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规模化猪场猪布鲁氏菌病血清学调查

2012-08-06 01:23:26汤德元曾智勇罗险峰李春燕甘振磊
猪业科学 2012年10期
关键词:布鲁氏菌氏杆菌试管

刘 建, 汤德元*,曾智勇,罗险峰,李春燕,甘振磊,王 凤,郝 飞

( 1.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2.贵州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 贵阳 550008)

布鲁氏菌病又称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病畜临床主要表现为生殖器官和胎膜发炎,引起流产、睾丸炎、腱鞘炎和关节炎[1]。在家畜中主要感染牛、绵羊、山羊、猪等,并且可以通过这些家畜传染给人及其他动物。本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对畜牧业发展和人类健康有极大的危害,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重要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乙类传染病[2]。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起我国通过对高危人群和家畜进行疫苗防治,布鲁氏菌病在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曾得到较好控制[3];但之后布氏杆菌病感染率呈现出逐渐上升的势头:1991-2001年间,通过对共计2.20万份人的血清学调查显示,布氏杆菌感染阳性率由90年代初的0.35%上升至2001年的3.57%,这一结果也间接反映了家畜布氏杆菌感染率逐年上升的事实[4]。因此,为了解贵州省某规模化猪场猪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状况,本实验对该规模化猪场进行了猪布鲁氏菌病的血清学检测,以期为该规模化猪场猪布鲁氏菌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被检血清

采自贵州省某规模化养猪场经产母猪血清样本500份、后备母猪血清样本200份及公猪血清样本100份,共计800份。

1.1.2 诊断液

布鲁氏菌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抗原、标准阳性血清及标准阴性血清,由青岛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工司生产,批号为20120409;布氏杆菌病试管凝集抗原,购自农业部动物检疫所。

1.2 方法

1.2.1 检测方法

1)布鲁氏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按照农业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动物布鲁菌病诊断技术》中规定的技术要求进行操作,待检血清通过布鲁氏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 进行初筛。取一洁净的玻璃板,其上划分成4 cm2的方格,在该玻璃板上标记各受检猪血清号,然后吸取相应的待检血清 0.03 mL 滴于洁净玻璃板上,在受检血清旁加入 0.03 mL 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抗原,混匀后4 min内观察结果,同时设置阴、阳性血清对照。阳性或疑似阳性的样品用布鲁氏菌试管凝集试验方法进行复检确认。

2)布鲁氏菌试管凝集试验:本试验按《家畜布氏杆菌病试管凝集反应技术操作规程及判定标准》[5]进行。首先稀释血清,稀释度依次为 1∶12.5、1∶25、1∶50、1∶100。加入等量稀释后的抗原,混匀,则血清稀释度依次为 1∶25、1∶50、1∶100、1∶200。同时做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及抗原对照,将全部试管充分震荡后置 37 ℃温箱中 20~22 h,取出后放室温2 h,然后判定结果。

1.2.2 判断标准

1)布鲁氏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判断标准:在阴、阳性血清对照成立的条件下,若待检血清在4 min内出现肉眼可见凝集现象都判为阳性(+);若无凝集现象,呈均匀粉红色者判为阴性(-)。

2)布鲁氏菌试管凝集试验判断标准:反应结果可见菌体完全被凝集呈伞状沉于底部,液体完全透明,记为“++++”,即100%凝集;菌体大部分被凝集沉于底部,液体不十分透明,记为“+++”,即75%凝集;管底可见到明显的凝集块,液体不甚透明,记为“++”,即50%凝集;液体混浊,有不甚明显的沉淀或仅有沉淀的痕迹,记为“+”,即25%凝集;液体均匀混浊,无凝集物,记为“-”,为阴性反应。以出现“++”,即50%以上凝集判为阳性;25%凝集,判为可疑。

2 结果

由表1可知,该规模化猪场经产母猪、后备母猪和公猪的猪布鲁氏菌病待检血清样品,通过布鲁氏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进行初检,阳性份数为10份,阳性率为1.25%;其中公猪检测100份,阳性份数为2份,阳性率为2%, 后备母猪检测200份,阳性份数为5份,阳性率为2.5%,经产母猪检测500份,阳性数为3份,阳性率为0.6%。然后对初检阳性的血清进行布鲁氏菌试管凝集试验进行确诊,结果表明,以上初检阳性血清中最终确诊4份呈现布鲁氏菌阳性,阳性率为0.5%,经产母猪、后备母猪和公猪血清阳性数量分别为2份、1份和1份,阳性率分别为0.4% 、0.5% 和1.0%。

