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茂蓉 朱刚 曾小莉 宋艳霞 吉红英 刘华/资阳市安岳县农技推广中心
浅析水稻丰产优质栽培技术
□李茂蓉 朱刚 曾小莉 宋艳霞 吉红英 刘华/资阳市安岳县农技推广中心
本文据近年来安岳县水稻高产创建百亩攻关片核心示范户的数据,浅析水稻丰产优质栽培的生育状况及关键技术,为提高水稻整体产量水平提供参考。
1.1 产量状况
据2008~2011年安岳县62户高产示范户统计,亩产700kg以上的8户,占12.9%,平均亩产726.9kg,最高亩产774.9kg;650~699.9kg的11户,占17.7%,平均亩产672.9kg;600~649.9kg的9户,占14.5%,平均亩产622.8kg;550~599.9kg的12户,占19.4%,平均亩产576.8kg;500~549.9kg的10户,占16.1%,平均亩产524.8kg;500kg以下的12户,占19.4%,平均亩产416.5kg。
1.2 产量构成和生长状况
亩产700kg以上的平均株高122.7㎝,穗着粒数216粒,结实率79.5%,亩有效穗13.98万穗,穗实粒数171.8粒,千粒重30.46g;亩产650~699.9kg的平均株高119.8㎝,穗着粒数205.6粒,结实率86.8%,亩有效穗12.97万穗,穗实粒数178.5粒,千粒重29.67g;亩产600~649.9kg的平均株高118.8㎝,穗着粒数213.7粒,结实率80.7%,亩有效穗12.4万穗,穗实粒数172.5粒,千粒重29.59g;亩产550~599.9kg的平均株高116.6cm,穗着粒数189.1粒,结实率85.1%,亩有效穗12.77万穗,穗实粒数160.9粒,千粒重28.79g;亩产500~549.9kg的平均株高114.9㎝,穗着粒数181.3粒,结实率84.9%,亩有效穗12.03万穗,穗实粒数153.9粒,千粒重28.7g;亩产500kg以下的平均株高119.3㎝,穗着粒数158.3粒,结实率81.4%,亩有效穗10.9万穗,穗实粒数128.8粒,千粒重29.56g。可见,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是亩有效穗和穗实粒数,千粒重变化不大。
1.3 生育进程
3月8 ~15日播种育苗,4月19~23日栽插,7月中、下旬抽穗,8月下旬收获。
1.4 施肥情况
强化栽培亩用生物有机肥50kg、人畜粪或沼气肥1~1.5t、配方专用肥50kg、尿素4kg、氯化钾10kg、磷铵5kg、硫酸锌1kg,折氮10.39kg、五氧化二磷5.2kg、氧化钾6.9kg,施肥方式是底肥、分蘖肥和孕穗肥。机插秧亩用配方专用肥50kg、生物有机肥25kg,氯化钾10kg,硫酸锌1kg,尿素4kg,折氮9.84kg、五氧化二磷3kg、氯化钾6.9kg,施肥方式是底肥、孕穗肥。
1.5 关键技术
选用良种,旱育秧和软盘育机插秧,强化栽培和机插秧,统一绿色防控病虫草害,合理灌水,适时收获。
根据安岳县的产量目标、气候条件、水稻各生育期的要求及高产示范户的实践,要达到高产优质,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2.1 合理的生育进程
3月8 ~18日播种育苗,4月中下旬栽插,6月上旬拔节、7月中下旬抽穗,8月下旬收获。即3月播种4月移栽,5月分蘖6月拔节,7月抽穗8月收获。
2.2 合理的长势长相
(1)移栽时为壮秧。即秧苗叶绿苗挺矮健,茎粗根旺色白,有1~2个分蘖,秧龄叶龄适当(叶片4~6片,秧龄30~40天),生长均匀整齐。
(2)返青分蘖期。从叶色看,移栽后叶色不明显退黄,以利早生快发,也就是“一黄”;返青后叶色迅速转深,到分蘖盛期出现“一黑”;最高分蘖期后叶色逐渐退淡,到圆杆拔节期出现“二黄”。从长相看,栽后“立蔸”快、返青早,随新叶和分蘖的生长,很快“散蔸”,叶片较长,弯而不披,茁壮有劲,株型似“水仙花”,高度适宜,清秀健壮。从长势看,分蘖期出生的叶长度增加,叶耳距和叶尖距呈现有规则的增加。从分蘖增长速度看,在栽后7~10天有新蘖出现,20天左右达到分蘖盛期,总茎数接近预定的穗数,30~40天到达最高分蘖期。
