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释义类

2012-04-29 00:00:00徐宏宽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12年1期

考点阐释

中考语文试题中考查考生“体味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的试题,一般出现在“积累与运用”部分,涉及到“语言品味”就与现代文阅读结合起来考查。从2011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对词语释义考查的情况来看,考查的内容主要是教材中出现的常用词语和本年度涌现出的新词,试题材料不限于学生所学教材,很大一部分是把所学词语移用于生活和时事中的鲜活材料。

其考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了解词语的基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辨析常见的同义词、多义词、反义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意义;结合语境解释词语;联系生活实际和积累,推想文章中有关生词和新生词语在语境中的恰当意义;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

题型主要有:1.选择题:选出对句子中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或解释不当的一项。2.简答题:即结合具体语境解释指定词语的意思。3.填空题:即根据语境,将所给词语的意思按要求填入相应的空处。2012年此类命题估计仍会以这三种题型呈现。

应对策略

一、夯实基础,复习有法。同学们考前要系统复习并掌握教材中的重点词语,积累近年来的一些流行语和新词汇,同时学习一些词语释义方面的知识与技巧:

1.正确理解词义。词有单义和多义之分。单义词大多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科学术语、外来词和新造词。汉语中大量的词是多义词。表示多种相互联系的不同意义的词叫多义词。一个多义词不论它的义项有多少个,其中必有一个是本义,其他的意义从这个本义发展变化而来。意义发展变化的途径有两种:引申和比喻。引申义是由词的本义演变发展而产生的意义,因此引申义与本义在意义上或多或少有一种“子与母”“流与源”的关系。如“浅”的本义是表示从表面到底部距离短的意思(水很浅)。引申为程度不深(他的功底浅);引申为表示时间不久(他们相处的日子很浅);引申为颜色淡(浅蓝色)。同学们学习过程中要记住本义,学会引申。比喻义是通过基本义的比喻用法而逐步固定下来的新义。如用“手足”比喻“兄弟”,用“虎口”比喻危险境地。词的比喻义和修辞手法上的比喻不同。词的比喻义虽然最初是通过比喻用法逐渐形成的,但它已经成为词的一个新的固定意义,为群众所接受;而修辞手法上的比喻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打比方,本体和喻体间无固定搭配关系,一个本体可以有多个喻体。了解汉语的词义特点,有助于同学们在考试中结合语境对词语的含义进行具体分析。

2.分辨词的感情色彩。带有褒扬、喜爱、尊敬、肯定等感情色彩的词称为褒义词。如“伟大、聪明、纯洁”等。带有贬斥、憎恶、鄙视、否定等感情色彩的词称为贬义词。如“渺小”“愚蠢”“卑鄙”等。没有明显褒贬感情色彩的词语称之为中性词。如“桌子”“天气”“植物”等。

3.辨析近义词。其一,从意义方面来辨析。一看词义的轻重差别。如“批判”和“批评”。前者是对错误的思想、言论或行为做系统的分析,加以否定;后者是对缺点和错误提出意见。可见“批判”比“批评”语义重。二看词的范围大小。如“时代”和“时期”,前者所指的时间范围大,后者所指的时间范围小。其二,从色彩方面来辨析。一看感情色彩的不同,如“爱护”是褒义词,“庇护”是贬义词。二看语体色彩的不同,如“出租车”适用于书面语,“的士”适用于口语。其三,从用法方面来辨析。一看与其他词语的搭配习惯。如“坚定”和“坚强”,前者常和“立场”“方向”等词语配合,后者常和“性格”“意志”等词语配合。二看语法功能,如“公然”在句中只能作状语,如“公然侵入”。“公开”在句中还可以作谓语和定语,如“事件的真相早已公开了”“公开的秘密”等。

二、解题有道,灵活运用。解答“释义”题,同学们必须看清题目要求,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灵活运用一些解题方法:

