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登林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汊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扬州 225127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使得胃炎发病率逐渐上升,人们对胃炎没有引起重视,久而久之胃炎就变成了慢性胃炎。在临床上慢性胃炎属于多发病、常见病,其主要是由于多种原因而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慢性胃炎在中医学中被称之为“胃脘痛”或“胃痛”。而进行临床治疗时若采取单纯西药进行治疗,其具有很大的副作用以及复发率较高,因此,采用中药实施调理性的治疗,可取得良好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选取我社区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62例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其中男36例,女26例,年龄18~70岁。患者经过内镜检查显示:伴有胆汁反流25例,胃内糜烂并伴发胆汁反流12例,胃内糜烂15例,胃内出现水肿红斑10例。选取的62例患者均无特异性病症表现。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2例采取中药治疗法,对照组30例采用西医治疗。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治愈:在服用药物2周后患者的临床病症完全消失,且无复发;有效:在服用药物2周后患者的消化道症状基本消失且病情未加重,在治疗后3个月之内未复发;无效:病症没有明显改善或者病情加重。
在对本组资料进行处理时采用SPSS 13.0 统计学软件,使用±s)对计量资料进行表示,采用χ2对计数数据进行检验。2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治疗方法:治疗的目的是用温中泻热、养血活血、补中益气法。因此采取“黄芪加上六君子汤”。组方为:药用黄芪 30g、人参 12g、炙甘草 5g、陈皮10g、法半夏 8g、白术 12g、大枣 12g、茯苓9g、生姜 9g。如果患者是以热症为主,需添加蛇床子9g、半枝莲12g、蒲公英15g,另外可根据病情添加疏肝散辅助治疗;如果患者以血瘀凝滞为主,需添加蜥蜴、伍丹,另外可根据病情添加失笑散。对照组治疗方法:治疗主要采用西医治疗,10mg多潘立酮,3次/d,需餐前30min以口服;0.75g胃复胶囊,3次/d;0.2g西咪替丁,3次/d。患者在服药期间需禁食腌卤、生冷及酒类。2组患者的疗程均为2周,在进行1个疗程后行疗效统计。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n(%)]
在中国古典医学上,一般将慢性胃炎称为“胃脘痛”或“胃痛”;而中医理论将胃痛的发病原因归结于肝气郁结、脾胃虚寒以及病邪犯胃。若采取西药治疗,其可在短时间内起到显著疗效,但是药物的副作用较大且易于复发。而在本文的临床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均采用纯中药治疗,且辅助使用特效药,进而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且降低该病的临床复发率。
胃脘痛主要以热症为主,其病症为:胃胀、胃脘灼痛、舌色较红、苔黄、口苦涩粘腻等。中医辩证分析其病机为:湿热中阻、郁怒伤肝、脾胃不和等。因而治疗的目的主要是以清热化湿、和胃止痛、疏肝解郁为主[1]。在治疗方药中需添加蛇床子、半枝莲、蒲公英为主药,另外根据病症进行加减疏肝散进行临床治疗。
一般慢性胃炎的主要临床症状为舌质有暗沉或瘀斑、胃疼如针扎且无固定痛处,其脉象沉弦而细涩。经中医论证其病变主要由于瘀滞不通,而不通则痛,而对于慢性胃炎病症,病症时间越久,其瘀滞现象就越是严重[2]。因此,临床治疗需从“瘀”进行论治。因而在方药中添加了蜥蜴作为特效药并联合失笑散进行加减治疗。
若患者的病症以“虚”为主,而其临床症状体现为:神疲乏力、隐隐胃痛、舌质淡、太白腻、面色萎黄以及脉象虚弱等。在我国古代医学认为其主要是由于脾脏虚弱则外邪内阻,进而引起气血郁滞,其升降功能失司,最终导致脾脏运化功能失常。因而中医治疗原则为标本兼顾,寓补于消,振奋脾胃,进而上下气机能够顺畅,促进淤血畅通。在中医治疗中主要以黄芪为主药并配上六君子汤,同时在治疗过程中依据患者病情进行适当加减药量。
[1]谢天佑,陈永样.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体会[J].甘肃中医,2011,24(3):62-63.
[2]田晓军.中药治疗慢性胃炎62例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