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特色林果产业集聚现状测评及其成因分析——基于1979~2010年新疆面板数据的比较分析

2012-08-08 07:10:52晁伟鹏蒋桂容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林果业林果新疆

晁伟鹏 蒋桂容

(塔里木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阿拉尔843300)

1 新疆林果业研究的文献综述

国内学者从新疆林果业整体发展方向、经济效益、产品加工、林果基地建设、生态效益、可持续发展、品牌建设等方面对我区林果业发展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性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1.1 关于新疆林果业产业方面的研究

马凯等(2001)从西部大开发的视角结合发展林果业重要意义,认为新疆林果业发展中要以经济效益高的特种果品优先,在种植、流通、市场营销等过程中进行专业化管理[1];马海霞(2004)发现新疆林果产业化经营过程具有明显的地方政府行为特征,所以要不断发挥地方政府在企业、农户与市场间推动和协调作用,建立、健全林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2];郑宏(2006)通过研究倡导种植优质特色果品,延长产业链,不断拓宽市场,以增强产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3];崔培毅和刘晓芳(2008)研究发现新疆林果基地建设在规模上已经初见成效,在以后的林果基地发展中要面向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方向,保证农民持续增收,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4];周斌(2008)结合新疆的生态条件认为林果业发展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益,更需要统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进步和相对脆弱的生态环境[5];龙海全和朱美玲(2010)在比较国内外林果业发展的基础上,提出应大力发展新疆本地区的专业合作组织——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6];孙兰凤(2007,2008,2009,2010)对新疆林果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具有广泛的研究,先后在新疆林果产业结构优化、林果业基地建设、林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特色林果产品品牌建设和实施条件等方面都形成了丰硕的研究成果[7-9]。

1.2 对新疆相关产业集聚问题的研究

倪天麒等(2000)选取生产优势、空间集聚、扩种潜力、规模潜力、饱和程度和生产潜力六项指标衡量了新疆棉花生产的集聚程度,建议新疆棉花生产应保持在合理适度的规模[10];孙慧(2008)用宏观的视角对新疆的一批特色产业的集聚现象用定性的方法进行了描述性研究[11];王燕和阎顺(2009)对新疆的旅游业进行了分类,运用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等构建共有因子评价体系分析旅游产业集聚及其特征[12];任青丝(2010)运用集中度、赫芬达尔指数、区位商等产业集聚计算方法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棉花产业种植集中程度进行了研究[13];蒲佐毅和龚新蜀(2010)对乌鲁木齐、昌吉周边地区的乳业运用2006年的数据说明该地区具有较长产业价值链以及一定程度的集聚效应[14]。

以上学者在研究新疆林果产业的过程中虽然采用不同的视角,大都集中在产业可持续发展、品牌建设、产品深加工等方面,没有涉及到该产业种植集中现状的研究,在问题的说明上更多的运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定量分析方法运用的比较少。有些学者的研究虽然也涉及到新疆的产业集聚问题,但多数都体现在棉花产业、番茄产业、乳业等产业方面,没有对新疆林果业种植的集中程度和区域化优势进行详细的研究。本文在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1979~2010年的新疆林果业种植的面板数据采用区位熵和集中系数测算林果业种植的集中程度和专业化优势,全面、深入分析林果业种植集聚优势形成原因。

2 新疆特色林果产业集聚现状测评

2.1 数据来源与说明

本文数据来源于历年《新疆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业统计年鉴》,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等相关统计公报数据及普查数据。文中关于新疆和全国的林果业播种面积统一采用的是年末实有果园面积,具体收集整理的数据如下(见表1)。

表1 新疆和全国1979~2010年林果业播种面积等样本变量数据

2.2 测量方法的选取

自1990年美国的竞争战略之父Michael E.Porter首次提出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s)的概念后,诸多相关研究领域的学者从自身的研究视角对产业集群的内涵、作用、测量方法等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目前关于产业集聚方面的分析、评价以及可供选择的方法也比较多:如行业集中度、熵指数以及Krugmam提出的空间基尼系数、E llision和Glaeser提出的产业空间集聚指数、Hirschman和Herfindahl先后完成的赫希曼—赫佛因德指数等产业集聚的测量方法。根据本文的研究产业属性和需要测量的集聚属性,对1979~2010年新疆面板数据采用集中系数和区位熵的计算方法来分别测算新疆特色林果产业相对于全国林果产业种植的集聚程度。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1)区位熵

结合新疆特色林果业种植集聚这一研究对象,公式中R ij表示新疆特色林果业种植的区位熵,表示新疆特色林果业种植面积(用年末实有果园面积表示),e ij表示新疆农作物总播种面积,ej表示我国林果业种植总面积(用年末实有果园面积表示),Ej表示全国农作物播种面积。如果>1时,则表示新疆特色林果产业种植具有一定的区域优势;当=1时,表明新疆特色林果产业在全国范围内处于中等水平,区域种植的优势还没有显现;当<1时,表明新疆特色林果产业种植没有形成区域优势,还有待进一步的发展。一般情况下,如果>1.5,则表明新疆林果业种植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值越大,则表明这种区域优势越显著,竞争力越强。

