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院校计算机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2012-08-15 00:51:36窦彦玲
卫生职业教育 2012年12期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中医药大赛

窦彦玲

(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355)

中医药院校计算机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窦彦玲

(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355)

面向中医药行业的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出能够服务于中医药行业的计算机专业技术人才。目前的现状是懂计算机的不懂中医药,懂中医药的不懂计算机,问题的根源在于现行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与中医药行业的具体需求不相匹配。现探索富有中医药特色的计算机专业“教—学—用”三维结合的教学模式,其教学特点在于把计算机的教学环节融入到中医药行业的具体应用中,以培养出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语言编写出中医药行业实用软件的“医—药—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该教学模式在计算机专业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计算机;中医药;教学模式;复合型人才

伴随着中医临床医疗器械与理疗设备自动化、数字化改进的强大市场需求,面向中医药行业的计算机专业的复合型技术人才已显得越来越紧俏,这种人才短缺的现状使得我国对此类设备的需求过多地依赖于国外进口。然而,进口设备的配套分析软件的引进费用相当昂贵,而且不得不无条件地一同引进和安装许多功能多余的子程序,这不仅增加了额外的引进费用,而且使软件的实用性大打折扣而难以普及。同时随着医药研究的深入,对医药类软件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些因素决定了我们对能将医学和计算机两个研究领域融合在一起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只有这种复合型人才才能更好地促进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和医药类软件的研制。医药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要培养出能够服务于中医药行业的计算机专业创新型人才,以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赋予中医药特色的计算机专业“教—学—用”三维结合的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将计算机教学与中医药的研究和应用相“偶联”,把计算机语言的教学环节融入到中医药行业的具体应用中,在传统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引入实训教学、大赛教学、实习教学、科研教学4个环节,实现教师讲授、学生学习与实践应用的三维立体结合,达到培养出“医-药-计算机”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的教学培养目标。

1 实训教学

实训教学是设置专门的教学环节,利用节假日或安排专门的课时,让学生参与到中医药理疗设备研发企业的编程实训项目中,去体验真实的企业开发流程和管理制度,感受抽象的计算机理论应用于具体软件开发的真实工作状态。实训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强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非常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实训过程中通过与知名企业的直接接触和交流,体验企业的制度和文化,增加参与实训的学生与实训企业直接签约就业的机会。

实训教学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实践动手操作能力能否真正得以提高,能否达到和用人单位无缝结合的目的[1]。我校每年暑假安排1个月的时间,让大三本科学生参与到各大知名企业的实训项目中,实训过程实行严格的绩效考核,与学生的补助费用和年终考核评优结合起来,使实训教学环节实现制度化、正规化。

实训教学不仅使学生熟练掌握了专业技能,对计算机软件行业的现状有了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帮助学生解决所关心的就业问题。我校采取了与山东大学资源共享、校际合作的方案。通过校际合作的实训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能够接触、了解、共享其他院校的优势资源,而且也让学生找出自身与其他高校学生的优势和差距,并以此为契机,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熟练掌握专业技能,解决普遍存在的实践能力欠缺的问题。

通过实训教学,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点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融会贯通,极大地提升了编码能力,使学生用软件工程方法通过团队高质量地完成自己所在组的项目。学生在实训中还能够熟悉规范化的企业开发实践、团队开发的方法,在实训中提升了交流能力、协调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这些对以后的就业或者继续学习都能带来很大的好处。学生通过实训,受到了良好的技能训练,参与实训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非常高。通过校际合作的实训教学方式,不仅弥补了校内教学资源的不足,而且提高了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为其将来快速适应工作环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 大赛教学

大赛教学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大赛为导向,在竞赛中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以培养出真正符合时代发展和企业实际需要的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根据大赛的不同要求,在大赛准备阶段由学生根据要求自主选题,制订出设计方案,开展设计工作。在设计过程中,若发现技术难点,则带着问题查阅资料,学习专业书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集中讨论,赋予每位小组成员具体任务,分头进行技术准备工作,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进行设计攻坚,最终形成完整的作品,参加大赛。整个大赛教学过程以学生自主创新为主导,辅以教师的密切指导,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及实践等能力得到提升。