表1 猪布鲁氏菌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检测结果

3 结论与讨论

本次试验对贵州省某规模化养猪场经产母猪、后备母猪和公猪共计800份猪血清样本进行了猪布鲁氏菌病的血清学检测,根据结果可以看出,经产母猪、后备母猪和公猪的猪布鲁氏菌病阳性率分别为0.4% 、0.5% 和1.0%。本次试验共计对800份猪血清样品进行布鲁氏菌病检测,整体的阳性率为0.5%,与罗明星等[6]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

目前布鲁氏菌病的诊断和检测技术主要有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试管凝集试验(SAT)、补体结合试验(CF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乳汁环状试验(MRT)以及PCR诊断技术等[7]。从试验结果可知,用RBPT检测猪布鲁氏菌病,800份血清样品共检测出阳性血清10份,阳性检出率为1.25%,而用SAT检测出阳性血清4份,阳性检出率为0.5%,说明用RBPT检测血清样品存在假阳性现象,因此,RBPT只可用于样品的初步检疫筛选,经RBPT诊断的阳性样品,须进一步做试管凝集试验或其他辅助试验方可定性。SAT是我国布鲁氏菌病诊断的法定方法,是一种比较经典的布鲁氏菌病检测方法。SAT既可以定性,也可以定量,因而在判定反应强度上比 RBPT更精确。RBPT在使用的时候操作方便、快捷,但易出现假阳性,适于大规模样品的初检。SAT 特异性好,准确性高, 但操作繁琐,费时、费力[8]。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对待检血清可采用平板凝集试验初检,对阳性者再用试管凝集试验复检确定,从而可以达到快速准确的目的。本次调查先用RBPT方法进行初筛,再使用SAT方法确诊。2种方法均检出一定比例的阳性率,说明该规模化养猪场确实存在布鲁氏菌的感染,故建议该规模化猪场要加强猪场的免疫、检疫、淘汰和净化力度,以避免布鲁氏菌病蔓延。

布氏杆菌是一种细胞内寄生菌,抗生素对其效果较差。因此,本病应以免疫预防为主。一般认为带菌病畜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病畜可以通过交配、蚊虫叮咬等途径传染健康家畜。对于检查到布氏杆菌的养殖场应采取积极的免疫措施,隔离传染源,控制疫情蔓延,同时对饲养场地、各种用具、车辆等进行消毒,对母畜分娩的排泄物、胎衣所污染的垫草、流产胎衣和胎儿等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对其他未发病家畜及时进行疫苗免疫。布鲁氏菌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病,危害性非常大,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做好防疫工作。只有高度重视和加强强制性防疫,布鲁氏菌病才可以得到较好的控制。

[1] 蔡宝祥.家畜传染病学[M].4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2] 王海霞,陈军光,郑素君,等.检测奶牛布鲁氏菌病试验方法的比较[J].中国兽医杂志,2008,44(2):33.

[3] 崔丽瑾,王兴龙,王英超,等.野生动物布鲁氏菌病[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0,26(3):283-288.

[4] 张士义,朱岱,压森林.中国布鲁氏菌病防治年回顾[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3,18(5):275-278.

[5] 郑明球.家畜传染病学实验指导[M].3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38-44.

[6] 罗明星,周碧君,王开功,等.贵州省家畜布氏杆菌病血清学检测[J].贵州农业科学,2009,37(1):109-110.

[7] 齐景文.布鲁氏菌病常用诊断方法应用现状及评价[J].中国畜牧兽医,2006,33(8):70-73.

[8] 樊三忠,等.虎红平板凝集试验与试管凝集试验检测奶牛布鲁菌病的比较[J].中国动物检疫,2009,26 (9):52-53.

猜你喜欢
布鲁氏菌氏杆菌试管
一例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诊断
羊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无土栽培在试管苗移栽中的应用探讨
河北农机(2020年10期)2020-12-14 03:13:30
麋鹿巴氏杆菌病的诊治
试管难题
好孩子画报(2016年7期)2016-12-12 11:43:47
兔巴氏杆菌病的诊断及防制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43
山羊巴氏杆菌病的诊治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44
中蒙医解毒化湿法治疗布鲁氏菌病
异型试管在微型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牛布鲁氏菌病的预防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