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 赵东霞
浅析高职高专旅游专业
学生应具备的英语职业素质
黑龙江 赵东霞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产业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其发展形势迫切需要一大批既具备扎实的旅游专业知识功底,又熟练掌握英语交际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这是旅游行业、尤其是涉外旅游企业对旅游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基本要求。这就要求高职高专旅游专业学生具备实用交际能力的英语职业素质。本文就高职高专旅游专业英语职业素质现状及应具备能力和解决途径进行了分析。
高职高专旅游专业;英语职业能力;跨文化交际;工学结合
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产业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然而,与蓬勃发展的旅游行业趋势相比,高素质的旅游人才明显不足,特别是涉外旅游人才更显滞后,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要想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我们迫切需要一大批既具备扎实的旅游专业知识功底,又熟练掌握英语交际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这是旅游行业、尤其是涉外旅游企业对旅游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基本要求。这就要求高职高专旅游专业学生具备实用交际能力的英语职业素质。
学生的英语整体水平偏低。从目前我国高职高专院校旅游专业的生源来看,主要有两种:一是普通高中毕业生,经过了正规的高考和录取,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但整体水平偏低。因为他们基本上都是高考时由于分数比较低而达不到本科线的学生。二是从中专、技校升入高职高专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在中专阶段只学过两年左右的基础英语,大多英语基础很差。这两类学生英语水平集中表现为听、说、写、译的实用能力偏低。由于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产业,很多在职场上所需要的旅游业高级应用人才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
首先,涉外旅游专业毕业生面对的是不同国家的游客。这就需要他们具备很强的综合知识能力。高职高专的旅游专业是一个综合专业,要求学生具备广泛的知识面,包括国外民俗风情、历史文化、国内外法规等。目前,我国高职高专旅游英语专业课教学开设了客源国概况、中外民俗、旅游法规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就是使学生不但要了解有关我国旅游地的宗教、风土人情、风物特产等知识,还要了解国外的民俗民风、礼仪规范、政治经济等知识。
其次,高职高专旅游专业的学生应该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只有具备这样的能力才能胜任导游、翻译、领队、旅行社管理及涉外管理人员的岗位。在工作中处理涉外工作事务时需要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
此外,还要具有英语商业信函往来、英语合同等的英语商业实务的实践能力。在涉外业务中掌握实用写作能力及相关的业务翻译能力是旅游业从业者必备的职业素质。
首先,知识能力的培养。对于21世纪英语人才的培养规格应该是语言知识+专业知识+实践能力。英语必须成为获取和应用专业知识的工具,应与外贸、旅游、酒店管理等专业知识联系起来。而语言知识、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三方面不是简单相加,而是互相融合起来。如语言基础课中的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按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与商务知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英语中了解商务;专业知识课尽量选用英语或英汉双语编写的教材。其次,加强实训能力的培养。为了防止教学与实践脱节,可以采取这样的教学安排:学习与实践结合,可以在校内建立实习基地,在校内设立模拟导游实训室和酒店服务实训室;在校外与企业合作设立导游和酒店实训基地,这些措施都是在实践实训教学过程中突出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在进行模拟导游的课堂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模拟导游过程中的接站、订餐、景点讲解等环节,实践教学学校要和企业紧密联合,学生和教师都要深入行业一线,鼓励学生到旅行社、酒店、景区等单位充当兼职员工。此外,在实践教学中还要注意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学校和企业相结合。
近年来,随着我国出入境旅游飞速发展,社会对旅游英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我国各地的大中专院校担负着旅游英语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在各类高校中,高职高专在旅游英语人才的培养地位上显得尤为重要,它培养的人才既能满足市场对于旅游类高级应用人才的需要,又能扩大培养人才的规模。同时高职高专旅游专业的人才更应该具备适应社会需要的英语职业素质,加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实用英语实务能力,才能够顺利完成涉外工作。
(编辑 刘丽娜)
(作者单位: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