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霞芬 蔡萍莲
盆底康复治疗是一种无辐射、无副作用、见效快的一种无创物理疗法。经过妊娠和分娩的女性,不论是顺产还是剖宫产,十月怀胎的过程已经使盆底肌肉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初期表现为阴道松弛、性生活不满意或小腹坠胀感、尿频、便秘等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将逐渐发展为尿失禁、子宫脱垂、膀胱脱垂、直肠脱垂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给妇女造成难以言状的痛苦,中国女性约有1/3遭受尿失禁之苦。国际上普遍认为早期盆底肌肉训练对提高产后性生活质量、预防和治疗产后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具有重要意义。我国近几年才引进并开展盆底康复技术,并已引起国内妇产科专家的高度关注,成为继妇科肿瘤、内窥镜后的义一妇产科亚学科。
1.作用原理
它采用国际先进的物理方法,对机体进行强有力的深层持久的物理刺激治疗,促进毛细血管收缩与液循环,刺激腺体分泌,激活细胞组织,增强盆底肌肉组织张力.修复生产而损伤的细胞,自动修复断裂的筋膜和韧带,恢复肌体活力。盆底肌肉康复训练是采用电刺激,生物反馈、盆底肌肉训练等综合治疗,恢复阴道的紧缩度,提高生育后夫妻性生活质量;主要有'功能锻炼、手法康复、仪器治疗这 三大主要手段。
2.盆底康复的适应症
①产后妇女可作常规盆底肌肉锻炼。
②阴道松弛、阴道痉挛、性生活不满意者。
③轻、中度子宫脱垂,阴道膨出。
④各种尿失禁。
⑤反复阴道炎,尿路感染患者非急性期。
⑥泌尿生殖修补术辅助治疗。
⑦产褥期症状(腰背痛、腹痛、尿潴留、乳涨、耻骨联合分离等)。
3.盆底康复禁忌症
①产后恶露未干净或月经期。
②戴心脏起搏器的患者
③恶性肿瘤区。
④手术疤痕裂开。
⑤神经系统疾病。
4.盆底肌肉康复训练时间
产后42天开始,每周2次,两次之间间隔48小时。进行1()次康复训练;非产后,每周2次,两次之间间隔48小时。进行15次康复训练。
5.盆底功能康复的要点
①产后超过42天、子宫恢复良好、无感染的女性可及时进行盆底肌肉的检测,明确损伤程度。
②借助仪器感受并学会收缩一放松盆底肌肉,学习识别并有意识地控制盆底肌,掌握正确的盆底肌肉收缩方法(避免腹肌收缩)。
③并在医生指导下根据个体出现的症状和盆底肌损伤情况应用综合技术,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④做完 l0-l5次瓮底肌锻炼后,可进行自我锻炼:
⑤循序渐进、适时适量、持之以恒
⑥存在尿失禁、盆腔腔脏器脱垂的女性需要借助电刺激和生物反馈疗法,并适当延长疗程。
6.典型病例
①李婆婆,女,63岁,怀孕4次,顺产生育3胎,绝经20年,从4()岁开始出现阴道坠胀不适,球频、尿急,经常感觉腰背不适,咳嗽、打喷嚏时有漏尿.近些年自感阴道口处有突出的组织脱出,异常难受,用力时加重。于是来我院就诊,妇检可见有陈旧性会阴撕裂伤,阴道壁松弛,阴道前后壁均有不同程度脱垂,建议进行一疗程的盆底肌肉康复治疗,结果在进行第3次康复治疗后,腰背部胀痛明显好转.第5次治疗时就感觉到阴道脱垂有所减轻,一个疗程结束脱垂明湿好转,阴道坠胀感消失,生活质量明显提高遂要求做第二个疗程盆底康复巩固治疗:
②童女士,女,29岁,孕I产1,剖宫产后半年,诉产后性生活质量差,基本无性快感,经常便秘:医生通过检查见腹部切口愈合非常好,子宫后位,宫颈光滑,阴道分泌物正常,建议做盆底康复治疗,做第四次治疗后就恢复了性快感,一个疗程后性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改差。
盆底肌在人体中就像是一个托盘,尿道、阴道以及直肠都位于其中。子宫在妊娠期不断增大及胎儿对盆底肌肉的长期压迫,导致盆底肌肉松弛,尿道、阴道及直肠的解剖结构改变,可出现盆底器官功能障碍的一系列症状如:尿失禁、阴道紧缩度降低、阴道壁膨出、组织脱垂(子宫、膀胱、直肠等)。这些情况的出现给女性朋友带来很多生理和心理上的困扰,严重影响女人的日常生活和性福感受。在欧美及日韩等发达吲家和地区,已经普及了盆底肌肉评估、生物反馈训练和电刺激治疗,对产后42天的妇女常规进行盆底肌肉训练,从而大大的减少了盆腔器官脱垂以及尿失禁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同时,唤醒盆底的神经及肌肉。使阴道更好的回复到紧缩状态.从而提高性生活的质量、快感及高潮: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通过对盆底肌锻炼.生物反馈疗法及电刺激疗法,可以使受损伤的肌肉、神经得到真正的纠正,具有长期疗效、并发症少、风险性小等优点,即使治疗效果不佳,也可以减轻相关症状、患者依从性好,从此以后让那些饱受困扰的女性摆脱困扰生活的更自信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