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英语专业精读课考试命题策略初探

2012-08-15 00:50:03宋晓茹李晓雨
长春大学学报 2012年12期
关键词:期末考试效度信度

宋晓茹,李晓雨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城建学院 外语系,长春 130111)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在我国从初中到大学的外语教学中都占有重要地位,更是我国高等教育入学考试的三大主科之一。而进入大学之后,如何继续提高学生学习和使用英语的能力,尤其是如何通过测试来评定学生的英语成绩和能力水平,则成为目前我国高校英语教师广泛研究的课题。但是在我国的独立学院中,针对英语专业精读课程考试命题策略的研究还处在初始阶段。与部属和省属高校相比,独立学院的发展在我国只有短短十余年的历史,而独立学院英语专业的历史相比之下则更短,因为某些独立学院根本不设立或者近些年才设立英语专业。从学生的英语水平上来讲,独立学院英语专业的学生和公立院校英语专业的学生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所以,适用于公立院校学生的试题未必适用于独立学院的学生。因此,作为独立学院英语专业的教学工作者,我们尝试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综合研究,探索出适合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考试的命题策略,从而通过科学的测试促进课堂教学,改善教学效果,逐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1 独立学院英语专业精读课考试命题策略研究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那么,为什么要针对独立学院英语专业的精读课程进行单独的考试命题策略研究呢?其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何在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精读课程作为一门综合英语课程,涵盖了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译”等各方面的内容,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和提高其语言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精读课的考试是一项针对英语这门语言进行的综合测试。因此,对精读课考试的命题必须遵循语言测试的一般规律,即要尽可能地遵循语言测试的原则,使试题在效度、信度、难易度和区分度等方面达到合理指标。

和所有的语言测试一样,独立学院英语专业精读课的期末考试作为一项测试,也必须遵循设计、开发语言测试的一般原则,即一致性原则和有用性原则。一致性原则指的是语言测试行为要与语言的实际使用情况相一致。有用性原则“在Bachman看来,……包括6个方面的特性,即:信度(reliability)+效度(validity)+真实性(authenticity)+交互性(interactiveness)+影响(impact)+可实践性(practicality)”[1]。其中,效度和信度是语言测试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两个概念和指标。

效度(validity)也称有效性,是英语测试的一个重要特征,它一般指是否测试了根据考试目的和性质要求所应测试的内容[2]。1955年Lee J.Cronbach和Paul E.Meehl在一篇题为《心理测试中的构念效度》(“Construct Validity in Psychological Tests”)的论文中首次提出了效度(validity)的概念。他们把效度划分为内容效度、构念效度、同期效度和预测效度四种。在国内,关于测试效度的研究通常包括结构效度(即构念效度)、内容效度、表面效度和同期效度四个方面[2]。信度也叫做“可靠性”,指的是测试成果的可信程度,也可定义为一致性(consistency)。信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再测信度、折半信度和复本信度。

精读课程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英语专业课程,其考试命题必须要尽可能地实现效度和信度的平衡,不能一味地追求高信度而忽略了测试的有效性,“只有能够准确测试它所希望测试的内容才具有效度”[3]。同时,试题的难易程度也要合理把握,并且要体现出显著的区分度(discrimination),要具备将成绩好的考生与成绩差的考生区分开来的能力。

目前,我们针对独立学院英语专业精读课考试命题策略的研究还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之所以要进行命题策略的研究是因为近几年来,在全面创建《综合英语》课程(即精读课)“院优课”和“省优课”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本课程的期末考试中曾出现大量考生不及格的现象,不及格率最高的一次甚至达到了25%。面对不及格率过高的压力和部分学生不知所措的现状,我们着手对该课程的考试命题进行系统研究并且已经初见成效:近三年的精读课期末考试中,学生的成绩基本都达到了正态分布,及格率也在显著提升。我们在英语测试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上积累了一些有益的材料,特别是试题库的创建已经初见规模,可以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实践基础。但是,因为实践经验较少,缺乏对学生和测试两方面的深刻理解和对独立学院外语测试理论与实践的专门研究,我们现在仍面临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中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和总结。

2 独立学院英语专业精读课考试命题策略的初步探讨

为了提升学生在期末考试中的及格率,实现效度、信度、难易度和区分度的合理分布,我们在题型的设计和考查内容方面进行了如下的探讨和总结。

(1)效度:考试内容侧重课内,学什么考什么,以使试题充分有效。独立学院的学生,英语基础都比较薄弱。因此,对学生英语基本功的夯实尤为重要和必要。所以,期末考试的考查内容侧重于对学生课内所学知识的考查,以保证试题具有较高的效度。在设计题型的时候首先要考虑对学生词汇知识的考查。这是一个无论低年级还是高年级的考试中都应该包含的题型。因为词汇作为构成语言的基本要素,其记忆和掌握也是衡量学生英语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但对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来说,词汇则是一切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中的基础,当然应该是我们专业测试的重点。所以经过我们反复实验,在精读课期末考试的试题中,我们将词汇考查题的分值定在全卷分值的10%——15%之间,主要目的是考查学生对教材中生词的掌握和熟练程度,旨在通过测试具有的反拨作用强化学生的英语基础。

