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思政”教学运行机制研究

2012-08-15 00:52:12姜琳琳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2年8期
关键词:大思大思政运行机制

姜琳琳

(徐州工程学院人文学院,江苏徐州 221000)

高校“大思政”教学运行机制研究

姜琳琳

(徐州工程学院人文学院,江苏徐州 221000)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大思政”教学理念的先进性逐渐显现出来,在进行高校“大思政”教学运行机制有效构建时,务必要注重了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重要意义,遵循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运行的实效原则、可行原则以及广泛原则,通过构建新型教学组织架构,建设“三位一体”的教师队伍,创设特色教学体系以及改革成绩考评体系等来实现高校“大思政”教学运行机制的贯彻实施。

大思政;思想政治;教学机制;措施研究

一、高校“大思政”教学运行机制有效贯彻执行的相关原则

(一)实效原则

近几年来,有些高校没有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纳入到实际的课程规划中,部分院校的思想政治活动实践一般是由学校的相关思政组织来组织实践的,在课余时间组织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具体的实践时间不计入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课时中,也不计入教师的具体工作量中。以上现象的出现会导致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实践与理论的背离,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遏制高校师生的活动参与积极性。

(二)可行原则

在高校中,对“大思政”实践教学专业课程的经费投入很少,这会直接阻碍“大思政”教学运行机制的贯彻实施,使得学校内部的教学实践基地不能被很好地开发利用,造成了相关教学资源的匮乏以及思政教学连贯的科学规范教育难以得到保证。

(三)广泛原则

在高校“大思政”教学运行机制的贯彻实施中,要将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作为一项正常的教学课程来开展,所有学生必须积极参与到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实践中。但是,大部分高校仅仅将其定位在社会实践领域,形式单一,内容简单粗略,使得思想教学不能有效地开展。所以,高校“大思政”教学的有效运行需要遵循广泛原则,将思想教学作为重要的高校课程组成部分,结合校内外资源的优化配置,重点开发学生思政教育的普及工作。

二、高校“大思政”教学运行机制贯彻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一)相关准则的实际操作性差

国家教育部以及中共中央宣传部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学课程开展的主管部门,其所提出的相关思政教学纲领文件是高校思想政治课有效开展的指导方针。但是,在实际的准则文件中,教育部以及中宣部仅仅对具体课程的课时、内容以及设置过程作出一些规定,却忽略了对思想政治教学实践环节制定相关的明文准则,这就给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教学活动的实施带来不利的影响。

(二)相关教学重要性的认知度低

大部分高校在开展思政教育时,一般都采取以理论为主、实践为辅的教学模式。大部分高校教师都注重通过了解学生理论知识水平的掌握程度来衡量相关的教学质量,仅仅把实践教学作为理论课程教学的一个补充分支。这就导致有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差,学习热情低。

(三)相关运行机制的规范程度低

在高校中,基于教学过程、方法、组织形式以及评价的“大思政”运行机制的科学可操作性的规范程度较低。正是由于高校大思政教学的不规范,导致了部分教师在机制运行过程中,存在一包到底的现象,造成机制运行目标不明确,要求不统一,考核标准也比较低,使得师生互动交流关系得不到有效发展,这将必然会影响“大思政”运行机制的贯彻实施。

(四)“大思政”自主创新意识缺失

高校“大思政”教学运行机制贯彻实施的终极目标是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其中强调了学生主体性地位的体现以及其创新意识的发掘。我国部分高校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模式单一,主要局限于常规性理论课程以及例行实践活动的开展,这就使得学生的自主创新受到了约束,创新意识也相应减退,因此,学生的个性化创新体验难以实现,从而阻碍高校“大思政”教育运行机制的贯彻实施。

(五)相关教育经费的投入少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开展受到层层阻碍,如教学资源被占用、教师配置不得当、人员缺失等等。这种状况很难保证“大思政”教学运行机制的贯彻实施,使思想政治教学的开展犹如纸上谈兵。

三、高校“大思政”教学运行机制贯彻执行的有效措施

(一)加强机制改革,构建新型教学组织

高校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把该门课程的有效开展提上日程,并充分贯彻相关政府部门的文件精神。在“大思政”教学运行机制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高校可以成立不同的思想政治部门小组,分领导抓管具体工作,各小组之间相互交流协作,运用相关机制,将思想政治课教学纳入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

(二)提升教师水平,优化队伍建设

高校应扩展思想政治实践的相关教师队伍,通过对高校班主任、辅导员的聘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解决之前的相关非专业人员的非专业教学的问题,从根本上提升教师对学生实践教学能力的把握,实现高校思想政理论教育与日常生活中的思想教育的有效结合。

(三)实施特色教学,加强思政感染力

在高校“大思政”教学运行机制的贯彻实施中,要做到教学内容的整合与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突出特色教学理念以及独立的教学环境。在思想政治实践教学中,通过相应教学实践平台的构建,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相应的实践能力。

(四)改革考评系统,提升激励效能

在高校“大思政”教学运行机制的贯彻实施中,所进行的绩效考核最能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相关教学活动。因此,高校考评系统的改革是“大思政”教学开展的一项重要环节。

在新形势下,我国高校“大思政”教学运行机制的具体实施过程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干扰。为此,应通过高校、教师、学生等相关方面的共同努力,积极改革创新,搞好高校“大思政”教学的运行工作,使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开展体现出其真实价值。

[1]杜伟伟.构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有效运行机制[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1(9).

[2]吕志.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施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政教育,2010(2).

[3]林孟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现场教学的理性思考[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

[4]麻朝晖.关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一些思考[J].丽水学院学报,2007,29(4).

[5]王国炎.思想政治理论课“大思政”教学改革与建设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10(5).

[6]王红芳.“大思政”视角下高职思政理论课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10).

[7]叶进.周宏彬.改革开放三十年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沿革与探微[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8]吴瑕.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设计的“信息效率”和“激励相容”[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5(1).

G641

A

1008-178X(2012)08-0132-02

2012-03-22

姜琳琳(1980-),女,江苏徐州人,徐州工程学院人文学院讲师,硕士,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大思大思政运行机制
同心协力 共建共享 深入学习《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
浅谈大思政视域下有机化学课程“金课”打造
云南化工(2020年11期)2021-01-14 00:51:16
“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7:12
网上公共服务平台运行机制评析
减刑、假释工作运行机制之重构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辅联动”育人机制探赜
学理论·下(2016年12期)2017-01-19 00:52:30
试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新课程研究(2016年1期)2016-12-01 05:52:15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大思政”式探索
求知导刊(2016年25期)2016-10-17 23:41:55
“大思政”背景下高职院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创新性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4期)2016-10-11 22: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