(3)拔节长穗期。剑叶露尖时封行;叶色出现“拔节黄”,孕穗期出现“二黑”,抽穗前几天的破口期出现“三黄”;最后三片叶要逐片减短,厚而直。
(4)抽穗结实期。叶面积指数6~4,最后下降到至3左右;单株绿叶数到黄熟期仍有1~2片;叶色齐穗以后出现“三黑”。
2.3 合理的产量构成
亩产700kg以上亩有效穗14万~16万穗,穗实粒数170~190粒,千粒重29~30g;亩产600~700kg的亩有效穗12.5万~16万穗,穗实粒数160~180粒,千粒重28~30g。进一步提高产量需在增加亩有效穗、提高结实率和穗实粒数、适增千粒重上努力。
3.1 良种好田是丰产优质的基础
优良品种是水稻丰产优质的条件,选用分蘖力强、抗倒伏力较强、中大穗型、米质优良且适口性好的高产优质品种。土壤是作物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作物需要的水分、养分主要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而热量主要通过根际土壤作用于植株。高产稻田要选择田块较大而平整、四周空旷无荫蔽、田块肥沃泥脚浅、保水保肥易排灌的田块。
3.2 壮苗早发是丰产优质的前提
壮苗是早发的基础,早发是壮苗的标志,要争取壮苗早发,关键是培育壮苗,早播早栽早管。
(1)培育壮苗。育秧方式旱育秧,3月上中旬育苗,冷尾暖头适时播,选好苗床施足肥,整平土地做好床,整细土地灌足水,用足种子浸好种,旱育保姆拌匀种,喷敌克松消好毒,撒匀种子盖好土,内平外拱盖好膜,苗床管理要重视,揭膜炼苗很关键,补水施药要及时。
(2)早栽早管。4月中下旬移栽,整平大田施足肥,栽前头天苗床灌透水和喷好药,强化栽培三角形,管水施肥要合理,施药防病虫草害要及时。
3.3 增加密度是丰产优质的抓手
大面积上密度稀、基本苗不够是制约产量提升的主要原因之一。因而采取牵绳定距,三角形强化栽培(1.1×1.1尺或1.1×1.2尺或1.2×1.2尺来保证窝数,每窝栽成三角形,每点栽1苗,苗距2~3寸)(注:1尺=33.33cm,1寸=3.33cm),这样就利于提高密度,增加基本苗,使亩基本苗达1.25万~1.5万苗。
3.4 水浆管理是丰产优质的难点
管水要按照水稻需水规律和高产稻田的灌水技术来做,即浅水栽秧、足水返青、薄水分蘖、够苗晒田、深水孕穗、有水壮穗、干湿壮籽。
3.5 合理施肥是丰产优质的关键
施肥技术是水稻丰产优质栽培的关键技术,特别要重视农家肥、有机肥及钾肥的应用。采取一底加2~3次追肥的方式,还要注意撒施均匀。亩施氮11~12kg,五氧化二磷5~6kg,氧化钾6~7kg。
(1)施足底肥。在栽前1~3天把肥料施下,亩用人畜粪或沼气肥1.5~2.5t,腐熟油枯25~30kg,水稻专用肥(16∶6∶3)50kg,生物有机肥25~50kg,氯化钾5kg,磷铵5kg,硫酸锌1~1.5kg。
(2)合理追肥。在栽后7~10天亩用水稻专用肥8~10kg或尿素1~2kg,施分蘖肥。在拔节期亩用尿素2~4kg、氯化钾3~5kg,施孕穗肥。在抽穗扬花后7~10天亩用尿素1~2kg,施粒肥。
3.6 统防统治是丰产优质的保证
病虫草防治技术是水稻高产优质栽培的又一关键技术,是丰产优质的重要保证,防治效果好坏直接影响亩有效穗、穗实粒数和千粒重等产量构成要素。特别要重视应用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以达到最佳防治效果。
(1)防除杂草。在移栽后7~10天用适宜稻田用的除草剂除草。
(2)防治病虫。在5月上中旬用锐劲特、乐斯本加杀虫单、杀虫双大粒剂等药剂防治螟虫1~2次,同时安装性诱灯;6月下旬7月上旬再喷1~2次。移栽后至拔节期挑治叶瘟,破口至齐穗期预防穗颈瘟,用三环唑、丰登、富士一号等药剂。在分蘖盛期至抽穗期的发病始期防治纹枯病,用纹枯净或井岗霉素皆可。
3.7 机械化栽培是丰产优质的助推
由于农村种粮人的老龄化,实行水稻机械化栽培来达到丰产优质尤为重要。主要是实行机耕、机插秧、机收,采取旱育或水育软盘机插秧,适时用机械整地和栽插,黄熟期放水晒田,成熟时机械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