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 董浩
谈高职高专《应用文写作》教材改革思路
广东 董浩
本文针对高职高专职业教育的现状,根据高职高专职业教育的特点,探讨了高职高专《应用文写作》教材改革的必要性,以及高职高专《应用文写作》教材改革的思路。
高职高专;《应用文写作》;教材改革;思路
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及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高职高专教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院校数和在校生数持续快速增长,其规模约占普通高等教育的一半左右。
高职高专教育既是高等教育,又是职业技术教育,它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等阶段。高等职业教育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来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强调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并重,毕业生具有直接上岗工作的能力。因此,《应用文写作》教材在编写时也应该打破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目的的学科体系,应以技能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操作性强的方案,使教学的整个过程也能将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融合起来,突出技能的训练。
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全面开展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通知》(教高厅〔2004〕16号),示范性院校必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高职教育是面向区域性经济的,这种特点决定了高职教育的区域性,因此具有更强的指向性或针对性。应根据区域性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以及企业结构特点,因地制宜设置专业,制定相应的专业教学计划,逐步建立起个性化教育模式。针对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我们的《应用文写作》教材也必须模拟一些职场的场景,设计情境,以项目活动的形式进行。
职业教育的考核特点是,不仅要进行学历教育,还要进行资格教育,让学生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还要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达到一定的理论水平,还要有实际操作的能力。现在许多学校按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有关职业技能考核标准,对学生实施职业技能考核鉴定,使学生毕业时能同时获得相应的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所以《应用文写作》教材在编写的体例上,必须突出其操作性。应以学生能力写作为主线,将任务、写作研讨、技能训练、评估与检测贯穿在整个教材中,避免纯理论说教。
教高厅要求示范性院校必须“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应用文写作》教材在编写中,应依据职业能力、岗位需求设置训练项目,以活动的形式带动教学的进行,明确设有任务与情境、技能训练、评估与检测,以及综合实训等,重在体现技能训练。
根据学生今后的工作岗位与性质,教材应以行业专业文书为主,打破以往教材以行政公文为主的模式。文种的选择上,加大行业专业文书的力度,更好地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可分为:日常应用文书、事务文书、行政公文、行业专业文书等模块。而且在编排上尊重认识规律,从易到难,循序渐进。注重以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中心,进行知识、技能、方法层面的纵深拓展。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是德国文教部长联席会议在1999年制定《框架教学计划》所决定的一种新型的职业培训教学课程体系和先进的职业技术培训教学法。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又称实践导向、行动导向、活动导向、行为引导型等,代表了当今世界上的一种先进的职业教学理念,是世界职业教育教学论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思潮。这种教学方法是对传统的教育理念的根本变革,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因而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是要求学生在学习中不只用脑,而且是脑、心、手共同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行为能力的一种教学法。
在整个教学中学生始终占据主体地位,教学质量的高低最终通过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反映和体现。采用行动引导式教学法进行教学,学生在获取真知的过程中,必然会引起素质的变化。这个素质指的是学生的思维和行为方法、动手能力和技能、习惯和行动标准及直觉经历、需求调节、团队合作等方面的综合。
流程为:教师下达可操作性强的任务书——学生分组完成任务——学生展示作业,汇报任务完成情况——师生评价。
因此,《应用文写作》在编写体例上,应以任务引领的方式,以项目的完成设计每个文种的学习过程。使用新的体例与编排模式,各单元应明确地列出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素质目标和能力素质目标),每个文种由任务与情境、例文解读、写作指要、技能训练、评估与检测、相关知识链接等部分组成。辅以综合实训,用以巩固知识与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便于操作。
在具体文种的编写时,尽量照顾不同类的文种。如《求职信》,例文就选择一篇“自荐信”,一篇“应聘信”;做到“情境”与“例文”相呼应,不游离;例文与写作指要相匹配,不脱节;同时例文佐以简略的旁注和评析,突出实用性和示范性。
在文种的选择上,保留大部分传统的应用文种,以岗位需求为目的,与时俱进。内容上大胆删除陈旧,反映新知。将与学生将来深造与发展关系不密切的知识大胆的删减,根据学生实际,加大事务文书和行业专业文书的力度,略去了普通高校教材中专业性极强的法律文书、规章制度等。所选的文种应是学生现在和走向社会后需要的。例文选择既要典型、新颖,又要与时俱进。贴近现实和应用写作实际,既有思想性,又有典范性。知识传授上,既要考虑到每一文种的基本写作知识,对于每个文种的写作指要要科学、完整;同时又要避免长篇大论式的理论阐述。
针对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与模式,高职高专专业课的教材改革早已展开。因此,作为实用性很强的《应用文写作》教材改革也势在必行。本文在《应用文写作》教材改革的思路上进行了一些探讨,希望有更多的同行、专家参与,让高职高专《应用文写作》教材不断完善。
(编辑 刘丽娜)
(作者单位:深圳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