,在并发冠脉损坏时血清CRP水平显著增加,与未并发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这与张永兰报道的相一致[6]。
综上所述,CRP和IL-8参与川崎病的发展,血清CRP与患儿并发冠脉损害关系密切,可作为预测是否合并冠脉损伤的预测性指标之一。
[1] 梁翊常.川崎病的冠状动脉损伤.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9,14(3):13.
[2] Rowley A H,Shulman S T.Kawasaki disease.In:Behrman R E,Kliegma R M,Arivin A M,J eds.Nelson textbook of pediatrics.16th ed.Philadelphia:W.B.Saunders,2000:725-727.
[3] 吴瑞萍,胡亚关,江载芳.实用儿科学.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8.
[4] Gupa M,Noel G T,Schaefer M,et al.Cytokine modulation with immune gamma-globulin in peripheral blood of normal children and its implications in Kawasaki disease treatment.J Clin Immunol,2001,21:193-19.
[5] Asano T,Ogawa S.Expression of IL-8 in Kawasaki disease.Clin Exp Immunol,2000,122:514-51.
[6] 张永兰,杜忠东.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的危险因素.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6,21(1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