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促进长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012-08-15 00:47:06夏伦平
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长丰两新党组织

夏伦平

(中共长丰县委,安徽 长丰 231100)

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促进长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夏伦平

(中共长丰县委,安徽 长丰 231100)

近年来,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简称“两新”组织)发展迅猛,已成为经济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两新”组织的快速崛起,开辟了党建工作的新领域,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新课题,也成为党的建设的一块重要新阵地。党的十六大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组织的职责任务写入了党章。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抓紧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立党组织,加大在中介机构、协会、学会以及各类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力度,积极做好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发展党员工作”。近年来,长丰县结合实际贯彻落实,在扩大党组织覆盖面、创新党建模式、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工作机制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全县“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基本情况

“十一五”时期,长丰县积极推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农村产业协会建设和非公企业发展中的堡垒作用,实现了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带动人民群众受益的“三赢”效果。目前,全县共有“两新”组织2711个,其中新经济组织2322个,在岗职工77900人,党员数2120人,已成立党总支或党支部180个;新社会组织389个,在岗职工80000多人,党员数1334人,已成立党支部53个。

(一)健全党建工作方法。我们按照“以块划分、明确任务、责任到人、分块落实”的基本思路,通过“单独组建、挂靠组建、联合组建”等形式,共建立“党员服务点、党建工作联系点”36个,指导和帮助“两新”组织组建党支部,使“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覆盖到县内所有“两新”组织。

(二)健全党建工作模式。一是“支部+协会+基地+农户”模式,提升党组织凝聚力。通过大力建设专业协会、种养基地等农村经济专业组织,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强党组织凝聚力。截至目前,已先后建立了一批如长丰县草莓协会、下塘镇龙虾协会、杨庙镇陶店养鸡协会等具有影响力、带动力的新社会组织。二是“党企互动”模式,调动企业党建积极性。通过“领导联系”、“选派指导”、“乡镇助建”等途径,本着“指导不包办、参与不干预、建议不决策”的原则,加强领导干部联系企业、指导企业党建工作,提升企业党组织参与企业决策的作用,提高企业决策科学性。目前,全县共建立企业领导干部联系点334个。三是村企党建结对“1+1”模式,夯实党建基石。按照“自愿、互利、合法、实效”原则,通过产业带动、村企组织共建、企业帮扶参与等形式实现党建双向带动,在村企之间建立有组织、常态化的党建工作联系,逐步形成“以企带村、以村促企、双向合作、互利共赢”的长效机制,达到“创先争优、夯实基层、推动发展、构建和谐”的目的。目前,全县共有46家规上企业与46个村(居)党组织签订了“结对共建”协议书,企业566名党员与农村贫困农户建立帮扶关系。

(三)健全党建工作机制。一是健全党务干部队伍保障机制。近年来,长丰县通过领导联系点、选派优秀年轻干部挂职、聘用大学生村官和派驻党建工作联络员等方式培养壮大“两新”组织党务干部队伍。目前,已向全县“两新”组织输入党务工作者500多人。二是建立“党内关爱激励机制”。建立“两新”组织困难党员数据库,设立党内关爱基金,在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精神上激励、物质上帮扶,帮助困难党员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增强党组织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三是构建党建考评奖励机制。由县委组织部牵头,会同工商、发改、农委、财政等涉农、涉企部门,每年对“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进行一次考评,对考评优秀企业给予表彰奖励,并将考评前三名的企业树立为典型,在全县推广经验。

(四)健全党建工作制度。建立联络员制度,实现对“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指导和领导;建立党员信息库制度,对党员实行网络化动态管理,及时掌握党员的流动情况;建立党员培训教育制度,坚持“党员优先、支部带头、组织领导”的培训方针,对“两新”组织党员和职工进行思想教育和技能培训;制定党员组织关系接转管理制度,确保基层党组织的工作适应党员的多方位流动的态势;建立流动党员日常管理台账,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提供有利条件。这些制度的制定和完善,既促进了 “两新”组织的党组织建设和党员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又实现了 “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与“两新”组织经营发展互相促进。如安徽双丰建设集团以党建工作为企业发展突破点,不断加强党建制度建设,提升党建工作水平,促进企业经济发展。目前,该企业年产值超过6亿元。

