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焦化行业整合扬帆破浪

2012-09-11 02:14:42张辉
山西煤炭 2012年3期
关键词:焦炉煤气焦化焦炭

山西焦化行业整合扬帆破浪

《山西煤炭》:当前,山西焦化行业发展现状如何?焦化企业发展面临着怎样的严峻挑战?

潘云:山西作为主焦煤生产省份,储量在全国甚至世界都处于主要地位。改革开放以来,焦化行业快速发展,实现由小到大,并一跃成为山西的支柱产业。长期以来,山西焦炭产量分别占中国焦炭产量的40%和全球焦炭产量的18%,其中出口量占中国焦炭出口总量的80%和全球焦炭市场交易量的48%。但山西只是焦炭大省而并非焦炭强省。只注重“焦”而忽略了“化”,致使山西既造成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又带来环境污染,山西焦化企业多数挣扎在亏损的边缘。山西焦化产业布局分散,截至2011年10月,全省227户焦化企业分布在60余个县区内;产业集中度低,户均产能不到70万吨;产业技术水平低,炭化室高度4.3米及以下的焦炉占总产能的75.28%;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高,焦炉煤气多数用在制造化肥和发电等初级加工上,化产精深加工尚未形成规模。从历史上来看,山西一直在做焦化行业整合的工作。从技术角度讲,历经土焦、改良焦、小机焦、大机焦的整合之路,现已发展成为以机焦为主,尤其是大机焦占有很大比例。因此,山西焦化行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每个产业发展进程都会存在一定问题,焦化产业也不例外,主要表现在:一、焦化产业虽然成为重要产业,但在整个行业中,生产企业过于分散,大型企业比较少,产业集中度不高;二、企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三、焦为主,化为辅,这种传统的生产模式严重制约着行业发展。对此,焦化行业应着力打造大型企业,提高生产技术,提升管理水平,延伸产业链。国外资源型企业都是大集团,产业集中度不高就没有话语权。因此,焦化行业整合刻不容缓,迫在眉睫。

《山西煤炭》:如何看待山西省人民政府出台的《关于山西省焦化行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

潘云:《关于山西省焦化行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是山西省政府长期以来对焦化产业所制定的政策的延续。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山西省政府出台了“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其中就有《山西省焦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规划》在焦化的区域布点,产业提升及企业整合等方面都提出了具体要求。此次省政府在《关于山西省焦化行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11年底要淘汰落后产能2 000万吨,独立焦企保留150户。到2015年淘汰落后产能4 000万吨,保留独立焦企60户左右。其中,形成1 000万吨级特大型企业2户,500万吨级特大型企业5户。足见山西省政府在此次焦化行业整合中的信心和决心。其中所倡导的“关小上大、同业整合、上下联合、产业集聚、化产引领”五种整合模式和途径以及鼓励煤炭、钢铁、化工、机械企业等焦炭上下游产业去整合重组焦化企业,为山西焦化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可谓是政策及时,意义重大,具体来讲,一是促使焦化行业有效利用资源。全世界焦煤是非常稀缺的,那么,如何充分利用好这一资源,把作用发挥到极致,这是需要探讨的问题。二是焦化整合有利于改善环境。如焦炉煤气以前大部分被“点天灯”,通过整合,随着焦化企业生产水平的提高,焦炉煤气被有效利用。三是焦化整合有利于提升产业素质:一方面把企业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必须要有带头企业;另一方面,可以提升技术水平,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后,好多先进技术才可以得以运用。

《山西煤炭》:山西焦化行业整合与煤炭资源整合有哪些异同点?

潘云:山西焦化行业整合与煤炭资源整合的

相同点:一是按照产业发展要求,实行优进劣退,制定产业技术标准,使落后企业退出,焦化行业整合也得制定一定标准。这是煤炭资源整合和焦化行业整合都必须遵循的原则;二是采取的模式相同,无论是焦化行业整合还是煤炭行业整合,都是以市场整合为主,政府推动为辅。

二者不同点:一、煤炭整合时面临的一个很重要问题,即安全问题,因此,在整合过程中对安全关注和要求的比较多;而焦化整合强调的是环保问题和化产延伸问题。有没有能力解决环保问题和化产发展问题以及能否充分利用焦化资源成为焦化行业整合的关键。

《山西煤炭》:山西焦化行业整合主体应怎样确立?

潘云:焦化行业整合主体应符合三方面:产业技术水平、环境质量标准、化产延伸要求。对此,政府部门有一套标准体系。通过严格标准,确立淘汰对象。当前,山西省焦化企业民营和股份制占相当大的比例。不仅仅是国有企业把民营企业整合进去才叫股份制,不同国有企业主体一样也可以形成股份制度,称为现代企业制度。比方说可以吸收国家级的企业和外省企业,一样可以形成现代企业制度。股份制就是要形成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是由不同的利益主体形成的企业,每个利益主体按照自己的诉求来参与企业管理,最后使企业形成一种比较合理的决策构架。在焦化行业整合中,企业规模是一方面,关键还要看化产实力。政府就是要推动优势企业进行科学有效的兼并。但整合主体的确定不是哪个人说了算,必须按照标准来进行。

《山西煤炭》:在焦化产业市场不景气的状况下,山西如何科学实施焦化行业整合?

