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院校的精细化管理

2012-07-22 06:48:23郑需勇
海峡科学 2012年8期
关键词:规章制度精细化岗位

郑需勇

浅谈高职院校的精细化管理

郑需勇

闽北职业技术学院

该文从部分高职院校的管理现状出发,论述了精细化管理对加强高职院校内部管理、提高竞争力和办学质量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高职院校开展精细化管理活动的原则和对策。

管理 精细化 高职院校

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和对高职教育管理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化,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机构设置、管理模式等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均已形成自身独特的模式和特色,有力支撑和推动着高职教育实现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发展。但是,仍然有一些高职院校在升格转型过程中,由于教育观念转变不彻底,规章制度建设不完善,管理体制改革不到位,导致行政机构臃肿膨胀、岗位职责模糊不清、人浮于事相互推诿、教育资源闲置浪费、管理效率十分低下。因此,高职院校创新管理体制,有必要学习借鉴企业精细化管理理念,大力开展精细化管理活动,以此加快转变教育观念,明确岗位设置,完善规章制度,提高管理和服务效率,为实现高职院校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可靠的管理和服务保障。

老子曰:“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精细化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一种理念,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泰勒的科学管理,是社会分工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在当前高职教育发展迅速、竞争激烈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开展精细化管理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说,精细化管理是高职院校是适应市场竞争、打造学校品牌的必然选择,是控制管理成本、提升学校整体执行力的有效途径,是科学应对严峻挑战、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1 高职院校开展精细化管理活动的基本原则

根据精细化管理的工作要求,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高职院校开展精细化管理活动要把握四个基本原则。

1.1 内容精细

要用具体、明确的量化标准取代笼统、模糊的管理要求,把管理的对象逐一分解、量化为具体的数字、程序、责任,使每一项工作内容都有办事流程,使每一个问题都有专人负责。

1.2 注重效益

要坚持成本核算,努力追求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资源耗费(包括时间、人力、财物等),实现管理效益的最大化。

1.3 服务周到

要牢固树立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立足本职岗位工作,为广大师生提供热情、主动、周到、耐心的服务。

1.4 执行有力

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发扬严谨务实、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贯彻“立即行动、马上就办”的工作理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高效地执行指令,切实提高办事效率。

2 高职院校开展精细化管理活动的工作重点

高职院校与企业环境有很大的不同,管理目标和管理对象不同。因此,高职院校在实践中不能完全照搬企业精细化管理的内容和要求,而应从自身特点出发,把精细化管理活动的工作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抓基础,认真做好岗位设置工作

岗位设置、办事流程和服务标准的精细化是高职院校现代管理的发展趋势。认真抓好岗位设置工作,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的编制、工作岗位、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和考核办法,科学合理分配人力资源,消除人浮于事、忙闲不均现象,是加强学校精细化管理的一项基础性、根本性工作。要按照科学合理、精简效能的原则,以上级编制部门核准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控制为依据,坚持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和合同管理,强化岗位管理,做到以事定岗、以岗定酬。行政机关要合理设置管理岗位,尽量压缩精减行政机关人员,充实一线教学岗位。教学部门要科学配置教学岗位,合理控制师生比例,优化配置各专业师资结构,并对课时等进行总量控制。高职院校要通过岗位设置,进一步明确各岗位工作职责,规范各项工作流程,使管理责任具体化、管理任务明确化,使每个人、每个岗位都有明确而具体的工作职责、督察措施、奖惩规定,使每个人都明确岗位职责,牢记岗位职责,尽到岗位职责,形成强烈的责任意识与良好的行为习惯。

2.2 抓规范,高度重视规章制度建设

规章制度是学校目标在工作规范上的具体体现,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基础和前提。规章制度健全,才能使学校管理由粗变细,由细变精,避免出现“粗放型”管理现象。学校的管理制度制订得越全面、条款写得越具体、执行得越认真,就越有利于管理目标的落实。高职院校要认真吸取工作程序不清、手续不明、制度不健全,从而导致扯皮推诿、管理和服务效率低下的深刻教训,对学校的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梳理,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全面修订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的管理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做到严格管理、规范管理。同时,学校的各项工作都要建立程序化的工作流程,明确每一个细节的工作任务、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做到环环相扣、环环不漏,避免出现阻塞和脱节现象,从而形成管理有程序、办事讲程序、人人懂程序的工作习惯。高职院校要通过制订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引导教职工日常工作规范,约束教职工个体工作行为,明确教职工遵守或者违反规定的奖励惩罚措施,以此保障学校各项措施执行的政令畅通。