1.语境联系法。指联系上下文,结合特定的语言环境来解释词义。语境义的类型有:(1)比喻生成的语境义。词语的比喻义在特定语境中生成了新的含义。(2)感情色彩转换后的语境义。选择不同感情色彩的词,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但有时贬义的可以褒用,褒义的也可以贬用。(3)反语表达的语境义。反语是作者含蓄曲折地表达本意的一种修辞手法。它实际要表达的意思与字面的意思完全相反。(4)旧词新用的语境义。一些旧的词语,作者赋予它新的含义。(5)对比形成的语境义。在同一语段中,同一词语表达的意思有时也不尽相同。

2.排除正误法。词语的辨析经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同学们可以先把认为明显不对的选项排除掉,缩小选择范围。

3.分析综合法。即先把构成词语的关键字或词拆开,分别注解,然后再综合起来确定整个词语的意思。如2011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语文试题要求结合语境,解释“海交会整合了两岸各自的资源,通过优势互补,实现双赢”一句中“双赢”的意思,先拆开“双赢”解释:“双”,双方。“赢”,获利;后综合其义:“双赢”就是双方都获益。

4.语感直觉法。语感是人对语言的直觉的整体的感受,是一个人在长期规范的语言实践中逐步培养成的一种具有浓厚经验色彩的,能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同学们一旦有了良好的“语感”能力,任何一道词语类考题对你来说都将是“小菜一碟”。“语感”的培养主要靠阅读和写作两种途径,非坚持不懈、付出心血不可。

真题解析

1.(2011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语文试题)理解下文中黑体词语的含义。

某银行女行长颜某开车撞入交通管制区,被六旬协管员戴长玉拦下。颜某对准老戴的脸部“啪啪”就是两耳光,引得无数群众围观和谴责,老戴和颜某被带至当地派出所,双方亲友到场后发现都是熟人,派出所就让颜某一走了之,一句道歉也没留下。

现在社会上就有这种不良现象,只要有关系,一切好说,什么都好办。真是有关系就没关系,没关系就有关系。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句子中黑体词语含义的理解。解答此类题,考生应首先理解文段的主题,结合主题意思来解答词语的含义;其次根据该词语前后的内容表意来判断,即:词语的原始释义+语境含义。文段中“双方亲友到场后发现都是熟人”这就使“关系”的基本义变了味,变成了权贵间的联系;而“派出所就让颜某一走了之,一句道歉也没留下”这又使“关系”变成了颜某对此事无责任了。这样答案便是,有关系:指有人事关系,尤其指与权贵之间有联系。没关系:没有责任,不必承担责任,不必在意。

2.(2011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语文试题)“给力”,毫无疑问是当今最流行的网络热词,在使用过程中它被不断赋予新的意义。请你根据语境,分别写出例句中“给力”的相应意思,完成下面这张“新词卡片”。

解析:因为特定的语言环境,有些词语生成了它崭新的意思,考生在解释这类词语时,除了要分析它自身的意思外,还要考虑它在新的语言环境中的特定意思。“给力”一词是从闽南话演变过来的,意思为很精彩、很棒。作为形容词,“给力”类似于“很好”“牛”“很带劲”“酷”“棒”“很有意思”等,常作感叹词。例句①中,“给力”的意思是“精彩”“带劲”“很棒”等。例句②中,“给力”的意思是“有作用”“有成效”“得力”等。例句③中,“给力”可理解为“加油”“努力”等。

3.(2011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依据对下列各组词语中黑体字的解释,判断词语意思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色——变本加厉

解释:“本”有“原来”的意思。

判断:“本色”指原来的面貌;“变本加厉”指变得比原来更加严重。

B.兴致——专心致志

解释:“致”有“实现”的意思。

判断:“兴致”指兴趣实现了;“专心致志”指专心地去实现志向。

C.预测——变化莫测

解释:“测”有“推测”的意思。

判断:“预测”指预先推测;“变幻莫测”指变化多端,难以推测。

D.畅游——畅所欲言

解释:“畅”有“尽情”的意思。

判断:“畅游”指尽情地游览;“畅所欲言”指尽情地说出想说的话。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词语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兴致”的“致”为情趣的意思,兴致,就是兴趣、情趣的意思;“专心致志”的“致”才是实现的意思,指专心地去实现志向。答案:B。