我校每年都组织大二、大三的学生参与多种类型的软件大赛。其中,齐鲁软件大赛是固定的参赛项目。通过大赛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发掘自身潜能的平台,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练,练中提高,在竞赛中展现自身的才干,找到更多的自信,实现自我价值。通过参与竞赛,可以使学生在不断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实践能力,磨练坚韧不拔的意志。我们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大赛,通过参赛竞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通过大赛教学,也促成了学校与企业人才对接的渠道,实现了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的双向交流,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3 实习教学

实习教学是检验学生能否将近4年来学习的理论知识灵活地应用到中医临床需求的具体实践中的教学环节,是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强化教学过程。首先通过让学生融入到中医临床与药物生产一线,使学生切实了解医疗机构和制药企业的实际需求,并针对这种具体需求,结合自身的知识能力,提出毕业实习命题,围绕命题设计软件编写方案和流程,查阅资料,在专业教师的辅导下,完成毕业实习论文。

我们在大四第一学期末安排学生参加为期4周的医院实习环节,实习单位由学院统一联系安排,也准许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单位。在此期间,学生必须提出科学、合理、符合中医药现代化发展需求的实习科研命题,并分组讨论每个命题的科学性、可行性和研究价值。通过实习教学环节,使学生能够对一些理疗和制药设备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发现实现这些设备数字化、自动化和信息化的关键切入点,进而能够提炼出科学命题,并通过科学分析解决问题。同时,通过对仪器设备软件系统的实际操作,使学生对计算机在医药领域的应用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为今后设计开发中医药行业的相关软件、实现软硬件的有机结合打下良好的基础。

4 科研教学

科研教学是将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环节融入到授课教师的具体科研项目中,建立以学生为主组成的科研攻关小组,分配具体的科研任务,引导学生把课堂的理论学习与具体的软件开发结合起来,以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综合创新能力,形成以科研促进教学、科研—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与科研互动过程中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2]。

通过科研教学,不仅使学生通过参与科研项目开阔了视野,锻炼了自己,而且使教师将科研成果融入到教学中,丰富了教学内容。例如,在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过程中,引入一些以中医中药为研究背景的案例,让学生体会到计算机在中医药研究领域的具体应用,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兴趣,启发独立思考,建立初步的科研思维习惯。通过科研教学,随时将科研中遇到的难题引入到教学过程中,一起进行分析、讨论,形成生动的师生互动环节,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逐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总之,自实施中医药计算机专业“教—学—用”三维结合的教学模式以来,学生共计参与完成了40余项大学生研究训练(SRT)计划项目,编写了30多个中医药行业的实用软件,获得各类大赛奖项30余项,并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5年多的教学实践表明:赋予中医药特色的计算机专业“教—学—用”三维结合的教学模式,对于培养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语言编写出中医药行业实用软件的“医—药—计算机”复合型人才,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都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都给予这一教学模式以肯定的积极评价。

[1]张阳,宋晓慧,董玮.独立学院实训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9(4):24-27.

[2]王厚伟.《生物技术》实验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J].医学教育探索, 2007,6(2):130-132.蒉

G640

A

1671-1246(2012)12-0013-02

山东省教育厅项目(J11LF29);济南市科技计划项目(201102021);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实验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0-23)

猜你喜欢
计算机专业中医药大赛
“鸟人”大赛
环球时报(2023-03-13)2023-03-13 17:18:39
插秧大赛
环球时报(2023-02-16)2023-02-16 15:18:41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理念创新与实践研究
河北农机(2020年10期)2020-12-14 03:13:40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中国卫生(2016年11期)2016-11-12 13:29:24
职业高中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浅析
说谎大赛
小说月刊(2014年9期)2014-04-20 08:58:11
非计算机专业C语言教学探讨
河南科技(2014年23期)2014-02-27 14:1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