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琳杰 苏 艳 张淑敏 张金耀(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河北 沧州 061000)
体育是人类以自身为对象实现自我超越的身体活动。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美国《韦氏大词典》将体育定义为教育的一个方面,它采用运动活动和有关经验,从心理上、体力上、道德上、精神上和社会上来使个人充分发展。随着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体育对提高人的生活质量的作用,以及体育心理学研究的日益深入,关于对于体育与身心健康之间关系的研究也日趋完善、系统和科学。
抑郁情绪是大学生群体中常见的情绪困扰。抑郁的临床表现为悲伤、悲观、失助感、低自尊和绝望;轻度疲劳、易怒、优柔寡断、交往回避和厌世,而运动是以兴奋和充满活力为特点的活动,因此具有积极的治疗效果。
焦虑(anxiety)是个体主观预料将会有某种不良后果产生或模糊的威胁出现时的一种不安情绪,并伴有忧虑、烦恼、害怕、紧张等情绪体验。焦虑严重时,个体会将精力用于平衡应对内心的冲突,失去一切情趣和希望,处于一种孤苦无力无助状态极易导致心理疾病。
抑郁通常与低肾上腺素分泌量有关,在体育活动中,伴随着血流量和吸氧的增加,对中枢神经系统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同时运动增加肾上腺素分泌量,运动中所产生的运动愉快感对大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体育运动会宣泄、中和、抵消和对抗不愉快情绪的,通过体育运动释放多余的身心能量,同时也释放了消极情绪。而这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具有直接的心理效益。
本研究试图探究通过体育运动有效改善抑郁和焦虑情绪的方式,对大学生新生心理健康筛查中一类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干预及在大学校园里推广健康的体育锻炼方式提供参考策略。
研究篮球、太极剑、健美操等锻炼活动对大学生抑郁水平的影响,探索能有效改善抑郁状况和情绪稳定性个性特征体育锻炼途径,使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随着体育锻炼深入而有所提高。
选取河北某高专院校大一年级大学生人格问卷(UPI)筛查中总分在30分以上的学生100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40人,女生60人,平均年龄20岁。
自评抑郁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 含有20个项目,分为4级评分的自评量表,能直观反映抑郁患者的主观感受。由美国William W.K.Zung于1965年编制,包括20个问题,反映抑郁状态4组特异性症状,项目粗分乘1.25得标准分。SDS标准分分界值为53分;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2分以上为重度抑郁。
焦虑自评量表 (SAS):(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是W.K.Zung于1971年编制,用于评出有焦虑症状的个体的主观感受,本研究中为衡量焦虑状态的轻重程度及其在体育活动干预中的变化依据。SAS由20个项目组成,每个项目分4个等级,SAS的主要统计指标为总分。将20个项目的得分相加得项目粗分,项目粗分乘1.25得标准分。SAS标准分分界值为50分;50-59分为轻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69分以上为重度焦虑。
体育锻炼能显著降低大学生抑郁与焦虑水平,不同的锻炼类型对改善抑郁和焦虑的程度和存在差异,健身操组对改善效果最为突出。
体育运动对改善焦虑和抑郁的影响和效果是其它手段和方法不可替代的,寻找有效改善大学生抑郁与焦虑心境的体育锻炼方式,篮球组和健美操运动强度大,增加肾上腺素分泌量,运动中所产生的运动愉快感对大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体育运动会宣泄、中和、抵消和对抗不愉快情绪的会大量受心理因素影响较大;太极剑组降低焦虑情绪显著,在于太极剑练习有利于修身养性。练太极进入一定境界后,能够陶冶情操、完善性格,宁静养心,修养性情,有利于消除焦虑情绪和内心的冲突,获得心理的平衡。在降低大学生状态焦虑水平上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5.1、结论:通过实验前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不同体育锻炼类型有助于改善大学生的焦虑与抑郁情绪。健美操组和篮球组运动能显著改善抑郁心境,太极剑能显著改善焦虑情绪。
5.2、建议:
5.2.1、学校应采用多种途径改善在大学生人格问卷筛查中符合第一类筛选标准学生,虽然暂时没有危机现象出现,并不能保证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不出现异常心理,需要积极制定干预策略,关注这些学生,防止意外情况发生。
5.2.2、体育运动能显著降低大学生的焦虑和抑郁水平,改善焦虑和抑郁的程度因锻炼的形式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5.2.3、不同的体育活动类型对改善焦虑和抑郁也存在差异,运动强度较大的项目对改善抑郁更有效。而太极剑等节奏性偏慢些的项目对改善焦虑的效果更显著。
[1]胡存明,李长瑾.大学生网络行为与抑郁焦虑的关系[J].医学与社会,2010年第11期.
[2]朱淦芳,魏纯镭.体育运动对改善大学生焦虑和抑郁的相关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第6期.
[3]胡望洋,赵军,谢卫忠,路开来.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焦虑的影响[J].体育科学,2004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