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肿瘤术后感染的防治分析

2012-05-31 06:46:00王在智岳艳芳任妮娜王在红
当代医学 2012年1期
关键词:颌面颌面部创口

王在智 岳艳芳 任妮娜 王在红

口腔颌面部肿瘤,因其生长部位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美容及日常生活,因此治疗时对于临床疗效的要求较高,目前临床主要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激素治疗、硬化剂治疗、介入栓塞治疗、物理治疗和抗肿瘤药物治疗[1],尽管治疗方法较多,但是临床疗效却不甚理想。而且临床常并发感染,本研究分析口腔颌面肿瘤术后并发感染的患者,分析其感染的原因及病原菌的种类,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近年收治的行口腔颌面肿瘤患者483例,患者均行口腔颌面肿瘤切除术的患者,男272例,女211例,年龄11~81岁,平均47.5岁;病变部位为唇部69例,面颊部76例,舌部64例,额部34例,腮腺区72例,软腭部79例,颌下区24例,颊黏膜58例,软腭区9例。病灶面积自0.1cm×0.4cm×0.3cm至6cm×5cm×0.9cm不等。良性肿瘤372例,恶性肿瘤111例。

1.2 方法

均经手术根治。对于唇部、上额窦部、软腭部,行原发灶扩大切除,舌部、颊黏膜部、面颊部、腮腺部行原发灶扩大切除+颈淋巴联合清扫术;部分复杂情况病例,合并舌骨上清扫或颈淋巴清扫术.对于怀疑术后感染的患者,取标本送细菌培养。测定致病菌种类。分析影响感染的因素。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颌面肿瘤患者发生感染与年龄的关系

在0~3岁的幼儿中,感染比率为20.0%,在4~18岁及19~60岁中,幼儿感染比率为13.5%及9.3%,大于60岁的患者感染率为25.6%,卡方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见表1。

表1 颌面肿瘤患者发生感染与年龄的关系

2.2 感染原因

感染与侵入性操作、误吸和制动的关系:57例患者均有气管切开及麻醉等侵入性操作,易引起感染的发生。57例患者均出现吞咽功能丧失引起误吸,其中发生吸入性肺炎6例(10.5%)。口腔颌面肿瘤患者要术中需进行颈动脉重建或游离组织移植,感染病例中44例(77.2%)行颈动脉重建或游离组织移植,需制动7~14d不等,造成排痰运动减弱及引起患者反射性咳嗽。

2.3 感染部位及致病菌种类

57例感染者中,创面感染22例(38.6%);上呼吸道感染5例(8.8%),下呼吸道感染30例(52.6%)。病菌感染情况如表2所示。细菌培养病原体检出情况见表2。革兰阳性菌感染50例,占总数的62.5%,革兰阴性菌感染30例,占总数的37.5%,革兰阳性菌中以金黄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链球菌属及真菌感染为主,革兰阴性菌以大肠杆菌及肺炎克雷伯菌感染为主。病菌重复率为23例。

表2 感染部位及致病菌种类的关系

2.4 感染与住院时间分析

住院时间<15d者,感染率为6.19%,住院时间为27d者,感染率为10.1%,住院时间>30d者,感染率为22.3%。卡方比较,P<0.005。见表3。

表3 感染与住院时间分析

3 讨论

颌面部肿瘤发病原因是血管或淋巴管的结构异常,并有成血管现象和肥大细胞聚集,其不能正常自行退化,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其发病部位多为颜面部皮肤、口腔粘膜及皮下组织,很少位于颌骨内或是较深部位,如口底、舌、唇等组织,主要分为海绵状血管瘤、单纯性血管瘤和蔓状血管瘤。由于口腔颌面部肿瘤常影响正常组织的形态及功能,因此其治疗的目的不仅要消除病变,还要考虑治疗部位正常功能的维护及外观[2]。

患者术后是否会被感染取决于自身的免疫力及污染创口的细菌数量。本研究表明,在年龄小于3岁及大于60岁的患者,被感染的可能性最大,表明患者自身的免疫力强,可以防止感染。细菌对伤口污染需要达到细菌数量在105~106个/每克组织以上[3]。口咽部分泌物对创口的污染也是引起创口感染的首要原因,临床上根据抗菌谱,对症给予足量抗生素,以对抗感染,同时代谢平衡失调、营养不良、创口引流不畅等都是感染的因素。

口腔颌面肿瘤术后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侵入性操作、手术创伤以及放化疗后以及患者年老体弱引起的机体抵抗力低下、细菌耐药等相关[4-6]。因此需要在术前、术后加强患者的营养,鼓励患者多进食,提高患者的抵抗力。应术前1d应用复合抗生素液漱口。院内感染也是诱发患者术后感染的因素,因此缩短住院时间及术前准备时间,最大限度减少患者在医院的停留时间,以减少院内感染。术前、术后抗生素的应用,对手术难度大、时间长、创口污染的患者,是一种有效地预防感染的方法。

[1]Barrio VR,Drolet BA Treatment of hemangiomas of infancy[J].Dermatol Ther,2005,18:151-159.

[2]赵志国,贾天鹰,武志强,等.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硬化治疗婴幼儿颌面部血管瘤[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9,12(5):367-368.

[3]张卓.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检验[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65-466.

[4]刘小龙.口腔颌面恶性肿瘤与机体自身机能的初步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6,38(9):834-835。

[5]包荣华,陈杰,喻建军.口腔颌面肿瘤术后感染的原因分析与预防[J].实用预防医学,2007,14(2):502-504.

[6]黄相道,王发生,段毅.口腔颌面部鳞癌的手术切除及修复重建36例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0,16(3):72-73.

猜你喜欢
颌面颌面部创口
比缝合更好的创口封闭方法
中老年保健(2022年6期)2022-08-19 01:40:44
心灵创口贴
好孩子画报(2021年6期)2021-07-17 22:14:32
改良型创口贴
设计(2020年6期)2020-05-14 13:34:10
小伤口都能用创口贴 ?
郑建金:颌面外科专家的日常
商周刊(2017年12期)2017-06-22 12:01:59
颏下岛状皮瓣修复颌面部软组织缺损
颌面软组织创伤160例急诊整形修复的护理观察
坚固内固定术联合牵引在颌面骨多发性骨折中的应用
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颌面部美容中的应用
计算机辅助模拟技术在颌面部复杂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