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美菊
(泰来县公路管理站)
公路行业基层职工教育的难点与对策思考
张美菊
(泰来县公路管理站)
现代化交通网络建设工程使机械化养护生产技能在公路养护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对直接从事公路养护的养路工技能要求越来越高。培养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具有创新精神的新型养路工队伍,是公路事业加快发展步伐的迫切需要,基层职教工作也由此面临着新的课题。从基层的角度分析了职工教育在实际工作中的难点及成因,对创新基层职工教育提出了思考对策。
公路;职工教育;难点;对策
(1)相当一部分基层领导对职工教育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削弱了基层职教工作的职能作用。一是在思想认识上职教与业务不同步,就职教抓职教、游离中心唱独角戏;二是在工作开展上职教与业务不同步,互不参与单打一;三是在考核机制上职教与业务不同步,各管各的“两张皮”。
(2)职工学习培训工作效果不明显,职工教育培训管理逐步弱化。学习培训流于形式,务虚不务实,削弱了基层职教工作机构的威信,同时也给基层职教工作带来了负面影响。
(3)基层职教工作方法与工作载体陈旧单一,缺乏工作思维和载体的创新,很多基层职教工作仍然固守原有的工作方式与方法,年复一年内容、形式的千篇一律,削弱了基层职教工作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这反映了基层职教工作的领导方式与工作载体急需改变,职教工作只有充满生机和活力,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着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
公路建设结构调整的新形势,迫切需要职教工作适应公路建设快速发展的时代要求,改进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因此,做好基层职工教育工作,要从以下四个方面予以创新。
(1)工作思维的创新。基层职教工作要在新的形势下得到发展,必须适应时代的需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换思维方式。
(2)工作领域的创新。职工教育是开发智力、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而检验职工教育对智力开发、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不在于学员掌握了多少理论知识,而在于他们是否具备实际应用理论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恰恰是职工教育所必须抓住的关键。因此必须以养路工的需求为导向,不断拓宽培训领域,建立养路工“个性化培训”的新机制。要以“缺什么、补什么”为原则,以受训者为中心,以激发受训者的主动性和提高受训者技能为目的,建立技能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创建“个性化培训”的新机制。一是因需施教。对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受训者的培训应各有侧重,采取不同的培训形式、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向。二是探索联合办学的途径。积极发挥职业技术学院、技师学院、高级技工学校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师资力量和规模优势,投入资金,对养路工进行业务进修和定期轮训的培训。三是要建立选拔优秀的技术骨干“走出去”进行重点培训的制度,培养自己的高技术能人,积累技术人才,逐步扩大技术能人队伍,为公路养护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人才。四是要发挥网络在基层职教工作中的作用,目前,网络已成为实现社会各项工作的一种新的手段,基层职工教育工作也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把工作延伸到网络之中去,利用先进科技手段把多层面的知识传播给员工,拓展员工的知识面。
(3)工作载体的创新。必须在实践中利用行之有效的工作载体,积极营造有利于职工教育培训的良好环境。一是必须找准职教工作与党政及业务工作的结合点和切入点,实现职教工作目标与全局工作目标的协调一致,即:从单一型转向复合型,把职工教育工作置身于促进养护事业的发展之中,置身于服从服务于本单位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之中,置身于推进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建设之中,使职教工作与其他各项工作达到管理同步、载体通用、资源共享,这样职工教育才能与实际工作更加紧密结合,才能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二是改革和完善对技能劳动者的评价体系。推进考评制度改革,实行行业与地方联合考核的模式,逐步建立统一标准、自主申报、联合考核、单位聘用的技能考评制度和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及职业知识水平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三是要建立和完善促进技能劳动者岗位成才的激励机制,给予技能劳动者成长和成才的丰厚土壤。要建立系统的培训、考核、使用和待遇相结合的教育培训体系,把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等技能劳动者纳入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总体目标和规划之中,对成长为高技能人才和有突出贡献的技能劳动者给予大张旗鼓的表彰和奖励,从各方面提高并认真的落实各项待遇,这样才能使职工教育培训得到应有的重视,从而发挥更大的作用。
(4)工作方法的创新。新时期、新形势对职教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若是以陈旧的方式、老套路抓职教工作,就会出现职教工作的平庸和僵局。一是要变更管理思路,确立“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坚持“专业对口与培训紧密结合”、“普及性技术与先进性技术结合”、“培训效益与经济效益结合”的原则,要把突出能力培养,作为职工教育培训的重点和落脚点,最大限度地关注人的问题,逐步拓宽养路工专业化成长的渠道,激发人的潜能,以求得超越式发展。二是要改进培训方法。要根据本行业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培训措施。在培训内容上,要有利于公路养护管理发展需要;在培训方法上,理论联系实际,要突出实用性技能教学;在培训体制上,要按岗位需要安排教学,形成教育培训、岗位技能、新技术应用相结合的培训体制。三是完善培训内容。要在员工技能培训的同时加强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的教育,注重员工基本素质的培养,夯实个人发展基础。要建立员工发展性评价机制,站在不同的层面上,从多个角度,用多把尺子去衡量员工的工作,使每位员工都有不同程度的成就感,都能够切实体验到自己的主体地位,从而建立起自信心和不断进步的欲望,最终实现单位发展和员工个人发展的互利双赢。
U415.1
C
1008-3383(2012)02-0107-01
2011-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