精读课中第二个比较重要的题型是课文句子释义(Paraphrase),即用自己的话解释教材原文中的重要句子或段落,旨在考查学生对语言的灵活和交际性运用。这个题型对大多数学生来讲都是难度比较大的,但又和我们培养学生外语交际能力的目标密切相关,所以此题占试卷总分的15%或更多。但为了在开始适当降低此题难度,逐步引导学生适应这种最难题型。在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的考试中,采取选择正确答案的方式,给出两个或四个相似的答案,让学生从中选择正确的一项。这种设计是为了让学生有一个过渡,到大二上及以后,逐渐从量到难度予以增加,从而引导学生更好适应之后的非选择式、完全靠自己主观作答的英文释义题型。

(2)信度:创建《综合英语》试题库,以保证平行班学生成绩的较高一致性。为了实现精读课期末考试的较高信度,我们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建设《综合英语》课程的试题库。在题型的设计方面,大一和大二两个年级相对一致,大三和大四相对一致。任同一年级精读课教学的几位教师共同确定题型,每人负责若干个题型的试题录入。这样既能减轻每位教师的负担,又保证了每一套试题在难度上的相对一致,也能极大限度地降低试题间的重复率。然后经过教研室领导把关和使用考验再修订的三个步骤,将试题库基本确定。目前,试题库的创建已经完成并开始投入使用,收到了显著成效,每个班级该课程的期末考试成绩都已基本达到正态分布,试卷信度也较高。

(3)难易度:尽量贴近专四、专八考试,适当调整内容分布,以适合学生现有水平。虽然在英语基础和语言运用能力方面,独立学院英语专业的学生和公立院校英语专业的学生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但是在英语专业四级考试(TEM-4)和八级考试(TEM-8)面前,每一个英语专业的学生都要争取顺利通过。因此,不能因为自己的学生基础差,就无底线地降低对他们的要求。在精读课这门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课程中,期末考试的试题难度也要尽量贴近专四和专八考试,让学生尽快熟悉考试题型和适应试题难度,为他们在大二下学期和大四下学期的过级考试早做准备。比如在翻译题(Translation)的设计方面,可以加入20-30%左右的专四或专八模拟试题的内容;在写作(Composition)部分,可以直接使用专四或专八真题或模拟试题中的题目。

诚然,英语专业八级的试题难度对独立学院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讲确实略大了些。因此,在试题内容的选择方面需要进行适当调整。比如说,对刚刚升入三年级的学生来讲,专八模拟试题确实很难,我们在期末考试的阅读理解部分使用15%到25%的专四阅读试题,适当降低难度,给学生一个逐渐适应的阶段。再比如,大四上学期的期末考试中,如果全使用专八阅读题,恐怕难度过大,我们将其中两篇阅读材料中的两个问题换为难度较小问题,希望达到开始适当降低难度后来逐渐增加至8级水平的目的。

(4)区分度:课内、课外考查内容合理分布,以达到对不同学生的有效区分。精读课的期末考试中,来自课外的内容要占40%或者更多,因为光是考查课本的内容并不能有效地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绩水平。比如在考查语法和句子结构的选择题中,适当增加课外试题,才更能看出学生的语言功底和能力水平。而阅读理解题和写作题的设立以及内容的选择、难度的把握,更加应该全部来自课外。尤其是写作题,更是一面镜子,可以综合地直接地映照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可以将各类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效地区分开来。

3 初步成果

经过近6年的工作,我系英语专业精读课程组已经按照上述研究思路积累了题库,每个年级题库的套题数量从15到30套不等,基本覆盖了英语专业精读课程四个年级的课程大纲规定的所有必考的内容。而为编制套题积累的编制素材达100多篇部,电子素材数百万词。由于这些套题基本符合我们编制期末考试题的要求,所以我们在2010-2012年两年四个学期精读期末考试中,全部实现了教考分离,流水判卷,而且满足了每班都有个别90分以上者,每班都有个别不及格者的正态分布的分数要求。学生反映此成绩很客观,此考试不仅检查了他们的学习情况,而且促进了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这就使我们精读课程考试命题策略研究项目成功结项。

4 结语

综上所述,关于独立学院英语专业精读课程的考试命题策略研究,在现有理论和实践都相对缺乏的条件下,具有进行细致和深入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该课程的期末考试试题的研制,必须因地制宜,因学生而异,不能照抄照搬其他院校的现成经验。我们要不断总结课堂教学和考试的实践经验,制定出更适合独立学院学生的命题策略,同时也希望现有的探讨和建议能为其他独立学院的英语教学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借鉴。

[1]韩宝成.语言测试:理论、实践与发展[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32(1):47-52.

[2]焦玉琴.英语测试基础理论初探[J].肇庆学院学报,2011(2):63-66.

[3]百度文库.语言测试理论(Language Assessment)[EB/OL].[2012-04-20].http://wenku.baidu.com/view/03485b7201f69e3143329456.html.

猜你喜欢
期末考试效度信度
高二期末考试模拟卷(A卷)
向着期末考试,冲刺!
期末考试
《广东地区儿童中医体质辨识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
慈善募捐规制中的国家与社会:兼论《慈善法》的效度和限度
科技成果评价的信度分析及模型优化
管理现代化(2016年6期)2016-01-23 02:10:58
体育社会调查问卷信度检验的方法学探索——基于中文核心体育期刊163篇文章分析
被看重感指数在中国大学生中的构念效度
心理学探新(2015年4期)2015-12-10 12:54:02
外语形成性评估的效度验证框架
中文版脑性瘫痪儿童生活质量问卷的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