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农村社区中老年人群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

2012-08-03 03:45:40张开金戚建芬蒋丽琴陈大勇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年24期
关键词:苏南地区昆山市肥胖率

杨 菊 张开金 戚建芬 蒋丽琴 陈大勇 李 娟 张 凯 叶 青 周 玲

(昆山市周市人民医院,江苏 苏州 215314)

超重/肥胖既是一种慢性病,也是多种慢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骨关节病、某些肿瘤和社会心理障碍的重要危险因素,是导致早死、致残、影响生命质量和增加各国经济负担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1,2〕。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全球超重、肥胖率呈现持续上升趋势〔3〕。苏南地区属于经济快速发展区域,当地农村居民生活方式呈现城市化变化。为了及时掌握苏南地区农村中老年居民超重和肥胖的流行情况,为政府卫生决策和肥胖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对苏南地区昆山市某镇2011年居民健康体检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整群抽取昆山市周市镇农村社区中老年居民为调查对象,2011年对该镇14 111例居民进行健康状况调查,男性6 504例,女性7 607例,年龄45~94岁,平均(60.3±10.3)岁,男性为(60.7±10.2)岁,女性为(60.1±10.4)岁。

1.2 调查方法 参照《昆山市居民健康状况检查表》对每个受检者进行问卷和体格检查,主要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慢性病史,吸烟及饮酒史,测量身高、体重、血压、血糖等。由经过统一培训的专职医务人员进行询问调查和相关指标的测量。

1.3 判定标准 采用体重指数(BMI)作为超重和肥胖的判定指标,BMI≥23.0 kg/m2为超重,BMI≥25.0 kg/m2为肥胖。吸烟定义为每天吸烟一支及以上,连续一年。饮酒定义为每周饮酒2次及以上。糖尿病定义为有糖尿病史,或一天当中任意时候血浆葡萄糖浓度≥11.1 mmol/L,或空腹血浆葡萄糖浓度≥7.0 mmol/L。

1.4 资料整理和统计学分析 采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核查无误后供分析使用。利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卡方检验用于分析计数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肥胖的多因素分析。

2 结果

2.1 人口学基本特征 本次共调查14 111人,应答率为85.0%,其中男性占46.09%,女性占53.91%。年龄45~94岁。被调查对象的人口学基本特征构成见表1。

表1 昆山市某镇被调查对象的人口学基本特征构成〔n(%)〕

2.2 超重和肥胖的分布特征 本次被调查人群超重/肥胖率为59.0%(8 332/14 111),肥胖率为 34.9%(4 920/14 111)。男性与女性超重/肥胖率、肥胖率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的超重/肥胖率和肥胖率之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55~64岁组的超重/肥胖率和肥胖率都达到最高,分别为62.6%和37.6%。文化程度最高的大学专科及以上的人群超重/肥胖率和肥胖率都是最高,分别为70.7%和38.8%。在所有职业中,国家机关干部的超重/肥胖率和肥胖率最高,分别为82.1%和50.0%。见表2。

2.3 超重/肥胖的单因素分析 表3显示,糖尿病患者的超重/肥胖率和肥胖率均显著高于无糖尿病者(P均<0.001)。不同吸烟状况者的超重/肥胖率、肥胖率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0.003)。不同锻炼频率和饮酒状况者的超重/肥胖率、肥胖率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表2 不同人口学特征人群的超重和肥胖情况比较〔n(%)〕

表3 超重/肥胖的相关因素分析〔n(%)〕

2.4 肥胖的多因素分析 以肥胖为结果变量(BMI<23.0 kg/m2为对照),选取年龄、性别、文化程度、锻炼频率、糖尿病、吸烟和饮酒等7个因素为因素变量,进行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enter法),赋值说明:性别:男=1,女=2;文化程度:文盲=1,小学=2,初中=3,高中/技校=4,大专及以上=5;锻炼频率:每天锻炼=1,每周锻炼=2,偶尔锻炼=3,从不锻炼=4;糖尿病:无=0,有=1;饮酒:不饮酒=0,饮酒=1;吸烟:不吸烟=0,戒烟=1,吸烟=2。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史和吸烟与肥胖存在统计学关联,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20.969,P<0.001)。有糖尿病者发生肥胖的风险是无糖尿病者的2.34倍(OR 95%CI=1.996~2.743)。吸烟者发生肥胖的风险是不吸烟的0.731倍(OR 95%CI=0.647~0.826),见表4。

表4 肥胖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中国正在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对于社会的压力也将大大增加〔4〕,中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也必将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昆山市周市镇是一个苏南地区经济比较发达的城镇,我国在不久的未来会迎来很多类似经济水平的城镇,其生活方式也必然会存在相似的地方,本文调查周市镇的中老年群体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现况及其影响因素,可以为当地制定肥胖等慢性病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同时,也可以预示未来类似经济地区所要面临的人群肥胖等慢性病问题,以防患未然。

