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_ 心路独舞
前几天下班的时候,天突然下起了暴雨。当时我正开车往校门外,大雨倾泻而下,我将车的控制调整到了weather control(天气控制键),但是我依旧感觉得到轮子在水上漂,我在竭力控制车的平稳,试图寻找一个安全的地方停下来。就在这时,隐约中我看见一个年轻男子在雨中拼命地奔跑,似乎在寻找一个地方躲避这突如其来的暴雨。仔细辨认后发现这是我手下的一个学生助理,我本能的反应是打开车门让他进来,然而我的手突然停了下来,把欲吐出来的呼喊咽了回去。
其实给公立大学工作的人都知道,除了福利很好之外,有一条突出的好处就是工作的稳定性,如果没有违法、没有极其不称职的工作表现,一般来说,想干到退休,都是可以如愿的。违法的事情比较好解释,民事纠纷如果不涉及work ethnics(职业道德)的话,一般不影响工作。工作极度不称职的情形也可以想象,但是有一条基本上只要触犯了,则很容易被开除,就是和学生有任何romantic involvement(爱情关系)。原本这是一个很好证明的事情,但是几年前另外一个州的一个女学生坐在男教授车里,行驶的时候被其他人看见了,还用手机拍了照片,而这个女学生恰恰在这位教授所教的课程里得了A。看见他们的人或许出于个人目的将教授控告到学校,说他利用处于不利地位的学生,结果惹起了一场调查,花了不少律师费,耗费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教授几乎失去终身教职,最后千辛万苦才证明自己的清白。这件事情发生以后,大家开始三思起来,随意给需要的异性学生搭车的事情,只要是一对一,一般都会找个理由推掉。说到这里,你就可以理解了我最后时刻的放弃,看着自己的学生在雨中挣扎,却不能伸出援助的手,我真的感觉有些悲凉。
所有对学生有 生杀 权力的教学人员在聘用的时候,都和学校签了合同,明白地申明了不能和学生有任何的romantic involvement,但问题是,有些学生,尤其是漂亮的女学生很会利用自己的资本,取悦于男老师,以得到好一些的分数,如果分寸得当,无伤大雅,别人也没什么可说的,可有的时候美国女孩子也很主动,这个时候究竟谁处于不利位置,还真难说。若是有的男教授不领情,再被反咬一口,会不会有嘴说不清呢?于是,多数的大学教师在和学生交往的时候很注意分寸。
更复杂的是,你要是以为以上的担忧只限于异性之间,那就大错特错了,在对同性恋见怪不怪的美国,哪怕是同性搭车或者两个同性关起门来在办公室里,都可能成了某种猜测的借口,最好的办法就是彻底透明。在这样一种明确的规定中,老师手中的这一点小小的权力,成了学生面前可怜的优势,反而让我们学会了自危,采取各种可能的办法保护自己的清白。
或许有人会说,美国不是法律很健全的国家吗?大不了打官司还个清白。没错,但是你得有时间、金钱和精力去打官司。我曾亲眼见过一对夫妻携手打官司,中间经受不住精神压力分道扬镳,两年后案子是赢了,却赢得百感交集,当初要奋斗的目标已经不在了。美国法律是很公正,但不是每个人都有实力经历这一切。
写到这里,本来可以结束了,但我突然想起了南京青年彭宇和徐老太那一场闹剧和最后的判决,这个恩将仇报的事件曾经轰动了南京,轰动了全国,继而传到了海外。相传有个网友炮制了一个救助宝典 ,大致是:看见老太太倒下后,先去找个相机或者摄像机把当时的情形拍下来,然后再找当时在场的人写下目击证明,然后再起草一份《救助协议书》,说清楚是老太太自己倒下的,让她签字画押。做完这一系列工作之后,才能考虑开始救助行动,如果这时候老太太还活着的话。
当法律和现实让人在做好事的时候要首先自危、考虑怎么保护自己,难道这不够悲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