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开琴,彭 莉,邓仕军
(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功能科,四川 广元 628017)
男性乳腺发育症是指男性在各年龄阶段出现单侧或双侧乳腺发育[1]。临床以乳房增大、胀痛、触及肿块为主要症状,个别有乳头溢液现象[2]。随着近年来生活水平的提高,此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特别是在城市人群中发病率较高[3]。我们回顾性分析了2002年5月至2010年9月经细胞学和病理检查证实的66例男性乳腺发育症的超声资料,总结其声像图特征,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该病中的诊断价值。
1.1 研究对象 经细胞学及病理检查证实的66例男性乳腺发育症患者,于2002年5月至2010年9月在我院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年龄12~61岁,平均(43.5±6.5)岁。因发现乳房肿块1 d~5个月就诊,15例肿块进行性长大,19例伴疼痛,1例乳头溢液。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百胜DU6及迈瑞DC-6E多功能超声诊断仪,线阵式高频探头,频率为7.0~10.0 MHz。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双侧乳房及腋窝,探头直接置于乳房上以乳头为中心呈放射状连续扫查,仔细观察增生腺体部位、形态、边界及内部回声,测量其范围,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腺体内部及周边是否有血流及其分布情况,频谱多普勒超声测量其收缩期峰值流速(Vmax)及阻力指数(RI);观察腋窝有无肿大淋巴结及其数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及血流情况。
图1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图
本组66例乳腺发育症中,双乳病变6例,右乳19例,左乳41例;65例呈扇形或梭形低回声,内部近中央回声低,逐渐向外回声相对增强,回声不均匀(图1A),伴腺管扩张1例;1例呈低回声伴蟹足样改变(图1B);病变位于乳头下方60例,外上象限5例,外下象限1例;病变范围:左右径×上下径×前后径约(3.0±0.5)cm×(2.0±0.5)cm×(0.9±0.2)cm;55例病变内部及周边未见血流,10例有一条线状或少许点状血流信号,1例有多条血流信号。Vmax为(8.05±1.35)cm/s、RI为 0.50±0.06;1例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图1C),其内无血流。
3.1 病因及病理 男性乳腺发育症可能是不同因素导致的雌激素过多、雄激素过少或缺乏、雌激素受体功能减退或消失、乳腺对雌激素敏感性高等,致使腺上皮及间质成分增生;本组研究中,5例血雌激素浓度增高,5例血雄激素浓度明显降低,与之相符。生理和病理的原因均可造成上述因素的存在,生理性原因是由于青春期、50岁以后内分泌失衡所造成;病理性的原因是由于慢性肝病、内分泌肿瘤、药物(抗高血压、抗抑郁药)等[4]所造成。病理表现主要是:男性乳腺腺体增生,脂肪组织、胶原组织及纤维组织增多,导管不同程度增生;导管周围间质不同程度增生、纤维化,同时伴有少量淋巴细胞及浆细胞。
3.2 临床表现 男性乳腺发育症是最常见的男性乳腺疾病,男性乳腺增大的病例80%为男性乳腺发育症[5]。该病常见于青春期及老年期男性,前者发病年龄段一般在12岁~17岁之间,与睾丸功能未发育完善或睾丸功能不全有关;后者发病年龄一般在50岁以后,与睾丸功能减退、雄激素水平降低有关;部分病例见于慢性肝病或肝脏肿瘤、内分泌肿瘤、服抗高血压及抗抑郁药物者等,该部分患者属继发性男性乳腺发育症。临床主要表现为乳房呈女性样发育肥大,乳头及乳晕发育良好,以单侧多见,左侧多于右侧,乳晕下方触及形态规则的活动性肿块,质地较坚韧,可有轻压痛,少数呈弥漫性肿大,质地柔软,大小不一;部分患者有乳房胀痛感,极少数病例有乳头溢液及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本组研究的66例中,仅1例伴腋窝淋巴结肿大,与之相符。
