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财产公开关涉国家形象竞争
官员财产公开制度是一个令人疲惫且不无挫折感的话题。关于它的必要性以及价值、意义已经说得太多,而在制度建设方面的实际进步实在太少。
按照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的说法,我们进入了全球化时代;全球化的特征之一,是时间和空间都被压缩。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官员财产公开制度作为体制改革的一个重头剧目,必须上演。
以信息技术革命为基础的新传播,是一种全球相互沟通的大传播。它的传播力量穿越了传统上以为不可逾越的界线,从而使政府原有的管控力量变小。当然,新技术对于使用者有赋权作用。那么,新技术也会赋权于公共财政制度以及其他监管制度,从而有利于官员财产公开制度的建设吗?
第一个方面是,在制度建设方面做出公开承诺,提供路线图,并且按照路线图逐年公开检讨进程,接受公众监督。
第二个方面是,在职官员现在就做出公开承诺,支持官员财产公开制度的建设,承诺自己仅在合法范围内获得收入,不贪污,不受贿,不将财产转移国外。同时承诺,接受公众对其个人财产方面的质疑,并愿意对质疑做出公开回应和解释。
“示范”与“吸引效仿”是新传播时代的新型权力运行方式,它要求信息公开。官员的财产多少,固然是信息,官员的守法意愿和承诺也同样是信息。公开这些信息,是建立政府公信力的不二之选。如果连承诺都不愿意做出,政府流失的不是粉丝,是公信力。
(文/郭巍青据财新网)
book=368,ebook=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