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课程教学模式构建探索

2012-08-15 00:52:12关中石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框架新课标领域

关中石

(1,东北师范大学,吉林长春 130024;2,长春市第四十五中学,吉林长春 130012)

初中美术课程教学模式构建探索

关中石1,2

(1,东北师范大学,吉林长春 130024;2,长春市第四十五中学,吉林长春 130012)

本文主要论述了初中美术课程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及构建依据,并讨论了教学模式总体框架和新课标下四大领域教学模式框架的构建。

模式;教育模式;教学模式;创造力;框架建构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框架和流动程序。古今中外出现了许多教育家,形成了宝贵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初中美术课程教学模式构建的意义,在于为广大初中美术教师特别是新上岗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一、初中美术课程教学模式构建的意义与依据

教学模式框架的构建,有利于备课和讲课,节省备课时间,提高备课效率;有利于发挥学生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有些专家反对教学模式化,当然是对的。模式与模式化有着本质的区别:模式反映课程的教学规律,模式是发展变化的;模式化则使模式僵化、泛化。应当强调的是,课程教学模式并不能代替教师的教学态度、知识水平、板书与语言表达等。

初中美术课程教学模式构建的依据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现实依据,即初中美术课程新课标、教材。初中美术课程新课标主要规定了四个方面的教学内容:欣赏评述领域,包括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的欣赏评述;设计应用领域,包括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造型表现领域,包括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进行造型体验;综合探索领域,包括综合性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综合解决问题。二是理论依据,主要有:内因起决定作用、外因起辅助作用的辩证法;教师主导作用、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理论;青少年心理学。

二、初中美术课程教学模式总体框架的构建

1.课前。观察生活,从各种途径获取知识,为美术课学习做准备。根据目前教改形势,素质教育还没有真正实现,如考试方式并没有改变,初中美术课程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忽视美术教学,而是应该尽自己的努力找到一条出路。在课前,要多观察生活,从各种途径获取相关知识,为美术课做准备。这样既可促进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又不让学生对学习美术产生负担,真正使美术成为素质教育的内容。

2.课上。教师启发,学生总结知识点;教师展示大量优秀作品,锻炼学生发散思维;学生操作实践,教师指导提升;学生展示作品,师生点评。教师启发,就是把简单的作品出示给学生,让学生很容易找到知识的重点、关键;教师展示优秀作品,可以提高学生创作水平。

3课后。扩展延伸,包括浏览教师汇总的同年级学生作品及网上相关作品与知识;学生把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如制作在节日里用的面具等。

教学模式总体框架实施提要如下:(1)教师启发讲话:本节课与以往知识相衔接的内容;本节课内容意义及相关背景情况。(2)讨论题目:着眼于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符合学生实际,具有一定的难度。(3)教师点评:有利于深入讨论题目;立足鼓励学生。(4)学生操作:要把操作环节交待清楚;巡视指导中要注意发现学习有困难的和有创造性的学生。(5)教师总结:要着眼于讨论和操作中的主要问题。

三、初中美术新课标四个领域的教学模式框架构建

初中美术新课标将教学内容进行了合理的划分,更利于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学习。

1.关于“欣赏·评述”领域教学模式框架的构建

(1)“欣赏·评述”领域。该领域是指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欣赏和评述,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除了通过欣赏获得审美感受之外,还应用语言、文字等表述自己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的感受、认识和理解。

(2)“欣赏·评述”课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引导学生概括欣赏程序(作者和时代背景、画面内容、价值意义)——学生阅读陈述欣赏材料(作者和时代背景、画面内容、价值意义)——师生讨论扩展知识——教师点评总结。

2.关于“设计·应用”领域教学模式框架的构建

(1)“设计·应用”领域。该领域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传递、交流信息,美化生活及环境,培养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领域。本学习领域中“设计”一词包括与学生生活有关的现代设计基础和传统工艺。

(2)“设计·应用”课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欣赏简单作品,引导学生了解制作工艺——欣赏典范作品,激发创作思维,构思设计——动手实践,教师指导——作品展示交流,师生点评总结。

3.关于“造型·表现”领域教学模式框架构建

(1)“造型·表现”领域。该领域是指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造型是具有广泛含义的概念,在本学习领域中指的是运用描绘、雕塑、拓印等手段和方法,创作视觉形象的艺术创作活动。表现则是通过美术创作活动来传达观念、情感和意义的过程。造型与表现是美术创造活动的两个方面,造型是表现的基础,表现是通过造型的过程和结果来实现的。本学习领域在低年级阶段强调感受、体验和游戏性,看、画、做、玩融为一体,模糊学科门类界线。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学习的深入,美术学科知识的轮廓将逐渐适度地显现。

(2)“造型·表现”课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观察分析,学生概括——示范讲解,加强理解——学生实践操作,教师巡视指导——作品展示,师生点评。

4.关于“综合·探索”领域教学模式框架构建

(1)“综合·探索”领域。该领域是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它分为三个层次:融美术各学习领域为一体;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综合;美术与现实社会相联系。三个层次之间又有着不同程度的交叉或重叠。

(2)“综合·探索”领域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创意设计示范,学生总结——优秀作品阐释,提高创意能力——学生创意设计制作——作品展示交流,师生点评。

[1]王伟.当代美国艺术教育研究[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

[2]滕守尧.艺术课程标准.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3]赵慧君,李春超.中外教育史[M].长春:吉林人发出版社,2004.

[4]杨小微.现代教学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5]常锐伦,李朴珉.中学美术教学[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

[6]杨玉厚.中国当代中小学教育教学模式述评[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7]尹少淳.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8]陆建中初中新课程课堂教学策略[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9]李永正.中小学美术教学评价[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G633

A

1008-178X(2012)01-0187-02

2011-09-15

关中石(1975-),女,吉林伊通人,硕士,长春市第四十五中学教师,从事美术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框架新课标领域
框架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趣味(语文)(2021年10期)2021-12-28 09:34:35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师道·教研(2021年2期)2021-03-28 02:20:53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广义框架的不相交性
领域·对峙
青年生活(2019年23期)2019-09-10 12:55:43
WTO框架下
法大研究生(2017年1期)2017-04-10 08:55:06
一种基于OpenStack的云应用开发框架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
初探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听力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