潘云:山西要化挑战为机遇,变绊脚石为垫脚石。市场不景气为焦化行业整合恰恰提供了良好契机,使之整合起来相对容易。煤炭整合也是以2008年金融危机为机遇的。同时,焦化产能目前也是相对过剩,即使政府不实施整合,市场也会促使一部分企业被淘汰。几年前山西焦化行业定的产能标准是8000万吨/年,全省实际产能达到1.2亿吨/年。从2003年后,焦化产能一直过剩。这次焦化行业整合,一方面是要培养大企业,另一方面,是要在企业管理制度上有所创新,构建现代企业制度。企业除了做大还要做强,但做大了未必就强,因为企业做大只是一个量的增加,而做强则包括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共同提升。在此其间,我们应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与煤炭资源整合相比,焦化行业国有企业占的比例较小,显得相对灵活,所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相对容易。

《山西煤炭》:山西焦化行业整合如何实现市场推动与政府引导相结合?

潘云:在焦化行业整合中,政府负责制定整合规则和激励机制,促使市场主体之间按规则进行有效结合。同时,政府对焦化企业给予大力支持,如对化产品精深加工给予贴息资金支持,并在土地、环境容量上给予政策倾斜。鼓励焦化企业建设焦炉煤气、煤焦油、粗苯等集中加工装置;鼓励有条件的区域将焦炉煤气化工合成烯烃或天然气。促进煤化工初级产品向精细化产品转变。

其实山西多年以来一直在进行资源产业整合。但这次焦化整合与原来不一样,原来只是按照标准进行淘汰,现在是在优胜劣汰的同时,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进行兼并重组,这更有利于整体焦化行业的发展,并促使焦化行业在原来的基础上再上一个台阶。

对于企业而言,从产业发展角度来讲,必须意识到国家对资源型产业要求越来越严格,要考虑化产和环保问题,要看到产业发展趋势。在市场建立初期,小企业是很容易生存的,而现在市场处于供大于求的阶段,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所以要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管理、技术和规模,要尽可能地把企业做大做强。因此,企业要善于找准自身优势,充分发挥优势,进行科学有效的兼并重组。如对于焦炉煤气生产企业,就应在考虑管道成本和气体输送的同时,采取就近原则,走强强联合之路。

《山西煤炭》:山西应如何实现“焦化并举,以化为主”?

潘云:这是大家一直探讨的问题。为什么焦化企业在化产方面做不起来?原因有三方面,一方面是企业没有规模,前期炼焦厂生产的焦炉煤气不足以支撑化产的原料需求。化产必须达到一定规模才能上项目,因为做化产必须有一定规模,没有规模,原料不充足,做化产是不划算的。二是技术、人才欠缺。焦化的化产路径非常多,国外如日本最多能从焦炉煤气中提炼270多种化产品,这需要更加专业的技术人员和生产设备。山西焦化行业在下一步发展中应注重这方面建设。山西的焦炭占全国焦炭总量的80%左右,因此,山西也应该搞好相关配套产业的技术研发和设备研制。这样可以促进化产的发展,也能带动焦化产业的发展。整合中企业要根据自身实际,使化产和焦炉相配套,切忌盲目上项目,求规模,造成资源和资本的浪费。所以,以化为主就是整合完后要解决集中度原料供应的问题,让化产能形成合理的经济规模。三是鼓励企业技术研发和设备研制。焦化行业最终的附加值提升应该集中在化产上面。焦炉煤气、焦炉油这些深加工产品能使资源充分利用,提升价格,减少污染。

《山西煤炭》:焦化行业整合之后,整合主体应做的工作有哪些?

潘云:焦化行业整合之后,整合主体一是要确立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二是根据发展方向来适度地整合相应的企业,而不是随意整合;三是确立兼并企业后,尽快地把兼并工作做完,把善后工作做好,使生产迅速步入正轨;四是要瞄准发展方向,尽可能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五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整合完后不同的企业主体,要尽快地在管理水平上做文章,建立相应的现代企业制度,有效调节利益分配模式。

此外,在实施煤电一体化的同时,也应加大煤焦化一体化,形成大企业、大集团。

摄影:康建炜

编辑:肖 惠

人物简介

潘云,男,1963年出生,山西朔州人。中共党员。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硕士。现任山西省社会科学院院党组成员、副院长。1996年被评为山西省首届软科学专家。2003年被省委组织部聘为科技专家咨询服务团成员、被省人大财经委聘为高级咨询专家,任山西省社会科学院首席专家。2004年被省政府聘为决策咨询委员会咨询专家。2005年被评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07年被评为中共山西省委联系的高级专家。

主要研究领域:区域经济和农村经济。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三项;主持省部级以上重点课题40余项。参与农业部课题《农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研究》获农业部软科学研究三等奖。出版专著30多部,发表论文60余篇。

book=10,ebook=3

猜你喜欢
焦炉煤气焦化焦炭
山西运城建设焦炉煤气综合利用项目
四川化工(2022年1期)2022-03-12 04:25:34
陕焦化工焦炉煤气综合利用技改项目开工
四川化工(2022年1期)2022-03-12 04:22:34
2020年我国累计出口焦炭349万t
焦炉煤气生产LNG余气制氢工艺及问题讨论
不停输带压开孔封堵技术在焦炉煤气负压管道检修中的应用
昆钢科技(2021年6期)2021-03-09 06:10:26
焦炭塔鼓胀变形合于使用评价
一种O-A-A-O工艺在焦化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昆钢科技(2020年6期)2020-03-29 06:39:44
不同焦钢比下未来7亿t粗钢对焦炭需求的预测(按照全国焦炭产量计算)
煤化工(2019年3期)2019-08-06 02:30:14
“绿豆军团”成长记
高炉喷吹焦化除尘灰生产实践
山东冶金(2019年1期)2019-03-30 01:3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