强化训练

1.下列词语中黑体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修长 修理 B.鸿毛 鸿沟

C.商品 品种 D.美德 美发

2.下列对黑体词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标本:典范,代表。)

B.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植被:指胡髭。)

C.我和母亲也都有些惘然。(惘然:失望。)

D.他(它)伸展出他(它)如盖的浓荫,来荫庇树下的幽花芳草。(荫庇:比喻保护照顾。)

3.“毛病”一词有“①故障;②失误;③病症;④缺点;⑤错误”等义项,请给下列几句话中的“毛病”各选一个恰当的义项。

A.一到天阴下雨时他就腿疼,这是他的老毛病了。( )

B.我刚买的电视机有声音没图像,你知道是哪儿出毛病了吗?( )

C.你成天心不在焉的毛病,一定要下决心改掉。( )

D.如果不加分析地用他们的经验,是要出毛病的。( )

4.根据句意,下列黑体词语可以用括号中的词语替换的一项是( )

A.舍前有两棵梨树,等到月升中天,清光从树间筛洒而下,地上阴影斑驳(斑斓),此时尤为幽绝。

B.奶粉含有有毒物质被揭发后,政府急谋对策,遏止(遏制)相关制品流入市面。

C.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杳无音信)了。

D.人要变成野兽,比变成圣徒要容易千万倍。自古以来,变成野兽的人多如牛毛,但变成圣徒的人却寥寥无几(寥若晨星)。

5.对下面句子中黑体词语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虐杀:虐待人而致死。)

B.山米小心地从鹅群中穿过,一边走一边阿谀地说:“乖鹅噢!”(阿谀:迎合别人的意思,说好听的话。)

C.三十四岁结婚,今已有一女一男,均狡猾可喜。(狡猾:形容耍花招、使手段,极不老实。)

D.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素裹:原指妇女淡雅的服饰,这里指白雪覆盖着大地。)

6.结合语境,选出下列句子中黑体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

A.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锤炼:这里是反复推敲加以提炼的意思。)

B.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赋闲:没有职业在家闲着。这里指失业在家。)

C.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风骚:这里借指文学才华。)

D.但是灾难不因为中国农民的和平就不降临到他们身上。(和平:指没有战争的状态。)

7.结合语境,选出下列句子中黑体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

A.为将物资及时送到灾区,政府开辟了绿色通道。(绿色通道:方便快捷的途径、优惠政策等。)

B.为了满足人们健康的需要,厂家纷纷推出了绿色食品。(绿色食品:绿颜色的蔬菜。)

C.近年来我国高校实行了阳光招生。(阳光招生:公开、公平、公正的招生。)

D.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绝不粘连。(朔方:北方。)

8.结合语境,选出下列句子中黑体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

A.由于每个品牌每年要推出几百款新品,难免会出现一些疏忽,于是,一些可称败笔的创意便接二连三地出现。(败笔:指影响整体的微小缺点。)

B.长江上游顺江而下的大量“白色垃圾”严重污染水面,清理“白色垃圾”已迫在眉睫。(白色垃圾:指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废弃塑料制品及污染物。)

C.在你的生命中,有多少“第一次”值得你低回品味?(低回:低头徘徊。)

D.这种眼神里没有我天天看见的隔膜,这似乎是我每每希望来这里的原因。(隔膜: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

9.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联字组词的方式,对下列句子中黑体的“清”字至少做出三种以上的解释。

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鲁迅《喝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育才中学为了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引导学生到阳光下、到操场上、到大自然中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成长为祖国需要的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的建设者,“阳光体育运动”在全校全面启动。

“阳光体育运动”中“阳光”有哪两层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写出下列新词的通常说法。(任选四个)

报料 菜鸟 粉丝 迷你 草根

热卖 另类 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