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闽
(龙岩技师学院 福建 龙岩 364000)
中职院校学生很多只具备初中毕业证书,学习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学习会计吃力。 刚入学时因为中考失利,没有进入高中学习,以为上大学是遥不可待事物。 尤其跟其他上高中同学比较,我们中职学生心理上往往觉得低人一等,而且中职学生学习负担轻,没有升学压力。 在学习和生活极有可能放松自己,放任自由。 在这种情况下中职学生需要得到教师和同学更多理解和关怀。 但是,他们也有自己优点:动手能力强,接受新事物快,具有强烈求知欲,进入社会有更大发展空间。 中职院校的教师抓住这个时期学生特点,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同样能培养出优秀毕业生。
中职学校理论学习结束后, 一般安排学生顶岗实习,但没有安排教师接触会计实物工作。 只有依赖教科书教学,大部教师高校毕业后直接走上教师工作岗位,缺少会计实践经历,本身实际操作能力较差。 有的教师虽然具有一定实践经验,但也只熟悉某一行业会计工作,并符合现代会计教学需要。
会计核算内容日新月益, 教师知识结构如不及时更新,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部分教师并非师资毕业生,对于《教学学》、《心理学》认识较少,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滞后。
目前会计课程考核体系仍然受传统思维方式影响,学生成绩评价多采用闭卷形式, 题型参照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题型,包括单选、多选、判断。 体现学生应试能力,难于评价学生的各项能力。 而且还助长学生死记硬背错误学习方法。 这种考核违背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观, 不能真实反映以能力为本位,不能体现课堂教学效果。
针对会计专业教学存在缺陷,怎样合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解决教学之间矛盾? 促进教学整体优化,提高教学效率,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 摆在我们面前一项紧迫问题。 下面就五个方面谈谈我在《会计学原理》专业课教学一些体会和想法。
《会计学原理》课程第三章复式记账运用,介绍:供应过程核算、生产过程核算、销售过程核算、财务成果核算、其他等。 现实会计教学很多采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只能通过教师讲解分析,缺乏直观性,枯燥课堂教学容易使学生精力分散,造成厌学情绪。尤其提不起学习兴趣。为改变这种现状,建议利用多媒体教学。
在实际教学中遇到难以理解概念、勾稽关系等重点知识及难点知识,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可达到传统教学所达不到教学效果。 例如:讲授第四章会计凭证、第五章会计账簿时,利用动漫课件,让学生在电脑上观看帐、证填制过程,在电脑上练习帐、证填制。 整个过程使学生感到新颖、生动、形象,提高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动力。 通过激发学习兴趣,有效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高。
会计教学关键是掌握工作方法,而上课讲授最有效手段就是演示及动手操作,合理、适时、适度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传统写作业都根据文字表达经济业务将会计分录写在空白作业纸上, 我建议采用通用记账凭证代替作业本格式,所有经济业务处理需填制摘要、会计科目、金额、合计、登记总账、登记明细账、填制报表。 完全按照实际工作要求进行作业练习,缩短与实际工作距离。
《会计学原理》是一门理论性与操作性紧密结合的课程,文字与语言表述很难使学生掌握好会计知识点之间相互联系。 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把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索”的现代化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机结合,做到一法为主,多法配合。 实际教学过程中采用教学方法有:直观教学法、角色教学法、扮演教学法、课堂讲授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图表列示教学法等。 其中我认为图表列示教学法综合各教学法优点,体现新课程现代教学方法。 具有过程简明、机动、灵活、适应性强,学生听课效率高等优点。例1:讲授第一章会计核算方法时,首先用编制口诀方法:会计核算方法七,设置科目属第一。复式记账最神秘,填审凭证不容易。登记账簿要仔细,成本核算讲效益。财产清查对账实,编制报表工作齐。其次图表列示法(见图1)
图1
例2 讲授第一章会计的对象时, 将文字时采用图表列示法(见图2)
图2
通过图表列示法,使学生对经济过程一目了然,加深印象。
在讲授第一章会计核算基本前提时,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关系是学生比较难掌握和理解的。 如何让学生能够尽快记忆和掌握两者关系呢? 首先文字说明: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法人)并非是对等概念,法律主体都是会计主体,而会计主体并非是法律主体。 会计主体可是独立法人,也可以是非法人,可以是一个企业,出可以是企业内部的某一个单位或企业中一个特定部分,可以是一个单一企业,也可是由几个企业组成企业集团。 其次将以上文字列表演示(见表1)。
表1
再次,在学生背诵基础上布置以下两题作业。
单选:一般来说,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关系( )
A)并非对等 B)相互一致 C)是不相关 D)相互一致
答案:(A)
多选:下列属于会计主体的是( )
A)母公司 B)车间 C)企业集团 D)销售部门
答案:(ABCD)
在开放教学环境中,通过深入浅出,化抽象为具体。 发挥学生创造性思维,遇到此类问题,自己可以归纳总结,增强其消化知识、运用知识能力。 还能训练科学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在比较研究中增长知识、才干。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记公式、记流程是非常重要的,如第三章复式记账运用三个需计算业务流程:1)供应过程材料采购成本计算;2)生产过程生产费用归集、分配、结转;3)销售过程主营业务成果计算. 把以上内容通过一个小节一个小节记忆,再组合成一个企业所有可能出现经济业务。 运用背诵及组合,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件轻松、自然、快乐的事。
图3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必不可少环节。 我认为应打破过去期末“一张试卷”定高低考试方法。 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一体、学习过程与考核过程一体化、采用多标准、多目标、多内容、多方式、多方法、多主体、多时段七多评价体系。 七结合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综合能力与动手能力相结合、职业标准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课堂表现与课堂测试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学生团队与课学考勤相结合、笔试与操作相结合等以此建立考核,优化评价。 传统评价与七多、七结合评价体系对照图(见图3)。
《会学原理》是一门重要专业课,内容繁多抽象,要求学生具有一定业务处理能力,我们过去一直强调学让学生掌握讲授过的内容,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掌握学习的方法。 给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才是我们中职技术学校会计专业教学追求目标。
[1]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改革实践与探索[D].山东商务职业学院2011年院级教研课题究成果(编号2011006).
[2]一体化教学模式下会计实训教学实践探讨[OL].中国劳动力市场网,2009-10-29.
[3]商业会计专业新型课程教学模式下探讨[A].全国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教学研究成果获奖论文展示.
[4]谈谈《电子技术基础》课堂教学中的一点体会[A].中国劳动力市场网,2009-11-3.
[5]葛军,主编.会计学原理[M].3 版.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