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明昕
(佳木斯市水政水资源管理办公室,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0)
佳木斯市位于三江平原的腹地,是黑龙江省主要产粮区,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护好粮食主产区的地下水资源显得尤为迫切。水资源信息化是践行治水新思路,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水资源信息化是履行水行政管理职能,加强水资源管理的需要,水资源信息化是加强总量控制,提高水资源配置与调度水平的需要,水资源信息化是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关键。
目前,建设佳木斯市水资源科学管理系统,具有较好的基础条件:①多年来积累了大量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统计和监测资料,完成了水资源评价、水功能区划、水资源规划等大量技术成果;②拥有研究员、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等一批专业技术人员;③国内各地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在理论和计算机技术上已得到广泛应用,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可借鉴。
我国水资源管理工作相对起步较晚,特别是地下水资源管理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左右,管理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存在诸多问题。目前的水资源管理手段与平台已经远落后于其它行业及时代的发展步伐。
对水资源管理来讲,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及工具,可以实现从基础的数据监测(如水量监测,水质监测,地下水位监测,排污量监测等),利用各种通信渠道(如无线电、红外线、计算机网络等),把实时监测的第一手数据传输到水资源信息监控中心。利用特定的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对数据进行科学合理的汇总、存储、统计、分析、计算等过程,提取有用信息,用于指导水资源的日常管理及科学分析工作。
因此,从技术手段及软硬件平台来讲,目前开发建设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水资源管理已经有一定的历程,积累了许许多多的实践经验以及第一手监测数据,为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水资源状态及水资源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数据支撑;其次,从建设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各外部条件来讲,目前都具有非常成熟的各种软硬件平台,有各种精确度要求的水量、水位、水质监测仪器,有成熟的信息传输平台,有能够优化存储与分析海量数据的数据库软件,有强大的计算机处理系统及各种GIS、RS、GPS等3S技术软件等等,为建设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提供了良好的技术保障;第三,随着水资源管理科学的发展,目前已经探索并积累了诸多的水资源分析、计算、管理、配置等模型,通过编制成相应的计算机软件,可以方便的应用到实际管理工作中,用于指导水资源管理工作;第四,目前已经有许多的机构、单位及企业在开始就此类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开发,有一些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
水利部近年来就水资源实时监控与管理及水务一体化管理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通过在几个城市进行的水资源实时监控与管理系统的试点建设工作,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为了与国家政策相一致,以及在日常的水务管理工作中能更科学、更方便、更高效的进行水务一体化管理。故,该项目的开展无论对做好当前佳木斯市水资源工作,或是整个水利工作,都具有现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将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当然,进行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建议,还存在一些面对解决的问题。例如,数据的统一存储需要集合各部门多年的数据,存在部门之间协调、数据统一等问题;信息管理系统的成功运行还涉及到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能力合作才能发挥其最大的效用;初期需要投入一定的软硬件设备投资、人力及物力等;数据资料的电子化问题也是早期建设的一个重要难点,等等。尽管存在上述一些问题,但是都不是不能解决的,只要各部门能够齐心协力,通力合作,建设个科学、合理、实用、稳定的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是一定可行的。
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工程建设是水利信息化的重要工作之一,是水资源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项目的实施,将为水资源保护、水资源调配以及水资源管理业务等多方面的工作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综合服务和技术支撑,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项目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利用计算机、数据库、网络等先进技术手段,及时、准确、快速地对水资源状况进行统计分析、评价,为实现水资源科学管理和优化调度做一个良好的基础信息平台,为水资源管理人员提供现代化的管理工具,提高工作效率;为领导决策和水资源优化配置调度方案比选提供有力的手段和方法,为社会各界了解佳木斯市水资源的状况、发展情况提供服务窗口。从而达到运用经济、法律、行政和科技等手段对水资源实施综合、统一管理,有效地提高佳木斯市水资源科学管理与决策水平,逐步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可持续利用的发展目标。
水资源科学管理系统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涉及水文水资源学、水力学、地下水动力学、优化决策、经济学、计算机及其软件开发、信息科学、地理信息系统等诸多学科及其联合运用。
系统的建设不仅能为水行政主管部门科学管理水资源提供一个良好的操作平台,帮助管理者优质高效地完成日常业务工作,也可以进行水资源评价、规划、供用水情况分析、需水用水预测、编制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和水量、水质统一调度计划,为有关部门和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对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都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