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果糖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疗效观察

2012-09-12 11:34:58黄水香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29期
关键词:血氨肝性果糖

黄水香

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是急慢性肝病的严重并发症,由于肝功能损害严重及广泛的侧支循环形成,使来自肠道的毒物直接进入体循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代谢紊乱为特点并出现意识行为改变或昏迷的临床综合征。我科2009年10月至2011年11月用乳果糖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患者,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患者均为我肝病科住院患者,均符合肝性脑病诊断标准[1]。所有入选病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男23例,女7例;年龄30~70岁,平均44.6岁;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29~67岁,平均48.5岁;两组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禁蛋白饮食、保肝、积极去除诱因,降低血氨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乳果糖保留灌肠。操作方法:乳果糖100 ml加入0.9%生理盐水100 ml,温度38℃左右,倒入灌肠筒中,灌肠时协助患者取左侧屈膝卧位,排气后用液体石腊润滑肛管,嘱患者放松深呼吸,将肛管轻轻插入肛门20~30 cm,抵达结肠后打开止血钳,缓慢滴注灌肠液,使灌肠液充分抵达结肠脾曲。灌毕用卫生纸轻轻按揉肛门。对神志清楚患者尽量保留1 h以上。操作完毕后,协助患者穿好裤子,嘱患者右侧卧位,尽量延长灌肠液在肠道存留时间,保留时间越长,作用越好。护士应在床边陪伴,观察灌后反应并分散其注意力,使药液发挥最佳疗效。对照组:加用食醋30 ml加入0.9%生理盐水100 ml,操作方法同治疗组。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氨变化及临床疗效。

1.4 疗效标准 显效:血氨正常(<59 μmol/L),肝性脑病临床症状消失或改善Ⅰ级以上。有效:血氨比治疗前下降,但仍>59 μmol/L,症状改善明显或改善Ⅰ级以上。无效:血氨无变化或增高,症状加重。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临床疗效比较采用秩和检验,治疗前后血氨变化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19例,无效23例,有效率为61.7%;治疗组:显效为36例,有效15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85.0%。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氨变化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氨变化比较(±s,μmol/L)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氨变化比较(±s,μmol/L)

注:与对照组比较:△P <0.05(t值 =-3.534,P=0.000)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60 130.1±38.2 96.5±35.4治疗组60 142.6±39.8 65.7±28.9

3 讨论:临床上以乳果糖灌肠清除肠道有毒物质尤其是氨的产生及吸收是治疗的关键。乳果糖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酸性双糖,在小肠内被乳酸杆菌,厌氧菌,大肠杆菌等易分解为乳酸及醋酸,降低肠腔PH值,使肠腔酸性化,减少肠菌生长,并能与肠道内毒素结合排除体外,另则有渗透性腹泻,利于肠腔氨及含氨物质排泻。

综合上述,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用乳果糖保留灌肠,能有效降低血氨,是治疗肝性脑病有效办法。

[1]叶任高,陆再英,谢毅,等.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58-463.

猜你喜欢
血氨肝性果糖
轻微型肝性脑病的扩散张量成像研究
雪莲果低聚果糖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
中成药(2021年5期)2021-07-21 08:39:12
apri与血氨联合对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诊断价值评估
果糖基转移酶及低聚果糖生产研究进展
食品界(2019年8期)2019-10-07 12:27:36
高胆红素对干、湿化学法测定血氨的影响
瑞甘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研究
哈尔滨医药(2016年3期)2016-12-01 03:58:33
HPLC-ELSD法测定不同产地麦冬及山麦冬中的果糖
中成药(2016年4期)2016-05-17 06:07:50
血氨在肝硬化患者消化道状态的相关性研究
醒脑静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西南军医(2016年3期)2016-01-23 02:17:56
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诱因和预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