(2)集中系数

公式中,CCij代表新疆特色林果产业种植的集中系数;eij表示新疆特色林果产业的种植面积(用年末实有果园面积表示),Pj表示新疆农村人口数量,Ein表示全国特色林果产业播种面积(用年末实有果园面积表示),Pn表示为全国农村总人口。如果CCij>1则说明新疆特色林果产业比较集中。CCij值越大,表明新疆特色林果业按农村人口均值的比重相对全国同一指标具有较高的集中程度,人均种植面积越多,则林果业种植集中系数越大,从而反映集聚特征也就越显著。

这两种计算方法分别从两个不同的标准对新疆林果业种植的区域优势进行测算,区位熵是从整个农业生产的视角来计算,衡量新疆林果业在新疆农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与全国同一标准进行比较,而集中系数引入人口这一影响因素来测算种植面积的人口均值对全国平均水平的集中程度。将两种评价方法结合起来,是因为区位熵是总量上的相对集中程度,集中系数是平均数量上的相对集中程度,以总量和人均种植面积分别作为衡量标准,以此考察新疆林果业集聚程度,这样的结合更能反映新疆林果业种植的真实水平,从而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新疆林果业种植的集聚状况。

表2 1979~2010年新疆林果产业的区位商和集中系数测算结果

图1 1979~2010年新疆林果业产业的区位商和集中系数的发展趋势

2.3 集聚现状的特征分析

总体来看,如图1、表2,1979~2010年间,区位熵和集中系数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保持同步的上升—下降—上升,说明新疆林果业种植在面积总量和人均数量上的集聚程度具有很强的一致性;从1979年以来,新疆的林果业种植专业化程度和集中程度都处在全国的平均水平之上(1995~2000年区位熵例外)。1979~2010年期间,新疆林果业种植相对全国林果业种植的区位熵和集中系数都具有一定的波动性,大体可以从以下三个阶段来考察:第一个阶段,1979~1985年基本呈上升趋势,专业化程度和集中程度都在1979年的基础上得到加强,这与新疆第二轮开荒有一定的相关性;第二个阶段,1986~2000年区位熵和集中系数都呈下降的趋势,其中区位熵降幅达到了35.8%,集中系数降幅高达49.3%,从具有一定的专业化优势到失去这种优势,虽然种植的集中程度较全国水平依然保持优势,但是优势在不断的减弱,在这阶段,新疆大力发展棉花产业,倡导农民在土地上播种棉花,在耕地面积既定的情况下,出现了棉花播种与林果业种植争土地的情况;第三个阶段,2001~2010年间,区位熵和集中系数都呈现急剧上升的趋势,区位熵相对于2001年增加了近1.6倍,集中系数相对于2001年增加了近2倍,新疆的林果业种植在这一时期发展的非常迅速,相对全国的林果业种植,新疆的专业化优势和集中程度都达到了一个非常显著的水平,出现这种特征基于两个方面:一是新疆各地出现的历史上第三次开荒,不断增加了农业耕地,二是在这一阶段,棉花的经济效益不高,而林果产品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所以各级政府大力倡导农民种植林果产品,农民也积极参与。

3 新疆特色林果业集聚规模形成原因分析

3.1 新疆人民种植水果、林果的传统和文化氛围比较浓厚

新疆的维吾尔族人民勤劳勇敢,热情好客,性格豪爽,能歌善舞,在其漫长发展进程中,积累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形成并传承了其特有的生活饮食习惯。维吾尔族人喜欢在自家庭院里或者居第周围根据自己的喜好种植各种果树和水果,如葡萄、杏子、巴旦木、桃子、哈密瓜等,每逢肉孜节、古尔邦节、嫁娶、欢送宾客等传统节日或喜庆场合,亲朋好友都围坐在一起,端上奶茶、各种水果(或者将水果制成果脯)、馕、抓饭、烤肉等,一边品尝美食,一边唱歌跳舞。虽然这种生活习惯所引致的需求不能形成规模,但是维吾尔族人民在长期的林果种植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和种植技术为新疆的林果产业集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和技术支持。

3.2 自然禀赋相对比较丰富

新疆通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艰苦奋斗,农业水利化、现代化、机械化水平都取得长足的发展,已经进入全国农业大省的行列,新疆的棉花、粮食、特色林果、糖料(甜菜)、蕃茄等农产品生产在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地方的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新疆林果业在发展过程之所以能够形成独特的品牌并在短时期内形成显著的集聚优势,与其得天独厚的土地资源、光热资源和多样性气候类型等优越的自然条件有着密切的关联(见表3)。而新疆所特有的这些自然禀赋都是种植优质林果的必须条件。

