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报告曝光反制大陆新武器

2012-09-04 15:36:00
环球时报 2012-09-04
关键词:战力中国时报电磁脉冲

本报特约记者林 海 罗山爱

继台“国防部”日前公布所谓大陆军力报告后,台军五年一度的“兵力整建计划报告”也于上周送交“立法院”。两项报告均渲染大陆对台导弹和网络战威胁,并给出了应对办法,那就是借助电磁脉冲武器、无人机等所谓的台军优势项目进行反制。

台湾《中国时报》3日引用台“国防部”的报告称,针对大陆军事威胁,台军方已将发展“不对称战力”列为“未来5年兵力整建目标”。报告称,台军发展“不对称战力”的三项重点,即重点发展“岸置机动远程精准打击火力”及“区域效应武器”;建构“多功能无人飞行载具”(UAV)以及具备滩岸打击能力的攻击直升机;建置全频电子侦搜、电子反制系统及网络侦搜与攻击。

《中国时报》的分析称,由于携带传统弹头的弹道导弹杀伤面积有限,除非数量惊人,否则很难产生“区域效应”;台军发展所谓的“区域效应武器”,应是指非核电磁脉冲武器(EMP),也就是利用非核爆电磁脉冲攻击,造成“敌军”大区域电路和网络中断,进而造成指挥系统瘫痪。在岛内,台军把EMP也叫“电磁魔鬼”。据称,号称台军“科技大本营”的“中山科学研究院”(中科院)早在本世纪初牵头实施所谓“脉护计划”(即防电磁脉冲攻击项目)的同时,同步推进相关进攻性EMP武器的研究,并在此方面获得过“特殊国家”(最大可能是美国)的协助。

另据台湾《自由时报》3日报道,台军的无人机也由“中科院”研制,目前已交付陆军32架,全部都在台东太麻里训练场进行组合训练,以侦察为主要功能。据透露,台军在发展无人攻击机上,是以美军“掠夺者”无人攻击机为目标。

有大陆军事专家认为,台军同时抛出“大陆威胁论”和“有效应对论”这一让外人看来十分矛盾的论述,主要目的就是掩护台年度“国防预算”报告在“立法院”过关。据介绍,台“立法院”第8届第2会期3日开始报到,随即将开始审议各项法案,其中就包括往往遭受诘难最多、审理时间最长的“国防预算”。也因为此,台军往往都会赶在9月份“立法院”会期前对外公布相关外在威胁和整军备战情况,像2010年、2011年就分别在8月底和7月底公布年度大陆军力报告,为的就是以借舆论造势来争取“立委”支持,但无人机频频出事,电磁战更是“看不见摸不着”,也令外界的质疑持续增加。▲

猜你喜欢
战力中国时报电磁脉冲
近代在津英文报纸中的天津形象研究
未来“大杀手”:电磁脉冲武器
军事文摘(2021年22期)2022-01-18 06:22:10
强电磁脉冲下柴油发动机系统薄弱环节识别
“立委”日历
环球时报(2019-01-21)2019-01-21 04:24:22
发鸡排
环球时报(2018-12-03)2018-12-03 04:22:53
恐龙的战力指数
一种用于电磁脉冲定向辐射的TEM天线设计
PIN二极管限幅器的电磁脉冲损伤特性试验
台湾《中国时报》谁是马英九的接班人?
小康(2014年4期)2015-01-29 01:1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