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才张衡之“三心”
——《张衡传》教学中的拓展探讨

2012-08-15 00:49:31彭俊生
中学语文 2012年18期
关键词:天资张衡慧心

彭俊生

范晔的《张衡传》节选进入人教版必修4中的一段,文章虽然不长,涉及的面却很广。单就文言知识而言,就有文言虚词,例如“因”、“虽”、“以”、“其”、“再”、“之”等;文言实词例如“属”、“辟”、“奇”、“雅”、“征”、“拜”、“目”、“出”等;文言句式有“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等;古文化常识有“公车”、“下车”、“视事”、“乞骸骨”等。就写作技巧来说人物传记的特点,详略的安排等等,这些学生都容易理解。可是就文章内容来说,就需要学生认真阅读才能领悟了。鉴于此我采取了学习内容问题化的方式,即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读后再回答这些问题。例如“张衡为什么要造地动仪?”“作者用什么表达方式介绍候风地动仪?顺序如何?”“张衡一生经历了几位皇帝?”“张衡当了几次太史令”等问题,这些问题学生也不难回答。但是如果我们稍向课外延伸拓展,就需要深入钻研,仔细琢磨。如“张衡能在文学、科学、政治上都取得成就,其原因是什么?”经过大家认真地探讨,归结为:张衡之所以能成为全才,是因为具有如下“三心”:

一、静心

所谓静心,任凭外界风起云涌,专心干自己的事业的心态。心无杂念,才能有所成就。张衡就是一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为琐碎小事所累的人,他的静心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谦逊持重,淡泊名利。张衡品德好,有文才,“少善属文”,“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所以“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二是不慕当世,静心做事。在东汉时期,社会风气败坏,奢靡成风,人们对名利趋之若鹜,特别是在官场,要么官官相卫,沆瀣一气,弹冠相庆,狼狈为奸,搜刮民财;要么山头林立,内讧四起,相互倾轧,排斥异己。张衡虽然有才气,也有政绩,但事隔几年之后,又转为太史令,“所居官辄积年不徙”。可他全然不顾,静下心来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造候风地动仪。崔瑗对他进行了恰当的评价“体性温良,仁爱笃密,与世无伤”。这些都说明他心静如水,“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二、恒心

所谓恒心,就是能经受住挫折,坚持不懈地使自己的事业成功的心境。没有经过日晒雨淋的瓜是不甜的,没有经过千锤百炼的钢是不硬的。成就也一样,来得太容易就经受不起历史考验的。张衡能够取得多方面的成就,他的恒心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一是刻苦钻研,科学务实。崔瑗认为张衡是“敏而好学,如川之逝,不舍昼夜”的人,张衡求学不辞辛劳,不怕挫折,“游学于三辅”,“入京师”,“观太学”,在文学上终有所成,有“精思傅会”的《二京赋》,有“宣寄情志”的《思玄赋》;在科学上既有理论著作,又有实践成就,政治上为河间相,“治威严,整法度”,“上下肃然,称为政理”,可谓是一个全才。二是坚持不懈,十年乃成。作《二京赋》,十年而成,为河间相,视事三年,政通人和,造候风地动仪,可以想象更不可能是一蹴而就,其间经历了多少坎坷,个中滋味只有他自己清楚。由此可见,没有恒心事业何成?没有恒心,怎能取得多方面的成就?

三、慧心

所谓慧心,就是自身具有快速识记和领悟事物、事态、事理的能力的心智。没有本钱无法做生意,没有武器无法抵御外辱,一个人没有条件,无法成就事业。条件要分外部条件和自身条件,这二者之间自身条件是主要的,自身条件优越可以改变外部条件。张衡的自身条件是很好的,那就是他具有慧心。他的智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天资聪慧,勤奋好学。张衡曾有言:“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夥,而耻智之不博。”意思是:一个人不担心自己的地位不高,而应担心自己的道德不高尚;不该为自己的收入微薄而羞耻,而应当为知识不广博感到害臊。张衡从小喜欢学习,天文、历法、地理、机械制造术、数学、文学等都涉猎。一棵自身健壮的大树才会硕果累累,一个天资聪慧的人才能成就事业。张衡天资聪慧,再加上后天的努力,事业有成,理所当然。二是明察秋毫,保全自身。一个性命难保的人,何谈事业。张衡深谙此道。东汉官场紊乱,他得不到升迁,也在情理之中,如若计较,岂不是自遭磨损,唯一的办法不计较,明哲保身。“后迁侍中”,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这就说明他机智,避免了一场引火烧身的灾难。衡为河间相,政绩卓著,可他“上书乞骸骨”,急流勇退,此乃睿智之举。

由上可知,张衡具有科学家的水准,政治家的能力,文学家的气概,这是他心无旁骛,坚持不懈,天资聪慧的结果。大文豪郭沫若对张衡的评价是“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由此可见张衡是个了不起的全才。张衡自己在一篇述志的作品里说他是“约己博艺,无坚不钻”,此话的意思是:要严格要求自己,探求知识和技能的面要广,要有攻坚精神。张衡言必行,行必果。我对张衡的人格“仰之弥高”,对张衡的学问“钻之弭深”,在实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张衡的事例,让我们受益匪浅。

猜你喜欢
天资张衡慧心
善于观察的小张衡
张衡传(节选)
东汉全才张衡
张衡数星星
直抒胸臆,妙手慧心
阳光(2018年11期)2018-10-31 03:17:34
直抒胸臆,妙手慧心
阳光(2018年10期)2018-09-28 05:33:02
直抒胸臆,妙手慧心
阳光(2018年9期)2018-08-29 02:46:28
直抒胸臆,妙手慧心
阳光(2018年8期)2018-08-03 02:56:08
天资聪颖,幼年诗作得赞许
勤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