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开展“反邪教”斗争探析

2012-09-04 04:50:10刘艳,刘乃刚
经济研究导刊 2012年21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斗争

刘艳,刘乃刚

摘要: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的成就,农村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然而在农村、特别是经济文化落后的偏远地区邪教依然存在,并影响着、腐蚀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邪教的存在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和目标是背道而驰的,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邪教对新农村建设的危害性,应该研究和认识在新形势下农村反邪教的特点和重点,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彻底战胜邪教。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反邪教”;斗争

中图分类号:F320.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1-0043-0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这一规划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的历史任务。“十一五”以来,中国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农村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连年获得好收成广大农民收入增加,生活明显改善。2011年,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进一步提出了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要求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完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機制,加大强农惠农力度,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然而,全国农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奋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邪教在部分落后的农村依然存在,邪教作为农业发展、农村进步的一大毒瘤,却吞噬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者的心智,破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威胁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

一、反邪教斗争是新时期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

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进步的新农村,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这要求我们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广大的村民生活水平;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民;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繁荣农村文化事业;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造的社会风气,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社会氛围。然而由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特别是由于经济文化发展比较落后,封建残留思想没有完全彻底的肃清,封建迷信现象盛行,农村比较容易成为邪教存活发展的沃土。邪教宣扬腐朽、没落的文化垃圾,直接干扰和破坏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有些农村地区,邪教已然成为农业发展、农村进步的一大毒瘤,吞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者的心智,破坏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威胁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在农村大力开展学习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活动,用马克思主义先进意识形态教育广大农民群众;坚持开展反邪教斗争。

二、新时期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反邪教”斗争的新特点

1.新时期反邪教斗争更具复杂性。经过前一个时期的努力,特别是随着“十一五”以来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对“法轮功”为首恶的邪教势力的斗争已取得很大胜利,我们已经掌握着国内反邪教斗争的主动性,广大群众已经认识到“法轮功”等邪恶本质。我们更应该看到农村、特别是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偏远农村,由于种种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比较深厚,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比较低,比较容易成为受邪教组织引诱的对象,特别是老人和青年,容易成为潜在的邪教高危人群。部分邪教残存势力仍可能变换花样寻仇复乱,卷土重来,不仅以原有的方式进行煽动和发难,采用网络等现代技术和隐蔽手段,妄想制造轰动事件,新时期新农村反邪教斗争更具复杂性。

2.新时期反邪教斗争更具艰巨性。目前,扫清农村残余势力任务依然艰巨。邪教人员组成的复杂性,也加大了反邪教工作的艰巨性。农村的涉教人员,既有缺乏文化知识的普通农民,也有部分有一定文化的人群;既有失去生活自主能力的残疾人和弱势群体,也有家境较好却对个人和社会耿耿于怀者;甚至还有少数农村干部,为了谋取私利,成为邪教的俘虏。

3.新时期反邪教组织国际化。邪教组织国际化,进一步加大了反邪教任务的艰巨性。当前,在国内被打垮的“法轮功”等邪教组织和境外的反华势力、邪教组织相勾结,内外呼应,将邪教问题政治化、国际化,并且利用网络等先进的科技手段进行非法活动,使我们的反邪教斗争更加困难。因此,我们还应该不断提高反邪教的水平,加强国际合作,争取世界各国人民和海外华人的支持。

三、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彻底战胜邪教

“十二五”时期,在党的领导下,大力加强农村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才能从根本上彻底铲除邪教的根源,取得反邪教的全面胜利。

1.促进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为反邪教奠定物质基础。大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广大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经济基础,为战胜邪教奠定经济基础。按照“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完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加大强农惠农力度,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按照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加快推进农村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认真总结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经验,积极探索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新途径。

2.加快农村科技人才建设,大力倡导科学精神,反对封建迷信。新农村建设人才是关键,反邪教斗争,科技人才是重要的核心力量。农村科技工作者是新农村建设科学技术发展和创新的主体,也是弘扬当代中国科学精神的主体。人们之所以有相信鬼神、封建迷信等守旧思想,甚至一些有知识的人也被邪教所蒙蔽,与人们的认识有关,更与广大人民群众缺乏科学精神更有关。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开展反邪教斗争需要大量具有科学精神和科学素质的新农民,首先要加强农村科技工作队伍建设,依靠科技工作者实践和传播科学精神。其次加强城乡科普设施和阵地建设,提高大众的科学意识和素质。深化科普村村通宣传栏,进一步推进农村的“一站、一栏、一员”建设。最后鼓励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活动。号召有志青年深入农村,号召知识文化下乡,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以提高广大村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营造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引导人们朝向科学无神论的思想上发展。

3.切实重视人文关怀,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切实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目前中国正处于转型时期,人们的思想文化观念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面对快速变化的社会形势,社会人文关怀需求不断提高,老年人希望被重视、中年人希望减轻压力、青年人需要解除迷惘,这都会促使人们寻找伦理性的社会关怀。正当的社会关怀得不到,欺骗性的关怀就会趁虚而入,邪教教义就是这种欺骗性的关怀。重视人文关怀是防止人们被邪教吸引的重要手段,需要我们既要倡导科学精神,也要倡导人文精神,重视人文关怀。关注弱势群体的需要,把人文关怀落实于最急迫之处,切实解决群众面临的实际问题。“十二五”期间,中国将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全面提高财政保障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和均衡发展水平,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积极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建立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向农民提供安全价廉可及的基本医疗服务。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应着重推进社会保障机制的完善,以缓解弱势群体因经济困顿而引起的无助、失望、悲观的心理。特别要注重医疗保险制度、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保证老人老有所学、老有所樂、老有所为。动员和依靠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积极开展形式多样、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活动,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证。

4.贴进农村现实,贴近群众生活,以“三下乡”活动为载体,不断增强反邪教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和体育设施建设,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文化基础和前提条件,也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反邪教工作必须贴近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提高“三下乡”活动目的性,针对农民、社区离退休人员和青少年等重点人群对强身健体、医疗卫生、心理健康、科学知识等方面的需求,大力加强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法律等方面知识的宣传普及,把反邪教工作融入到日常社区和农村的服务工作之中,切实提高广大公众对各种迷信、伪科学和邪教的辨别能力。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演出的形式进行反邪教的宣传教育,寓教于乐,倡导“科学以人为本,享受健康人生”的生活理念,拓宽反邪教工作的渠道、营造反邪教的社会氛围,正面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拒绝邪教。

参考文献:

[1]郭安.当代世界邪教和反邪教[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0.

[2]刘良海.宗教、邪教、迷信[M].济南:济南出版社,2000:9.

[3]中共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2.

[4]李云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什么[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7.

[5]郭玲.抓住焦点问题,做好思想工作[J].经济论坛,2001,(5).

[6]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Z],2011-03-17.[责任编辑 刘娇娇]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新农村斗争
朱允炆和叔叔们的斗争(下)
正当防卫正当斗争
商周刊(2018年22期)2018-11-02 06:05:38
与谎言斗争到底
关于优化农村治理模式的思考
世纪桥(2016年9期)2016-10-12 22:07:22
关于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
新农村背景下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策略分析
农村公路建设意义重大 问题尚需解决
科技视界(2015年27期)2015-10-08 15:02:27
浅谈当前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社会治安问题及解决对策
论毛泽东关于农民问题的理论对现实启示
世纪桥(2014年6期)2014-11-28 02:18:57
穿越时空的设问——观看话剧《这是最后的斗争》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