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以惩罚性赔偿保障食品安全

2012-05-25 09:23:48柳博隽
浙江经济 2012年11期
关键词:顽疾惩罚性麦当劳

□ 文/柳博隽

能否破解食品安全顽疾,不仅关系公众健康,关乎社会诚信,同时也是对政府监管能力的一大考验,应重典治乱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去年,温总理痛斥染色馒头显示“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言犹在耳。今年,老酸奶、果冻、毒胶囊、立顿茶包、问题蜜饯等食品安全问题又席卷而来。其实,政府对食品安全问题不可谓不重视,尤其是三聚氰胺事件之后,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多个部门多条战线开展了全国范围内的打击非法添加行动。但违法商贩在疯狂的逐利驱动下,往往和监管部门玩“猫捉老鼠”的游戏,每次严厉打击过后总能阴魂不散,“创新”出更复杂也更触目惊心的食品非法添加行为。

如何才能破解食品安全这一顽疾呢?美国的惩罚性赔偿制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手段。“坏了的猪肉被搓上苏打粉去除酸臭味,毒死的老鼠被掺进绞肉机,洗过手的水被配制成调料,工人们在肉块上走来走去并随地吐痰……”这一貌似中国记者暗访黑食品加工厂的典型画面,其实是百年前美国作家厄普顿在小说《屠场》中用以描绘芝加哥肉联厂的场景。小说引起了当时社会的广泛反响,并促使美国政府采取行动,形成了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召回制度、惩罚性赔偿“三位一体”的食品安全保障机制。

美国惩罚性赔偿制度被誉为“世界上最先进和最精致的消费者保护制度”,对不法食品商贩起到了巨大的威慑作用。如曾在全球轰动一时的美国“麦当劳咖啡烫伤案”,1992年美国一个退休女收银员花49美分在麦当劳买了一杯咖啡,其在车上加奶和糖时发生泼洒导致皮肤烫伤,经历了住院和植皮手术之后,其家属以咖啡过烫为由要求麦当劳赔偿两万美元,该案件最终诉诸法律后,法院以判定麦当劳公司付出286万美元惩罚性赔偿而收场。从此麦当劳开始在咖啡杯醒目处标注“小心烫伤”等警示语,并将咖啡温度降到了同行业普遍的70℃。也就是这动辄上亿、几十亿美元的惩罚性罚款,才使得企业主害怕违法的巨大代价,从而加强自律,保障了美国的食品安全。

反观国内,一方面我国惩罚性赔偿处罚太轻,威慑力不足。据统计,美国所有产品责任案件的惩罚性赔偿的平均数额是62.5万美元,为中国每件赔偿额的6600倍!我国《侵权责任法》中虽规定有“惩罚性赔偿”,可赔偿的标准并不明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有“双倍赔偿”的条款,《食品安全法》中也有“十倍赔偿”的规定,但无论“双倍”还是“十倍”,对违法生产的潜在巨额获利而言都不过是九牛一毛。过低的赔偿额,无法形成具有足够威慑性的惩戒,无形中反而助长了食品安全肇事者“不怕轻刑、不怕轻罚、不用赔”的嚣张气焰。另一方面,我国也没有集团诉讼制度。集团诉讼的判决具有扩张力,效力及于遭受侵害所有受害人。而我国的代表人诉讼判决只对进行权利登记的受害人有效,诉讼期间未登记的,不适用判决结果。食品安全问题涉及的消费者常高达数千人,甚至数万人、数十万人,做到人人登记是不可能的,因此诉讼的威慑力大大降低。

能否破解食品安全顽疾,不仅关系公众健康,关乎社会诚信,同时也是对政府监管能力的一大考验。在当前食品安全问题屡禁不止、民怨沸腾的境况下,应重典治乱,加大惩罚性赔偿力度,增加企业的违法成本。“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不罚则已,要罚就要罚他个敲骨吸髓、倾家荡产,再辅以人文净化,如此方能保护守法企业的公平竞争,切实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猜你喜欢
顽疾惩罚性麦当劳
麦当劳开在加油站
麦当劳的小吃货
少儿美术(2021年5期)2021-04-26 13:46:44
一年送出15亿个玩具的麦当劳
玩具世界(2019年4期)2019-11-25 09:42:08
如何破解种植三大顽疾?
交通拥堵“顽疾”难除
中国公路(2017年6期)2017-07-25 09:13:56
惩罚性损害赔偿判决承认与执行问题研究
麦当劳里
“插队”之所以成为顽疾
山东青年(2016年2期)2016-02-28 14:25:34
“纵”“横”交错破顽疾
中国卫生(2014年1期)2014-11-12 13:16:54
我国消费者保护惩罚性赔偿的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