除此之外,新疆也有比较丰富的土地资源。新疆土地面积为16648.97万hm2,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6,耕地面积406.34万hm2,占全国耕地面积的3.12%,宜农荒地933万hm2,占全国宜农荒地面积的26.39%。如1911年新疆有耕地1 000万亩,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末第一轮大开荒,耕地面积扩展到5 000万亩,80年代~90年代经过再一轮的开荒,耕地面积增加到5 800万亩,经过2000年~2010年的第三次土地开荒后,官方目前数据显示有7 600万亩①。

表3 新疆各区域的自然禀赋、气候特征等相关统计数据②

3.3 新疆林果业的地域品牌推广使市场需求比较旺盛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的生活不再局限于“吃饱饭、穿暖衣”这一基本生理的需求,转而追求的是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而具有保健和休闲功能的特色、优质林果产品进入了消费者的视线。新疆农民等相关利益群体抓住消费者需求的变化,结合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在林果产品品质、市场运营、科学管理上狠下功夫,通过特色林果产品质量标准制定、地理标志认证和产地证明商标注册等形式全面实施品牌战略,大力树立品牌形象,健全果品流通体系,探索多样化的销售渠道,培育出了如“库尔勒香梨”、“吐鲁番葡萄”、“哈密甜瓜”、“莎车巴旦木”、“阿克苏苹果”、“温宿的核桃”、“楼兰红枣”、“和田玉枣”等一系列地方特色鲜明,种类繁多,品质优良,无污染的绿色有机特色林果产品,深受国际国内市场消费者的喜爱。

3.4 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

新疆特色林果产业区域优势形成的过程中,中央、自治区、生产建设兵团等各级政府在统筹规划、政策引导、技术服务、农民培训、示范园建立、品牌建设、产业化发展、市场运作、公共服务体系、信息化建设、融资渠道等方面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006年和2009年胡总书记两次在新疆考察工作期间,先后深入224团红枣示范园和阿克苏温宿县核桃示范园考察种植情况;2004和2008年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于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特色林果业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提高特色林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意见》等文件为新疆林果业发展指明方向;2009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和中国农业银行签署的《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中国农业银行新疆分行计划五年内提供100亿元林果业专项贷款,为新疆林果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资金支持;2009年以来自治区政府联合中央各部委、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分别在乌鲁木齐、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型城市多次举办新疆特色林果产品交易会、展销会、高峰论坛,为展示、宣传、营销新疆优质特色林果产品搭建平台;2010年以来,各级政府结合现代营销理念,联合中央电视台、阿里巴巴先后推出新疆首个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和1.2版的新疆林果网等线上交易平台,不段提高市场开拓能力、有效降低交易成本。

[1] 马凯,杜建厂,王兴娜.新疆林果业的发展对策[J] .中国农学通报,2001,17(5):79-80.

[2] 马海霞.新疆林果业产业化中的地方政府行为分析[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4(6):62-63.

[3] 郑宏.发展新疆林果特色产品加工业初探[J] .新疆农机化,2006(1):36-37.

[4] 崔培毅,刘晓芳.提高新疆特色林果基地效益研究[J] .新疆农业科学,2008,45(6):1110-1115.

[5] 周斌.论新疆林果业的创新与发展[J] .当代经济,2008(12):102-103.

[6] 龙海全,朱美玲.新疆林果业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模式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4):46-47.

[7] 孙兰凤.基于发展中的新疆特色林果产业结构优化问题研究[J] .产业观察,2008(5):109-114.

[8] 孙兰凤.新疆特色林果产品基地建设的思考[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9-14.

[9] 孙兰凤.新疆特色林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新疆农业科学,2009,46(3):678-685.

[10] 倪天麒,海热提·吐尔逊,曾静.新疆棉花生产的适度规模及其调控对策[J] .干旱区地理,2000(4):143-148.

[11] 孙慧.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J] .开发研究,2008(6):231-235.

[12] 王燕,阎顺.新疆旅游资源的类型、等级及空间分布特征[J] .干旱区地理,2009,32(5):783-790.

[13] 任青丝.新疆兵团棉花产业集群集聚程度与布局研究[J] .中国棉花加工.2010(1):29-32.

[14] 蒲佐毅,龚新蜀.新疆乌昌地区乳业产业集群发展的障碍及对策[J] .北方经济,2010(4):48-49.

猜你喜欢
林果业林果新疆
Phase-and spin-dependent manipulation of leakage of Majorana mode into double quantum dot*
奥林果业
中国果树(2020年2期)2020-07-25 02:14:40
平山县主要林果有害生物的发生及防治
河北果树(2020年4期)2020-01-09 16:06:08
阿克苏林果虫害专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电子制作(2017年22期)2017-02-02 07:10:24
浅谈丹凤县林果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咸阳德丰农林果业高新技术应用研究所
新疆多怪
丝绸之路(2014年9期)2015-01-22 04:24:46
现代林果业种植中设施果树栽培技术的应用
河南科技(2014年22期)2014-02-27 14:18:23
林果的故事一串串儿……
中国火炬(2010年10期)2010-07-25 07:43:53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