3.3 超声表现 男性乳腺发育者有典型的声像图特征:乳头或和乳晕下方的低回声区,呈扇形或梭形,边界清晰,有时可见细小管腔,腺体增厚,部分病例可见向乳头汇聚的条索状稍高回声,极少伴腋窝淋巴结肿大;彩色多普勒超声示无血流信号或少许血流,频谱多普勒测及血流呈低速、中低阻动脉血流频谱。本组研究中,肿块直径小于20 mm、厚度小于10 mm者,二维超声表现为:乳头和乳晕下方呈扇形或梭形分布的低回声、边界清晰、形态规则、质地较坚韧、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无血流信号;肿块直径大于20 mm,厚度大于10 mm者,二维超声表现为:不均匀低回声、边界较清晰、形态规则或不规则、质地较软、似青春期女性腺体回声,大部分病例无导管扩张,本组仅1例导管扩张,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无明显血流信号或仅见一条线状或少许点状血流信号,频谱多普勒呈低速、中低阻动脉血流频谱。值得一提的是,本组研究中1例二维超声示乳房内低回声、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呈“蟹足”样改变,超声多普勒血流显像内见较丰富的血流信号,频谱多普勒示低速、中阻动脉血流频谱,伴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超声疑为乳腺癌,但病理结果为男性乳腺发育症。
3.4 鉴别诊断 男性乳腺发育症根据临床表现及典型的声像图特征,诊断多无困难,但须与假性男性乳腺发育症、男性乳腺癌及纤维瘤鉴别。假性男性乳腺发育症是指多余脂肪组织沉积于乳房处致使乳房增大,但无肿块,亦无触痛,多见于体型肥胖者,超声示脂肪组织声像图特征。男性乳腺癌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乳腺癌,其发生率占乳腺癌的0.5%~1%,常见老年患者,有一定的家族史,其体征包括乳头下或乳晕附近包块,乳房皮肤、乳晕或乳头溃疡,乳头固定、回缩或湿疹,乳房皮肤呈橘皮样改变或发红,腋下淋巴结肿大等[6],超声表现为:低回声团、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可有“蟹足”征及“站立”征,后方衰减明显,部分病例内部可见微钙化灶,血流信号丰富,测及动脉血流频谱,伴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且淋巴结内多有血流信号。本组中1例声像图特征与乳腺癌极为相似,疑为乳腺癌,但病例报告为男性乳腺发育症,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同时合并急性或慢性乳腺炎症导致发育的乳腺不均质改变、血流增加、腋窝淋巴结炎性反应。因此,对于男性乳腺声像图有“蟹足”征、丰富血流信号、伴腋窝淋巴结肿大的患者,应充分结合病史、体征及其它重要的声像图特征等综合分析;仍难以明确诊断者,可在超声引导下做穿刺活检,以确定其性质。男性乳腺纤维瘤肿块边缘清晰,活动度大是其典型特征,声像图呈圆形或椭圆形低回声,内部回声均匀,形态规则,边界清,多无血流信号及腋窝淋巴结肿大。
综上所述,男性乳腺发育症具有典型的声像图特征,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病史多能准确诊断。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因其具有简便易行、诊断确切、可重复性高、无创、无放射性等优点,对于男性乳腺发育症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作为男性乳腺育症首选的检查方法。
[1]腾爱萍,孙桂萍,尉希凤,等.21例男性乳腺发育症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分析[J].山东医药,2008,48(29):104.
[2]林永青,陈 洋,杨 凯.男性乳腺发育症临床X线表现[J].海南医学,2004,15(2):58.
[3]黄 闻,章建林.脂肪抽吸加乳晕小切口治疗28例男性乳房发育症[J].重庆医学.2010,39(9):1135-1137,F0003.
[4]李治安.临床超声影像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641.
[5]胡超美,张诗林,梁会泽,等.男性乳腺发育症的超声分析[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9,11(12):839-841.
[6]汪 毅,任国胜.男性乳腺癌[J].重庆医学,2002,31(2):14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