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海丽(四川民族学院体育系 四川 康定 626001)
体育特长生是学校招收在体育运动项目中具有一定天赋或有一定运动特长的学生。多年来,我国在体育特长生培养过程中取得了很大进步与发展,为体育人才输送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然而,目前我国部分地区体育特长生在培养过程中出现如:学习成绩偏低、训练不科学、学生心理健康等诸多问题并亟待解决。为此,本文以辛集市15所重点中学体育特长生的培养现状为切入点进行实地调查,旨在为辛集市体育特长生未来培养过程中学生训练、学习等综合素质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王晓东在《普通高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新办法对体育特长生招生录取过程的影响分析》中提出:“体育特长生是指那些虽未达到竞技的高水平,但还具有一定得体育基础并在一定级别和规模的体育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
胡红宝在《如何培养普通高中的体育特长生》中解释:“学校招收具有体育运动特长的学生就是体育特长生”。
管格等在《高中体育特长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中体育特长生的释义:“高中体育特长生指在某一体育项目上特有的高中学生”。
综上所述,本研究将体育特长生释义为:学校招收在一定的体育运动项目中具有一定天赋或有一定运动特长的学生。
体育特长生的训练情况包括多种因素,本研究将从以下几种因素:训练时间、训练项目、场地设施建设来进行研究分析。
表1:重点中学训练时间统计表
训练时间是构成体育特长生运动训练的重要因素之一,如表1所示。辛集市重点中学体育特长生的训练时间多数在每日4~5个小时大约占40%-60%。而每周平均练习频率为4次或4次以上到5次的约占53%,有学校甚至要求周六日也进行锻炼。以上数据显示,体育特长生的技术训练占学校生活的主要部分,也成为学习期间的主打科目。
运动项目是构成运动训练的核心内容。
如表2所示,辛集市重点中学体育特长生运动项目排在前5名的分别是:田径(51.6%)、篮球(42%)、足球(37.5%)、排球 (34.5%)、 跆 拳 道(24.5%),以上5项均受广大师生欢迎的运动项目,说明目前各重点中学球类运动项目比重较大,而游泳、体操、羽毛球等运动项目尚未普遍开展。
体育场馆建设是体育运动训练的必要条件,通过对辛集市重点中学体育场馆的调查显示,目前体育场馆建设基本能够满足学生的日常锻炼,但作为能满足专业训练需求还应进一步加大场馆设施建设投入。
表2:辛集市重点中学体育特长生各项运动项目调查表
文化课一直是体育特长生最为薄弱的环节,体育特长生在体育训练水平提高的同时,文化课情况越为滞后。当今时代,培养体育优秀人才不仅是要求技术成绩优秀,更多要求学生文化成绩等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即理论型与应用型人才相结合的综合型人才。
导致体育特长生文化课学习薄弱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自身因素,另一方面是教师及领导方面的因素。对于体育特长生自身因素而言,性格特征较活泼外向,对体育运动项目情有独钟。即使不学习,也要多锻炼的思想扎根于学生心里,且在经过长期的体育锻炼情况下而忽视了文化课学习;另一方面,部分学校为追求学校高升学率,而单项提升体育特长生训练成绩为突破口,从而导致体育特长生的文化学习成绩一直处于低下的不良状态。
体育特长生的个性特征主要表现在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两方面。加强体育特长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坚定信念和培养良好思想道德品质,树立人生观和价值观基本的道德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又是对人格的一种修养和磨练,在训练过程中,学生只专注于体育成绩的提高,而忽略了社交等基本常识和礼节。因此笔者认为,解决体育特长生的思想偏差等特征,最重要的是要转变学生的思想意识,使学生在训练和学习中保持应有的意志品质和情感意识。
其二,体育特长生的心理素质教育不可忽视。在培养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方针中明确指出:“当今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特别要注重学生的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在训练和学习中教师应有因材施教,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在学习和锻炼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学生的信心。
高水平的教练员是体育特长生训练成绩的保证,关系到学校运动队的发展。本文通过调查辛集市15所重点中学教练员情况了解到(见表4),
学历结构,有57%的体育教师为本科学历,46.5% 为大专学历;职称情况,主要集中在初级和中级,而具有高级职称的教练员只占34.5%,面临当今知识、信息更新飞快的社会环境下,教练员应不断提高知识和技术水平等综合素质;教龄情况,有3-5年教龄经验的占50%左右,但具有5年以上的则甚微。因教练员的流动性较大,教学不稳定,对其教学水平有所影响。因此,学校应该采取相应政策和措施对教练员给予一定物质鼓励,避免人员流失,并要求组织教练员的业务培训等手段来提高教练员的业务水平。
表4:辛集市重点中学教练员基本情况统计表
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特长生学习和训练的基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学生具备的基本要求。训练中要培养学生艰苦奋斗,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品质。针对目前辛集市重点中学体育特长生是文化偏低现象,学校应采取相应措施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体育特长生进行文化课的学习辅导,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或采取相应奖励措施来增强学生对文化课学习的自信心,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通过了解辛集市重点中学体育设施建设的基本情况,得知目前该市中学多数学校场地基本设施建设尚不完善,因此,建议政府和学校应竭力对学校体育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以保证学生体育锻炼,以提高整体训练水平。
教练员的业务水平关系到学生的运动成绩,针对辛集市重点中学教练员学历、职称偏低及流动性大等情况,建议学校加大力度不断提升教练员的业务水平,定期开展教练员的业务培训,并设立相应考核制度,给予相应物质资金奖励,来增强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及提高工作热情。此外,还应安排教练员相互观摩及交流活动,借鉴优秀教练员的成功经验,以提高教练员专业知识、技能水平,最终促进体育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训练和学习时间二者比例严重失衡现象已成为辛集市重点中学一大主要问题。为此,学校应科学、合理的安排学生的训练和学习时间,使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科学证明,适当负荷的体育锻炼可以塑造学生乐观开朗的外在性格以及满腹朝气的个性,能够适当地调节和释放学生学习及多方面的心理压力,而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热情能够提升学生自我品质的内在修养,使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人生观和价值观,使理论与技术相结合,并能深入理解训练技术的学习方法和锻炼技巧,以指导实践训练,达到理想的训练效果。
[1]王晓东.普通高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新办法对体育特长生招生录取过程的影响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3):38-39.
[2]曹茂英.如何提高体育特长生的文化课成绩[J].新课程研究,2008,(1):101-104.
[3]胡红保.如何培养高中体育特长生[J].音体美园地,2008,(9):62.
[4]刘建华.体育特长生学习心理分析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2003,(1):55-56.
[5]管格,邱进军.高中体育特长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J].科教文汇,2008,(9),:1-2.
[6]马允乐.浅谈体育特长生的学习与训练[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2,(4):107-108.
[7]莫巍峰.对体育特长生培养的探讨[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3,(11):62-63.
[8]李峰.关于重点中学招收体育特长生的思考[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3,(3):102-103.
[9]梁剑,等.普通高中体育特长生个性特征及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2009,(12):24-25.
[10]罗向阳.体育特长生的思想品德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6,(4):79-80.
[11]蒋利.浅谈中学体育特长生的心理素质教育[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93-94.
[12]王虎.黑龙江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现状及发展途径与方法的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4,(2):82-83.
[13]汪元榜.对构建和谐体育教学的思考[J].教学研究,2006,(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