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家庭管理中的作用

2012-08-16 01:53:24崔玉光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年24期
关键词:依从性血压高血压

崔玉光

高血压是世界高发的流行病之一。在我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血压发病率成上升趋势,调查显示每10年上升的速度达到25%[1]。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人数高达1.6亿。高血压病不仅发病率高,且常引起心、脑、肾等并发症,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2]。而我国居民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低[3]。据资料显示我国知道自己有高血压的人仅占患者总数的35%,进行治疗者26%,得到有效控制的仅为8%[4]。且发病人群逐步年轻化,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和生命的“无形杀手”。高血压还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如不合理治疗会引起严重的后果,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高血压患者的社区管理、家庭管理是我们需要研究和探讨的主要问题。本文对140例高血压患者住院期间进行了健康教育,并对出院后在家庭管理中的效果进行了观察。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我院心内科2010年6月~2011年6月收治高血压患者140例,其中男100例,女40例。年龄50~81岁,平均(66.57±8.52)岁。所选患者均符合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对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无并发症,病程超过1年。

1.2 方法 建立档案,对本组高血压患者进行登记,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主要病史、家族史、患病时间、嗜好、用药情况、联系电话等内容以备查询及健康指导。

1.3 健康教育措施 运用现代护理理念,以优质护理服务为核心,以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为护理工作目标。按护理程序对高血压患者的心理、行为进行正确的评估,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健康教育。

1.3.1 健康指导 首先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采用一对一的方式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患者对疾病和治疗的认知情况和患者所担心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采用认知重建,进行心理疏导。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包括高血压病的基础知识、饮食和运动知识、自我保健知识及高血压的危害等,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

1.3.2 行为干预 (1)合理膳食。告知高血压患者家属需要改变原有烹调食物的方式,必须长期坚持少盐(每日5 g)、少糖分和少油脂的习惯,控制脂肪及能量的摄入,多食含钾、钙丰富的食物,适量补充蛋白质,多食新鲜蔬菜、水果。(2)适量运动。运动除了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胆固醇的生成外,还能防止肌肉、骨骼与关节僵硬的发生。运动能增加食欲促进肠胃蠕动,预防便秘,改善睡眠。高血压患者要养成坚持运动的习惯,最好是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骑自行车和游泳等。(3)戒烟限酒。吸烟会导致高血压。研究证明,吸1支烟后心率每分钟增加5~20次,收缩压增加10~25 mmHg。与吸烟相比,饮酒对身体的利弊存在争议。但大量饮酒对身体肯定是有害的,高浓度的酒精能引起冠状动脉硬化,加重高血压。(4)按时服药。定时测量血压。高血压患者除了按时服药外,每天还要监测血压,每月至少1次到医院进行正规检查,这样有助于家人和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更好地协助治疗。

1.3.3 出院指导 出院时给予健康指导,除以上内容外还嘱咐患者注意休息,避免情绪变化,保持电话联系等。

1.4 评价标准 参考相关文献,自行设计调查表,内容包括:高血压相关知识认知水平、心理健康水平、生活行为方式、药物的依从性等4项内容,每项满分10分。分值越低说明各方面的能力越低。分别于患者住院时和健康教育后3个月进行问卷调查,各发放调查表140份,各回收140份,回收率均为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 t检验,检验水准 α =0.05。

2 结果

2.1 健康教育前后调查结果比较(表1)

表1 健康教育前后调查结果比较(分,±s)

表1 健康教育前后调查结果比较(分,±s)

项目 健康教育前 健康教育后 t值 P值1.72 ±0.40 4.70 ±0.44 59.2958 <0.001 1.27 ±0.39 4.69 ±0.39 73.3686 <0.001药物的依从性 1.89±0.45 4.73±0.46 52.2191 <0.001生活行为方式 1.96±0.42 4.74±0.45 53.4375 <0.001心理健康水平疾病认知水平

表1显示,健康教育后患者疾病认知水平、用药依从性、生活行为方式及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优于健康教育前,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2.2 健康教育前后患者血压情况比较(表2)

表2 健康教育前后患者血压情况比较(mmHg,±s)

表2 健康教育前后患者血压情况比较(mmHg,±s)

时间 例数 收缩压 舒张压<0.05 <0.05健康教育前健康教育后t′值P 140 155.0 ±12.32 98.00 ±8.20 140 128.21 ±9.62 80.33 ±6.20 20.1792 20.3378值

3 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终身性疾病,患者的日常行为方式、对疾病的认知和态度与其预后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健康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估的教育活动,其教育的核心是通过卫生知识的传播和行为干预,改变人们的不健康行为,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5]。本文对140例高血压住院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并于出院后3个月进行跟踪观察得出以下结论:(1)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使其能够自觉的管理疾病,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减少盐的摄入,合理适量的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按时服药、定期测量血压等。(2)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包括药物的依从性,锻炼和其他行为的依从性,改善了患者的健康状况,提高了生活质量,减少了看病住院的次数。综上所述,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及自我保健意识和保健能力,改变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及不良的生活方式,提高患者在家庭中自我管理疾病的能力,有效控制血压。

[1]陈丽萍,周万光,武俊华.中老年人高血压发病情况与伴随疾病的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8):1455 -1456.

[2]卢永红.黄蓝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职业与健康,2011,27(21):2517 -2519.

[3]张俊平.护理干预对社区高血压的效果评价[J].河北医药,2008,30(12):2022 -2023.

[4]高支玉.社区高血压的健康教育[J].才智,2009,22(19):292-293.

[5]黄津芳,刘玉莹主编.护理健康教育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28.

猜你喜欢
依从性血压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
西部医学(2021年10期)2021-10-28 08:25:50
稳住血压过好冬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华人时刊(2018年23期)2018-11-18 16:56:35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基层中医药(2018年4期)2018-08-29 01:25:58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基层中医药(2018年6期)2018-08-29 01:20:14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解放军健康(2017年5期)2017-08-01 06:27:34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中医干预治疗高血压4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