2.3 抓创新,积极推行院系二级管理

建立院系二级管理体制是适应高职院校办学规模扩大,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迫切需要,也是转变办学观念,培育高等职业教育氛围的必然要求。高职院校实行二级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简化管理,提高效率。高职院校要根据学院实际情况,大胆创新管理体制,努力实现层级结构和扁平结构的有机结合,逐步将学生管理、教学管理权责下放到系部,进一步明确系部的编制、职责、权限,实现管理重心下移,积极推行院系两级管理体制,将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形成“党政合力、分层管理、责任到岗、重心下移”的管理体制。高职院校通过实施院系二级管理,把学院整体工作目标逐层分解、展开,并逐层下放目标管理的自主权,达到“降低管理重心、缩短管理跨度、避免相互推诿、提高管理效益” 的精细化管理目标,从而使系部在学院总体目标、原则的指导下,拥有足够的权力和利益,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相对独立的办学实体,以此激发系部的办学活力,调动系部的办学积极性,不断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和教育教学质量。

2.4 抓落实,切实提高管理的执行力

抓好制度的落实,提高管理的执行力,是加强管理的基本要求,也是检验精细化管理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准。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力。没有执行力的制度,往往流于形式,成为摆设。执行力是把学校的发展战略、领导决策转化为实际效益和成果的关键。高效的执行力,才能保证规章制度的有效执行,办事流程的顺畅运行和工作任务的按时完成。高职院校各部门都要针对岗位职责的完成情况和工作任务的执行结果,制订具体细致、科学全面、操作性强的考核方案和制度,特别要重视抓好量化考核,并将“定量”与“定性”考核结合起来,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认真细致及时的检查与考核,努力消除工作中的“中梗阻”现象,确保学校的规定、班子的决策、领导的指示得到迅速的落实、及时的反馈、有效的调控。同时,高职院校在绩效考核中要体现多元性与发展性的导向,把工作业绩与绩效考核挂钩,确保考核结果的客观、公正,形成“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优质多酬,劣质少酬,无质不酬”的利益导向机制,促进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各项工作要求落到实处。

总之,高职院校要通过开展精细化管理活动,在师生中牢固树立“细节决定成败”的理念,认真落实“谁的课堂谁负责”,“谁的班级谁负责”、“谁的人谁负责”,“谁的岗位谁负责”,“谁的分管谁负责”的岗位责任制,把管理的每个细节落实到每个教师和学生身上,做到处处有人管,事事有人抓,逐步建立精细化管理的长效工作机制,推动学校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不断提高学校的工作效率、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从一定意义上说,精细化管理是提升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关键,是打造高职院校外在形象的抓手,它的实质是“用心工作、爱心育人、真心服务”的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

[1] 王树国.以精细化管理加强学校内涵建设[J]. 中国高等教育,2007(12): 14-16.

[2] 李强.关于地方高校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几点思考[J].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7-9.

[3] 韩桂娟,李植峰. 精细化管理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J]. 职业技术教育,2008 (23): 82.

[4] 雷建卢.高职院校精细化管理探析[J]. 中国电力教育,2009(11): 63-64.

[5] 丁伟娜.如何实施学校精细化管理[J]. 新课程: 教育学术, 2011(12):11.

猜你喜欢
规章制度精细化岗位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5:02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人大建设(2019年4期)2019-11-17 13:04:02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乡村地理(2018年2期)2018-09-19 06:44:06
“墙化”更需“强化”
党员生活(2018年8期)2018-06-07 09:45:56
第三部分 规章制度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中华儿女(2016年14期)2016-12-20 18:22:28
如何打造精细化立法产品
公民与法治(2016年7期)2016-05-17 04:11:03
英国小学的规章制度
小学时代(2016年30期)2016-02-24 06:42:09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现代企业(2015年4期)2015-02-28 18:4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