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特·维尔纳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共产国际的顶尖间谍,她曾在波兰、瑞士和英国等多国从事情报工作,她干的惊天动地的一件事情,是在英国与德国流亡核物理学家克劳斯·福克斯合作,陆续把英美研究和制造原子弹的情报资料提供给苏联,为打破核垄断、建立平衡的世界秩序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样一位国际女间谍,却与鲁迅父子结下了深深的友谊。
1930年,51岁的鲁迅到上海已经三年了,虽然身体不适,但仍然坚持创作,并参加了“左联”。由于当时的白色恐怖组织国民党浙江省党部通缉“反动文人鲁迅”,鲁迅离寓避难,就在这个时候,他通过美国女记者史沫特莱认识了维尔纳。23岁的维尔纳于1930年与丈夫来到中国,立志在中国为共产主义理想而斗争。她的工作除了定期给苏联发送情报之外,还要帮助中国同志与苏联沟通,以外国人的身份作掩护,帮助他们购买制造炸药的原材料,鲜为人知的是她还曾经为杨靖宇送过密码。
在维尔纳的著作《谍海忆旧》里,有她经常到鲁迅家里去拜访的记载。鲁迅当时跟妻子许广平,还有一岁的儿子住在一起,他们的生活很简朴。有一次维尔纳送给鲁迅儿子周海婴一只带轮子的木鸭子,鲁迅非常感动,一再说,这是多么漂亮的礼物啊。鲁迅说这话是出自内心的,因为一是他不舍得花钱给儿子买这么贵重的玩具,二是他当时被通缉居无定所,也无心去给孩子买玩具。这件事让鲁迅看到了维尔纳善良、仁爱的一面,她热爱中国人民,非常喜欢中国孩子,和鲁迅走得近,和周海婴走得更近,经常和周海婴玩得忘乎所以。或许在此时,她才能忘掉情报员的身份,还有生死线上的风险。
鲁迅当年曾经要出版珂勒惠支的版画,但是自己又找不到,就托维尔纳在德国收集些资料。在《鲁迅日记》中有四次记载他与一位德国妇女“汉堡嘉夫人”的交往,而这位“汉堡嘉夫人”就是维尔纳,鲁迅后来出版珂勒惠支的版画,都是维尔纳给他收集的资料。
鲁迅笔下的这位“汉堡嘉夫人”离开中国后,曾在多个国家从事秘密情报工作,后来用笔名鲁特·维尔纳开始了作家生涯,1977年出版了《索尼娅的报告》,轰动一时。她这本中译名为《谍海忆旧》的书记录了大量的在中国工作的经历,其中提到经常到鲁迅家拜访,而在《鲁迅日记》中也有鲁迅与这位红色女间谍交往的记载,他们之间的友谊,其实不仅仅是一心团结的友爱,更有朋友间的真诚。可惜的是,鲁迅与维尔纳的这段交往,在周海婴生前出版的《鲁迅与我七十年》中没有记载,维尔纳没有在他的童年里留下记忆,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