全国第4次营养调查资料显示农村老年人肥胖率为6.2%〔5〕,而本次调查周市镇45岁及以上人群,超重/肥胖率和肥胖率分别达到59.0%和34.9%,仅从肥胖率而言,该镇就已经远远超过了全国农村老年人平均水平。本文结果显示,55~64岁年龄组超重/肥胖率和肥胖率达到最高,分别为62.6%和37.6%,主要的原因可能有两点,一是由于65岁以后机体逐渐衰老,代谢能力下降,消化功能减弱,造成营养摄入下降〔6〕,二是由于肥胖能引起人的期望寿命的减少,有文献报道超重和肥胖会增加死亡和疾病风险,由于超重,40岁不吸烟的女性、男性期望寿命将分别减少3.3年和3.1年,而由于肥胖造成的女性、男性期望寿命会分别减少7.1年和5.8年〔7〕,也就是说很有可能在65岁以后,超重和肥胖的这部分人相对不超重或者不肥胖的人会有更多的死亡,从而造成65岁以上人群中超重/肥胖率和肥胖率下降。本文多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患者发生肥胖的可能性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34倍,提示肥胖与糖尿病之间存在统计学关联。本文分析不同职业类型者肥胖情况,发现机关干部的超重/肥胖率和肥胖率最高,大大超过其他职业人群,这可能与经济收入有关,机关干部的收入相对较高一些,洪忻等〔8,9〕人发现经济越富裕,肥胖率也会越高。

本文多因素分析发现,吸烟可以降低发生肥胖的风险,OR(95%CI)为0.731(0.647~0.826),这可能是由于吸烟会增加机体能量的消耗以及抑制食欲〔10,11〕,这个观点已经得到很多人的认同。其中有很大的原因是由于尼古丁抑制或者激活了体内的部分因子所造成的,这点也已经由Koichi Tomoda等人在实验鼠体内得到了验证〔12〕。吸烟对食欲的抑制也有相关实验的证实,显示在2小时中如果逐渐增加香烟中的尼古丁的剂量,则饥饿感和食物消耗与其剂量呈负相关,而饱胀感与其呈正相关〔13〕,这些都会造成吸烟者体重的下降。也有学者指出,体重下降并不是吸烟对体重影响的唯一结果〔14〕,当吸烟的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吸烟也会造成体重的上升。

超重和肥胖已成为危害苏南地区农村社区中老年人群的重要健康问题,超重和肥胖由多因素引起,应当引导人们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从科学饮食、合理营养、体育锻炼、提高健康知识水平多方面入手,才是控制超重及肥胖流行的关键性措施。今后还应大力提倡主动拒绝吸烟,维持健康体重,根据吸烟和肥胖问题的具体特点,不断探索人群体重管理的有效模式,以增强人体健康。

1 Mitka M.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deaths fall,but some fear a reverse in the trend〔J〕.JAMA,2012;307(6):550-2.

2 Price RS,Cavazos DA,De Angel RE,et al.Obesity-related systemic factors promote an invasive phenotype in prostate cancer cells〔J〕.Prostate Cancer Prostatic Dis,2012;15(2):135-43.

3 左 辉,袁宝君,戴 月,等.江苏省居民超重与肥胖发生率变化的研究〔J〕.江苏预防医学,2009;20(1):9-11.

4 张 建,华 琦.中国老龄化的特征发展趋势与对策〔J〕.中国心血管杂志,2010;15(1):79.

5 王陇德.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1-2.

6 Wood RJ,Suter PM,Russell RM.Mineral requirements of elderly people〔J〕.Am J Clin Nutr,1995;62(3):493-505.

7 Peeters A,Barendregt JJ,Willekens F,et al.Obesity in adulthood and its consequences for life expectancy:a life-table analysis〔J〕.Ann Intern Med,2003;138(1):24-32.

8 洪 忻,殷晓梅,梁亚琼,等.南京地区居民家庭年收入与超重和肥胖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07;23(7):780-2.

9 李绥晶,金旭伟,李 辉,等.辽宁省成人超重肥胖现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6;22(2):225.

10 Filozof C,Fernández Pinilla MC,Fernández-Cruz A.Smoking cessation and weight gain〔J〕.Obes Rev,2004;5(2):95-103.

11 Hofstetter A,Schutz Y,Jéquier E,et al.Increased 24-hour energy expenditure in cigarette smokers〔J〕.N Engl J Med,1986;314(2):79-82.

12 陆 环,张 君,徐文静,等.吸烟与肥胖及胰岛素抵抗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农垦医学,2009;31(3):253-5.

13 Jessen A,Buemann B,Toubro S,et al.The appetite-suppressant effect of nicotine is enhanced by caffeine〔J〕.Diabetes Obes Metab,2005;7(4):327-33.

14 Chiolero A,Jacot-Sadowski I,Faeh D,et al.Association of cigarettes smoked daily with obesity in a general adult population〔J〕.Obesity(Silver Spring),2007;15(5):1311-8.

猜你喜欢
苏南地区昆山市肥胖率
昆山市“四进四排查” 守群众平安年
国土空间治理视角下苏南地区农用地生态修复分区
昆山市安全学校运行初见成效
昆山市坚持共建共享 争创省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
昆山市娄江实验学校
美军肥胖率上升,海军最肥
环球时报(2019-09-05)2019-09-05 06:14:30
我国北方肥胖率明显高于南方
大众医学(2017年9期)2017-10-27 20:03:43
日本人最瘦,美国人最胖
环球时报(2017-05-22)2017-05-22 12:25:07
苏南地区商业插画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艺术评论(2017年12期)2017-03-25 13:48:00
农业现代化背景下家庭农场发展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