二、当前“两新”组织党建工作面临的新问题

从总体上看,我县“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部分“两新”组织党组织发挥了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但与“两新”组织迅猛发展的形势相比,我县“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党员数量少,发展党员难度大,制约“两新”组织经济发展凝聚力和向心力。二是党员结构相对复杂,党员教育管理难度较大,制约“两新”组织决策力和创新力。“两新”组织党员中,农村党员多,流动性大,教育管理难度较大,不能系统地学习理论,影响企业的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 三是党组织的地位难体现,作用发挥比较难,制约“两新”组织党建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四是党建工作保障机制不健全,党建责任制落实比较难,制约“两新”组织经济的健康长远发展。

三、重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充分发挥“两新”组织作用

未来五年是长丰黄金发展期,加快发展的机遇前所未有,我们将紧紧抓住合肥向区域性特大城市迈进的历史机遇,以“跨越赶超,富民强县”为主题,力争通过五年的努力,全县工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突破800亿元,财政收入突破8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翻一番,实现“全市争先进,全省争一流,全国争百强”的目标。“两新”组织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中极其重要的力量,只有加强并重视其党建工作,充分发挥“两新”组织发展的“加速器”和稳定的“调节器”作用,提高“两新”组织党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围绕一个目标。通过三年的努力,力争规模以上 “两新”组织党组织基本实现全覆盖,“两新”组织党组织组建率达到50%,努力实现“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党建功能持续强化、组织建设明显加强”的总体目标,建设一批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的党组织,造就一支组织信任、群众公认、业主欢迎、充分发挥先进性的党员队伍,为县域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二)把握两个趋向。一是“两新”组织将长期快速发展;二是“两新”组织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将长期存在。“两新”组织产生于市场、生存于竞争、发展于效益,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其固有的逐利性、变动性和复杂性等特征,将给党建工作带来长期的挑战。积极探索符合“两新”组织党建的规律,在楼宇、园区、开发区等“两新”组织集中的区域,加大党建宣传力度,派出党建指导员,提高其加强党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力争到2013年“两新”组织党员占从业人员的比重由目前的2%提高到5%以上。

(三)注重三个同时。一是在抓组建党组织的同时,更加注重发挥党组织的作用。既推动党组织“量”的进一步扩张,更实现党组织“质”的提升,以党组织的“有为”实现 “两新”组织的“有位”。二是在整体推进的同时,更加注重分类指导。既要把握“两新”组织的共性特征,坚持整体推进,更要根据新社会组织和非公经济企业的特点,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地区情况,加强分类指导,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在实践探索的同时,更加注重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用不断发展和创新的党建理论去指导新的实践、更加科学和规范的党建制度去拓展新的成果。

(四)突出四个制度。一是健全基层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组织部门牵头,工商、农委、发改、财政等涉农、涉企部门共同参与建立“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联席会,研讨解决有关问题。二是健全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加大指导和帮助力度,增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积极性。三是健全党建指导员和联络员选派制度,在“两新”组织中广泛开展“把技术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技术骨干”的“双培”活动。四是健全“两新”组织基础制度,不断完善党支部 “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发展党员”、“教育培训”等相关制度。

扎实做好“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既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又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根本要求和促进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十二五”时期,我们将紧紧围绕发展这一中心任务,不断巩固和提升“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成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持续扩大组织覆盖面,增强组织凝聚力,提高组织战斗力,为实现“进军全国百强县”的目标提供强大的组织保障。

2012-01-26

夏伦平,中共长丰县委副书记、县委党校校长。

李永龙

猜你喜欢
长丰两新党组织
清华党组织公开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6:42
“两新”党建工作要解决关键问题
唯实(2017年2期)2017-02-23 13:46:29
灵活推进县级“两新”组织党建工作
党员生活(2017年2期)2017-02-20 14:43:49
点燃“两新”组织红色引擎
党员生活(2017年1期)2017-02-05 15:48:50
创新“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
建好“三型”党组织 实现医院新跨越
趣味数独等4则
意林(2011年7期)2011-05-14 16:48:55
趣味数独等5则
意林(2010年23期)2010-05-14 16:4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